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25T |
释义 | 25T型客车是中国铁路使用的铁路空调客车,"T"代表是提速型。25T型客车的制造吸收了以往25Z、25K型客车设计制造及运用的经验。 总体技术概况(概况 1. 25T型客车运营检修模式 2. 25T型客车编组模式 3. 25T型客车运用条件 4. 车体钢结构 5. 车内装饰结构 6. 卫生装置 7. 空调系统 8. 电气系统 9. 旅客信息系统 10. 电气监控及行车安全监测系统 11. 人性化服务设施) 25T型客车简介25T型客车为中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开始开行直达特快列车而设计的客车车体。“T”是“提速型”的汉语拼音首字母。25T型客车是25K型客车的后继型号。25T型客车吸收了多年来25型客车设计制造过程中,准高速客车、提速客车的技术及运用经验,同时采用研究的新技术。是为中国铁路进行第五次大提速,以满足可持续长达20小时的不停站运行,运行速度达160km/h,一次检修满足5000公里无须检修的要求。25T型客车根据2003年12月《铁道部2004年第一次新型160km/h速度级客车议标标书》定型量产。25T型客车在功能性、安全性、质量可靠性、环保性、舒适性等方面集成了的当时中国铁路装备的最新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主干线铁路客车装备的最高水平。 1999年,青岛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简称BSP)接获中国铁道部提速型铁路客车的订单,并展开研发工作,至2002年研制完成后进行量产。到2004年定型为25T型,此前仍然称是25K型。车辆制造方面由BSP、长春轨道客车、唐山轨道客车及南京浦镇车辆厂等负责。2002年年底第一批25T型量产车配属上海铁路局投入运营。 25T型客车一类是由加拿大庞巴迪公司提供技术及授权BSP制造,2002年起生产。以庞巴迪为比利时铁路生产的I11型200km/h级别高速客车为原型,只有软座车,软卧车和餐车三种车型,采用由法国ANF公司设计生产、稳定程度较高的AM96型转向架(但由2007年起大部分原厂车的转向架已被换成SW-220K)。使用小间隙车钩,并没有真空集便器。供电模式为AC380V,使用兼容AC380V模式的部分东风11G内燃机车供电,或者和25K型客车一样,可以用KD25K(25K型空调发电车)供电。 25T型客车另一类为完全国产化25T型,由长春轨道客车、唐山轨道客车及南京浦镇车辆厂按照BSP提供的图纸制造,2004年起生产。BSP制造与国产化25T外观上主要区别为:国产化25T空调机外露,BSP制造车空调不外露包覆在整流罩中;国产化25T车窗形状较方正与其他25型系列客车类似,BSP制造车车窗较宽扁。有软座车、硬座车、软卧车、硬卧车、餐车、行李车、邮政车等,还有供特别用途的试验车、公务车、特种车。国产化25T最初采用AM96型转向架,后来采用CW-200K型转向架或SW-220K型转向架,使用半永久密接车钩,并有真空集便器。构造速度为180公里/小时,最高运行时速为160公里。25T型客车后来进行了改进。改用密闭式塞拉门、折棚风挡,真空集便装置。改为机车向客车供电,供电模式为DC600V,取消了空调发电车。 25T型客车主要车型包括:YW25T型硬卧车、RW25T型软卧车、RZ25T软座车、YZ25T硬座车、CA25T型餐车及RW19T型高级包厢车,以及行李车、邮政车、快运行包专用车等。 25T型客车分为普通型及青藏高原型。青藏高原型25T型客车主要为青藏铁路运行而设计,用于来往西藏拉萨的列车。车辆采用航空气密技术及供氧装置,设有集便式厕所等。BSP制造的青藏25T型客车均使用AM96型转向架。而国产化青藏25T型客车使用SW-220K型转向架。特别设计的高原用发电车带有大功率发电机组,以满足高原地区全列车供电负荷达到1400千瓦的需求。与普通25T型的蓝白两色车身标准涂装不同,青藏高原型25T为墨绿色车身配两道黄线的涂装,其涂装类似25B型客车。 总体技术概况概况25T型客车在功能性、安全性、质量可靠性、环保性、舒适性等方面集成了中国当时铁路装备的最新技术,代表了当时中国主干线铁路装备的最高水平。 1. 25T型客车运营检修模式25T型客车以其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免维护性及自监控系统稳定性满足了第五次大提速所采用的全新的运营及管理模式,即可持续长达20小时的城际间点对点式运行,持续运行速度达到160km/h,一次库检作业满足5000km(一个往返)无须检修的运营检修模式。 2. 25T型客车编组模式25T型客车最大编组19辆,每编组的首尾车辆端部装用15#小间隙车钩与牵引机车连挂,中间各车装用密接式车钩相互连挂。大大减少了车辆间的纵向冲击。 3. 25T型客车运用条件25T型客车运用的环境温度为-40℃~+40℃、最大相对湿度为≤95%,适于300mm、500mm和1200mm的站台高度(站台边缘距线路中心距为1750mm),线路最大坡度≤30‰。 4. 车体钢结构采用整体承载无中梁筒形结构。枕内车底两侧设裙板以减少运行时的空气阻力提高动力学性能。风挡上方设车端阻尼装置,增加车辆之间的阻尼力,减轻车辆运行中的横向摆动,提高车辆运行品质。 5. 车内装饰结构内装骨架采用无木结构;广泛采用隔音减振措施;地板采用铝型材骨架浮筑结构。装饰用材具有绿色环保可二次回收的特点。 6. 卫生装置厕所内设有MONOGRAM集便装置,此次为我国主干线铁路首次全列车装用集便装置。首次在我国铁路客车上设置符合UIC标准具有残疾人使用功能的厕所,在体现尊重残疾人群,开辟无障碍绿色通道,提供特殊服务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7. 空调系统采用环保型铝箔复合风道。采用静压、静音、柔和的隐形风口的送风方式。其中软卧及高包车包间送风量可由旅客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调节。 8. 电气系统采用AC380V兼容DC600V供电的供电系统。 电气设备满足3C认证要求。 9. 旅客信息系统设有集中控制的旅客信息系统,主机设在播音室并有便携式微机和外挂式显示屏,可以显示运行速度、时间、车内、外温度、前方到站等旅客关心的信息,信息内容可以修改。 10. 电气监控及行车安全监测系统乘务员室内的电气系统监控主机通过列车网收集全列的电气、防滑、轴报、烟火、塞拉门等信息并可对全列的供电及空调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车底设车体传感器、转向架传感器,列车管及制动缸传感器,构成行车安全监测系统。上述两套系统通过采用两套Lonworks网络电缆实现网络传输及信息传递,各车包间及电气设备室内的感烟探头与乘务员室的报警主机形成本车的烟火报警系统。 为保证车底设备防松、防脱及防剪切,吊装的安全措施冗余。 11. 人性化服务设施柔和高雅的车内装饰风格及舒适的卧铺、餐椅等车内设备为乘客的休息、就餐及娱乐等营造了良好的旅行环境。 餐车厨房设备电气化,既解决了对沿线环境及乘客就餐环境的污染,同时又为厨房工作人员提供了整洁的工作环境。 手动对开外端双拉门、电动触摸式自动内端门、摆门,所有门扇都设有透明玻璃,不仅保证了通道的通透性,特别是在紧急状态下便于乘客的快速疏散及集中。 软卧车、高包车的侧门、折棚门及包间内设置呼唤终端按钮,与乘务员室内的呼唤主机构成本车的呼唤系统以实现紧急救助及特殊服务的快速反应。软卧车、高包车的每铺位设置一套影视系统,餐车餐厅及酒吧区共设置35寸的高清晰度电视,以上电视可实现8套影视节目的播放选择。 25T型客车技术参数车体长度 25500mm 车体宽度 3105mm 车顶距轨面高度(空车时) 4433mm 车辆定距 18000mm 车钩中心线距轨面高度 880mm(密接钩)、 880 mm(15号钩) 通过台渡板面距轨面高度 1333mm 地板面高度 1283mm 转向架型式: SW-220K型转向架 制动型式: 盘形制动、电子防滑器,104集成式电空制动装置 空调型式: 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 采暖型式: 部统型板式电加热器 供电型式: AC380V集中供电并预留DC600V 兼容供电 车窗形式: 25K统型组合铝窗,活动窗为内翻式 风挡型式: 折棚式密封风挡 轴重: ≤15.5t 轨距: 1435mm 构造速度: 200km/h 标称速度: 160km/h 最大牵引速度:156km/h 在平直道上重车紧急制动距离,初速度160km/h时: ≤1400m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 单车100m、连挂145m 平稳性指标: W≤2.5 噪音(140km/h时):硬卧车、餐车餐厅≤68dB(A); 软卧车、高包车≤65dB(A) 静止状态下车体传热系数(K值):硬卧车、餐车≤1.16W/m2.k;软卧车、高包车≤1.1W/m2.k 照度: 符合GB/T12815《铁道客车照明设计基本参数》的要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