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重茂 |
释义 | 唐恭宗殇皇帝李重茂(695年-714年),唐中宗幼子,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在位,开元二年(714年)崩,谥曰殇皇帝,763年,广武王李承宏在吐蕃帮助下于长安称帝,上李重茂庙号曰恭宗。 简介李重茂(694—714年)【唐殇帝,又称“唐少帝”】唐中宗第四子,母亲不详,非韦后所生。圣历三年(700年)被封为北海王,神龙初年(705年)受封温王,且任右卫大将军兼遥领并州大都督。710年5月中宗猝死,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由韦太后临朝称制。李重茂即位后不足一个月,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了当政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上官婉儿等为首的政治女性。 唐隆政变政变结束后,小皇帝和他的叔叔安国相王李旦登上城楼,说:“韦皇后窥伺神器已被诛灭,百姓不要惊慌。”为安抚百姓,下令免除全城百姓全年赋税的一半。可当时政治敏感的人就感到不对,皇帝抚民,相王跟着干嘛?未过几日,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教唆之下,下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叔叔李旦。李旦因为在政变中没有任何作为,身份尴尬所以坚辞不就。政变各人轮番上阵劝说李旦,李旦才答应做皇帝。 甲辰日在太平公主的挟持之下,李重茂上朝。因为中宗李显刚刚驾崩,还属于国丧期间,所以皇帝的御座就在东面,坐东朝西。西面就是中宗李显的梓宫,旁边还站着相王李旦。群臣为首者就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一见群臣各就各位,就说:“国家不安,皇帝为了稳定国家要传位相王李旦。”唐隆政变的大谋士刘幽求也适时的拿出早就写好的传位诏书宣读起来。李重茂知道自己皇位难保,但没有想到来得这么快,当时就傻在哪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尴尬局面,传位诏书宣读完毕,新皇帝等着接班,小皇帝愣是不动。太平公主当即三步两步来到御座前,对着他说道:“人心已经都归向相王,孩子,这个位置不是你的了!”一把拉住领子扔在一边,到棺材旁拉着李旦的手扶上皇位,下去率领群臣山呼万岁。 就这样李重茂被废掉皇帝身份,被降封为温王,又改封楚王。史称唐殇帝,又称唐少帝。不久,李重茂兄,谯王李重福以为自己是中宗年纪最长的儿子,理应即皇帝位。就假传圣旨到了洛阳,诏告天下自己是皇帝了,改元“中原克复”。又给了现任皇帝和废皇帝安排了工作——睿宗李旦封为“皇继叔”,少帝李重茂封为“皇太弟”。但是没几天,洛阳留守官员在没有中央指挥的情况下就挫败了重福叛乱,李重福兵败身死。殇帝李重茂也受到牵连,被贬往地方,没过一年就不明不白地死于驻地。(旧唐书,玄宗上:房州剌史、襄王重茂甍于梁州,谥曰殇帝。) 家庭父亲:李显(中宗) 母亲:不详,身份是低微的宫人. 妻子:陆皇后 子女:无 哥哥:懿德太子李重润(母韦皇后) 谯王李重福(母不详) 节愍太子李重俊(母不详) 姐妹:新都公主(下嫁武延晖) 宜城公主(先封为义安郡主,下嫁裴巽) 定安公主(先封为新宁郡主,下嫁王同皎,又嫁韦濯,又嫁崔铣) 长宁公主(母韦皇后,下嫁杨慎交,又嫁苏彦伯) 永寿公主(母韦皇后,下嫁韦鐬,早薨) 永泰公主李仙蕙(母韦皇后,下嫁武延基) 安乐公主李裹儿(母韦皇后,下嫁武崇训,又嫁武延秀) 成安公主(字季姜,先封为新平公主,下嫁韦捷) 史书记载据《新唐书》记载景云元年六月壬午,韦皇后弑中宗,矫诏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以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张嘉福、中书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发诸府兵五万屯京师,以韦温总知内外兵马。甲申,乃发丧。又矫遗诏,自立为皇太后。皇太子即皇帝位,以睿宗参谋政事,大赦,改元曰唐隆。太后临朝摄政,罢睿宗参谋政事,以为太尉。封嗣雍王守礼为邠王,寿春郡王成器宋王。丁亥,温王妃陆氏为皇后。壬辰,纪处讷、张嘉福、岑羲持节巡抚关内、河南北。庚子,临淄郡王隆基率万骑兵入北军讨乱,诛韦氏、安乐公主及韦巨源、马秦客、附马都尉武延秀、光禄少卿杨均。辛丑,睿宗奉皇帝御安福门,大赦。赐文武官阶、勋、爵,免天下岁租之半。进封隆基为平王。朝邑尉刘幽求为中书舍人,苑总监钟绍京为中书侍郎,参知机务。壬寅,绍京及黄门侍郎李日知同中书门下三品。纪处讷、韦温、宗楚客、将作大匠宗晋卿、司农卿赵履温伏诛。贬汴王邕为沁州刺史,萧至忠许州刺史,韦嗣立宋州刺史,赵彦昭绛州刺史,崔湜华州刺史。癸卯,太白昼见。平王隆基同中书门下三品,钟绍京行中书令。张嘉福伏诛。甲辰,安国相王即皇帝位于承天门,大赦,长流、长任及流人未达者还之。赐内外官阶、爵。复重茂为温王。乙巳,钟绍京罢。丙午,太常少卿薛稷为黄门侍郎,参豫机务。丁未,立平王隆基为皇太子。复则天大圣皇后号曰天后。 据《旧唐书》记载景龙四年夏六月,中宗崩,韦庶人临朝,引用其党,分握政柄,忌帝望实素高,潜谋危害。庚子夜,临淄王讳与太平公主子薛崇简、前朝邑尉刘幽求、长上果毅麻嗣宗、苑总监钟绍京等率兵入北军,诛韦温、纪处讷、宗楚客、武延秀、马秦客、叶静能、赵履温、杨均等,诸韦、武党与皆诛之。辛丑,帝挟少帝御安福门楼慰谕百姓,大赦天下,见系囚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内外文武官三品已上赐爵一级,四品已下加一阶,亲皇三等已上加两阶,四等已下及诸亲赐勋三转,天下百姓免今年田租之半。进封临淄王为平王,以薛崇简为立节郡王。钟绍京为中书侍郎,刘幽求为中书舍人,并参知机务,加实封。其余封赏有差。遣使分行诸道宣谕,仍令往均州慰劳谯王。壬寅,左千牛中郎将、宋王成器为左卫大将军,司农少卿同正员、衡阳王成义为右卫大将军,太府少卿同正员、巴陵王隆范为左羽林卫大将军,太仆少卿同正员、彭城王隆业为右羽林卫大将军。黄门侍郎李日知同中书门下三品。癸卯,殿中兼知内外闲厩、检校龙武右军、仍押左右厢万骑平王讳同中书门下三品。中书侍郎、颍川郡公钟绍京为中书令。中书令、酂国公萧至忠为许州刺史,兵部尚书、逍遥公韦嗣立为宋州刺史,中书侍郎赵彦昭为绛州刺史,萧、韦、赵特置位。诛吏部尚书张嘉福于怀州。其日,王公百僚上表,咸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以帝众望所归,请即尊位。 甲辰,少帝诏曰:“自古帝王,必有符命,兄弟相及,存诸典礼。朕以孤藐,遭家艰难,顾兹蒙识,未洽治途。茫茫四海,将何所属,累圣丕基,若坠于地。王室多难,义择长君,思与群公,推崇明圣。叔父相王,高宗之子,昔以天下,让于先帝,孝友宽简,彰信兆人。神龙之初,己有明旨,将立太弟,以为副君。为王恳辞,未行册命,所以东宫虚位,至于历年。彻缀在辰,祸变仓卒,后掖称制,计立冲人。钦奉前怀,愿遵理命。上申天圣之旨,下遂苍生之心;俯稽图纬之文,仰跂祖宗之烈。择今日,请叔父相王即皇帝位。朕退守本籓,归于旧邸。凡百卿士,敬承朕言,克赞我天人之休期,光我有唐之勋业。布告遐迩,咸使闻知。”相王上表,让曰:“臣以宗社事重,家国情深,诛锄巨逆,奉戴嗣主。今承制旨,猥推宸极。在臣虚薄,不敢祗膺。循环震惊,无任感哽!”制答曰:“皇极大宝,天下至公,王者临之,盖非获已。王先圣旧意,苍生推仰,龙光紫宸,贵允系望。请遵前旨,勿或推让。”于是少帝逊于别宫。是日即皇帝位,御承天门楼,大赦天下,常赦所不免并原之。内外官四品已上加一阶,相王府官吏加两阶。流人长流、长任未还者并放还。立功人王承晔已下千余人,赐爵秩有差。封少帝为温王。其日,景云见。乙巳,中书令钟绍京为户部尚书、越国公,实封五百户;中书舍人刘幽求为尚书左丞、徐国公,实封五百户:并依前知政事。左卫大将军、宋王成器为太子太师、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加实封二百户。宫人比来取百姓子女入宫者,放还其家。丙午,新除太常少卿薛稷为黄门侍郎,参知机务。丁未,许州刺史、梁县侯姚元之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尚书韦嗣立为中书令。追削武三思、武崇训官爵。戊申,萧至忠、韦嗣立、赵彦昭、崔湜并停刺史。衡阳王成义封申王,巴陵王降范封岐王,彭城王隆业封薛王。己酉,镇国太平公主加实封五百户,通前一万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