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猎虎
释义

猎虎Nimravus),是一属已灭绝的猎猫科,与猫科可能有关。

猎虎是于法国及北美洲发现,估计是生存于渐新世早期至中新世早期。有些猎虎长1.2米。它们的身体光滑,有点像现今的狞猫,但背部更长及四肢像狗,爪只能部份伸缩。在北美洲发现的猎虎头颅骨上,其前额被刺穿,孔洞的大小与始剑齿虎的剑齿相同,可见它们是与其他的剑齿虎竞争。这头猎虎最终仍能生存下来,因为头颅骨的伤口上有愈合的迹象。它们可能猎食鸟类及细小的哺乳动物,像现今的猫科般伏击猎物。一些标本仍未能清楚分类,例如曾被命名为N. catacopis的标本很接近猫科,而现时而被编入短剑剑齿虎中,并更名为Machairodus aphanistus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 哺乳动物纲Mammalia

目: 食肉目Carnivora

科: 猎猫科Nimravidae

属: 猎虎属 Nimravus
Cope, 1879猎虎反坦克歼击车

1942年德军成功的研制出KWK/PAK-44 128毫米火炮,德军参谋总部立即希望拥有一个自行化底盘来装备这个威力强大的武器。同年5月18日希特勒亲自下达批示将这个火炮装备成为新型的坦克歼击车,以取代火力不足的3号突击炮,而不是作为步兵火力支援使用。同时88毫米和105毫米反坦克炮也被一起作为实验射击,它们都展示出了不错的精度。

“猎虎”坦克歼击车是基于“虎王”坦克底盘以及部件而制造的,它安装了一门128mm的PaK 44 L/55型火炮(取自“鼠”式超重型坦克),以及两挺用于防空和自身保护的MG34/MG42机枪。其火炮是二战中威力最强大的反坦克炮,它可以轻易地在盟军绝大多数火炮的范围外击毁盟军坦克。使用的穿甲弹威力相当大,在1000m的射击距离上,命中法线角为30度时,可击穿167mm厚的钢装甲,在2000m的距离上可穿甲148mm装甲。弹种有两种:穿甲弹和破甲弹(均为分装式弹药),这种128mm反坦克炮本来有炮口制退器,但为了减少射击时的炮口焰以免暴露自身,最终取消了炮口制退器。

德国于1943年2月开始研制坦克歼击车,原计划于12月开始生产,不过由于优先生产PzKpfw V“黑豹”坦克而推迟,到了1945年德国的恶劣形势已经不可能大规模生产猎虎坦克歼击车了。“猎虎”1944年7月定型投产。猎虎坦克使用虎王坦克底盘,战斗全重达75吨,是整个战争期间服役的最重的坦克。正面装甲几乎没有斜角,但这已经无关紧要,因为正面装甲厚度达到250毫米,只有少数重炮抵近开火才能击穿。猎虎坦克装备的主炮也非常符合身份,这是一门防空炮出身的128毫米口径55倍身管加农炮,是二战口径最大的坦克主炮。这门炮发射的穿甲弹重达62磅,在1,000米外能够击穿230毫米装甲,3,000米以外仍然具有173毫米的穿甲能力,着实令人胆寒。德国直到战争结束只生产了88辆,1944年底到1945年初装备德军第512和第653重歼击坦克营,在45年春天的的几次战斗中有出色表现。

“猎虎”坦克歼击车的防护性能相当不错,战斗室正面的装甲厚度达到了250mm,不仅超过了“虎王”坦克炮塔最厚部位的装甲厚度,也超过了“鼠”式超重型坦克最厚部位的装甲厚度,堪称是二战期间最厚的装甲了。“猎虎”坦克歼击车从总体布局上看,和“虎王”坦克相同,但是由于取消了旋转炮塔,侧装甲板一直延伸到车体顶部。车体两侧各安放了2排2列共4组8块履带板,既是备份履带板,又起到辅助防护的作用。但固定炮塔后部的双扇舱门,则对防护造成了一定影响。“猎虎”坦克歼击车共装备了两支部队,一支是第653重型坦克歼击营,另外一支是第512重型坦克歼击营。第512重坦克歼击营参加了德军在匈牙利的战斗,之后被拉回德国参与东西两线的防御作战。第653重坦克歼击营则是在1945年春天组建的,其兵力不满员。它参与了德军的阿登攻势,然后被使用在西线莱茵河以及卡尔舒赫地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9: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