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美有蹄类
释义

简介

古哺乳动物的一目。第三纪的原始有蹄类。化石主要发现于南美洲,但其祖先类型也发现于古亚大陆及北美洲。在我国新疆、安徽也有发现。

南美有蹄类动物是古哺乳动物的一目,第三纪的原始有蹄类。其化石主要发现于南美洲,但祖先类型也发现于古亚大陆及北美洲,在我国新疆、安微也有发现。 南美洲由于长期和其它大陆隔离而进化出了一些原始而独特的有蹄类,被称作南美有蹄类。这些有蹄类中有些和其它大陆的早期蹄类一起在老第三纪结束前就已经灭绝,有些则延续到进步的有蹄类进入南美洲以后。踝节目等北方大陆的早期有蹄类以及南美有蹄类被统称为古有蹄类,其中除了一些南美有蹄类外,多数渐新世之前就已经灭绝。

美有蹄类中最重要的类群是南方有蹄目Notougulate,南方有蹄目出现于古新世早期,到更新时才灭绝,包括了南美洲半数以上的有蹄类,其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其中以大小似犀牛的晚期代表箭齿兽最为著名。在北美洲和亚洲一些地区生活着一些和南美有蹄类类似的动物,曾经被归入南美有蹄目,后来被单列为北柱兽目。另外一类人们比较熟悉的南美有蹄类是出现于古新世的滑距骨类,又可分为两支,一支形态似马,以原马型兽为代表,于上 新世灭绝,可能其灭绝与真正的马类达到南美洲有关;另一支形态似羊驼,以后弓兽(下图)为代表。后弓兽四肢和颈部均长,可能还有个可以伸缩的鼻子,一直生存到更新世。南美洲还有两类可能有长鼻子的动物,一类是闪兽目,生存于渐新世和中新世,大小如犀牛,上颌短而有一对“象牙”,下颌则比较长;另一类是焦兽目,焦兽因发现于古火山灰中而得名,体型很象乳齿象,但是有6颗“象牙”,生存于渐新世。与焦兽同时的还有一类异蹄目,只有一个属为代表。 南美有蹄类都是比较原始的类型,在南北美洲重新相连后,更加进步的大型哺乳动物从北美洲涌入,南美有蹄类则全部灭亡,现在南美洲的有蹄类则是和其他大陆一样以奇蹄目和偶蹄目为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3: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