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朝天门
释义

§ 简介

朝天门

重庆朝天门 重庆朝天门码头,来重庆必看,长江嘉陵江交汇处

重庆水上门户朝天门,襟带两江,壁垒三面,气势雄壮。石壁上,藤萝垂青,黄角树穿岩抱石,绿茵融融。崖边古亭,飞阁临江。两排石阶,比肩而降,至抵下水。据说无论江水怎样枯竭,石级而下,无有穷尽,可通神秘的金竹宫。每值初夏仲秋,嘉陵江水绿,扬至江水黄,两水相交朝天门,撕咬翻卷,流急涡旋,向称“夹马水”,似如野马奔腾。江心有石矶沉浮,相传大禹在古渝州娶涂山氏女,此后治水13年不入家门。涂山氏女伫立矶上,望夫归来,因名“夫归石”。朝天门地扼黄金水道要冲,为重庆主要交通枢纽之一。1949年后,码头一再扩建,沿两江纵深排开。客运大楼拔地而起,客货缆车分道直通江边。两江索道,凌空飞渡,左右穿梭;江面客船货轮,铁驳木舟,鳞次栉比,此静彼动。重庆的繁荣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现在水上门户朝天门。

§ 重庆朝天门历史

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江面广阔,百舸争流;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人行石阶沿山而上,气势极为雄伟。

朝天门是公元前314年,秦将张仪灭亡巴国后修筑巴郡城池时所建。明初戴鼎扩建重庆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朝天门。门上原书四个大字:“古渝雄关”。朝天门,为历代官接皇帝圣旨的地方,因古代称皇帝为天子,故此而得名。

历代古都多建在洛阳,长安(今西安),开封,燕京(今北京),到重庆的最近线路,应该是川陕路,只因当时由四川剑阁、广无至陕西沔县的蜀道,只有鸟道,难于行人。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历代帝王派出的使臣才舍近求远,经河北或陕西,河南,再经湖北,在宜昌逆水乘船约需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到达重庆。

1891年重庆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7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将旧城门撤除。1949年的“九.二”火灾使朝天门附近2千米的区域化为一片废墟,从此,朝天门仅余城基墙垣。今天的朝天门客运码头,新建宏伟的朝天门广场,是中、外游人观赏两江环抱重庆半岛,山水相映、百舸争流的好地方。

朝天门左侧嘉陵江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于此注入长江。每当初夏仲秋,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形成“夹马水”风景,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观。右侧长江容嘉陵江水后,声势益发浩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成为长江上的“黄金水段”。重庆的繁荣昌盛,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表现在这水上门户——朝天门。

朝天门

朝天门老城门在哪里?巨大的广场和新建的码头,早已替代了这座城门所具有的地标性意义。而在老居民的记忆里,朝天门老城门,仅是父辈口中,永听不厌的那些美妙传说。在专家们的指引下,抵御着十年难遇的寒冷江风,我们终于在如今已废弃的朝天门缆车道下,找到了这个重庆第一门的位置。

据吴涛介绍,在戴鼎所筑的城门当中,朝天门是最大最雄伟的一座,景色也最壮美,它位于重庆半岛东北尖角处,三面环水,一面靠山。

而据清代有关图经记载,朝天门建在江崖高处,门外是下到码头的长坡,远看十分雄伟,城门为双层结构,正门之外还有瓮城,瓮城门向北,入瓮城右拐,才是朝天门正门,正门朝东,与外城门呈直角。在朝天门外,瓮城门额上,刻有“朝天门”三个大字,正门额上则刻“古渝雄关”四个大字。

瓮城又称月城,是一种军事防御设施,相当于两道防线,第一道门被攻破,还有第二道门可守,如果再玩一点机谋,假装退守第二道门,故意把敌人放一些进来,请君入瓮,然后立即关上城门,切断其后路,来个瓮中捉鳖,也就是关起门来打狗,这也是叫它作瓮城的原因。

吴涛说,也许正因为朝天门在各门中最为险固,易守难攻,所以从历史记载来看,它似乎从未被大军直接攻打过,敌人一般都从相对容易的地方进行攻击,如千厮门、通远门等,所以朝天门的军事意义只是震慑性的,它的重要性,主要还是体现在经济和政治意义上。

消失在近代市政建设中

朝天门是两江枢纽,也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自古江面樯帆林立,舟楫穿梭,江边码头密布,人行如蚁。门外沿两边江岸有不少街巷,虽以棚户、吊脚楼居多,可也热闹成市,商业繁盛,门内则街巷棋布,交通四达。所以直到今天,这一带仍是城内最繁华的商业批发零售区。

不过,古时朝天门主要的作用,还是如民谚所说,是“迎官接圣”,即上级有重要官员来重庆,或者皇帝有圣旨、诏谕到重庆,就都在朝天门码头靠岸,地方官员也到朝天门码头迎接,这也是朝天门得名之由。据说,早先朝天门码头是不准一般民船停靠的,为的是防止闲杂人员等影响治安,后来,虽然取消了这个禁令,但民船也只能靠旁边小码头,最大、最好的码头,仍然是留给官船用的。

朝天门老城门消失于何时?吴涛说,据史料记载,1927年,重庆设市,为了扩大城市规模,解决街道狭窄和交通拥挤问题,重庆开始进行近代市政建设,其内容主要是扩建码头和拓宽道路,包括城墙、门楼和房屋在内的旧建筑,被成批拆除,原有城市格局变化加速,朝天门因其交通上的重要性,首当其冲,成为在这一轮大拆大建中,第一个被拆毁的城门。

至此之后,至少有550多年历史的古代重庆城的象征———朝天门城楼,就从人间消失了,甚至连城门照片也没留下一张。

故宫国宝曾经藏身对岸

寻完朝天门的芳踪,我们顺着奔腾而去的长江而上,希望能在交错而生的小巷中,找到拥有美丽名称的翠微门。但连日的寻寻觅觅,最后却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我们只能在吴涛的叙述声中,联想那个曾在百年前,繁华热闹的丝绸绢帛码头。

据吴涛介绍,在重庆码头城市形成之初,朝天门下的翠微门码头就是丝绸、绸缎及绢帛的出入港口,那时四川境内的重庆、阆中、合川等地都盛产丝绸,川丝也是全国市场上的俏货,翠微门附近也就集聚了川内各大绸缎帮,是全川最大的丝绸市场。当年曾盛极一时的“宝圆通”商号在翠微门外就是以经营布匹、棉纱最为出名。

站在翠微门附近的江边举目望去,对岸繁华的南滨路上,一幢幢仿西洋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建。指着数百米江面外的慈云寺,吴涛说,寺庙旁边的安达森洋行,曾在抗战时期成为近4000箱故宫国宝的藏身之处

洋行坐落在海狮路2号,与慈云寺毗邻,背山面水,四周绿树成荫,地理位置极佳。当年,瑞典商人安达森在此修建洋行仓库,最初经营中国土特产进出口贸易,其建筑也极具仓储式建筑特点,几栋大大小小的仓库由下向上,层层叠叠依山而建,一条长而陡峭的石梯,把几栋仓库串了起来,每座仓库前面,都有一处上下货物的平台。

现在的平台很是冷清,没有了过去上货下货时的忙碌情景,据说,以前为了提高效率,仓库里还装有直接通往码头的绞车,大宗的货物,都是通过绞车进行运输,这里,所有房屋都建在很高的石基上,极为坚实。

抗战时期,安达森洋行曾存放过被迫南迁的近4000箱故宫国宝,并躲过了日军的轰炸,使这批文物毫发未损,这段经历,也成为重庆人津津乐道的佳话。

吴涛说,9·18事变后,故宫近60万件文物,从天安门推出,迁往南京保存,后又往内地疏散,其中近4000箱文物就存放在安达森洋行仓库。据安达森洋行当年的工人回忆,当时,为保存文物共租用了4个仓库,每当日机来轰炸时,安达森就把瑞典国旗悬挂在门口的旗杆上,以免遭到日机的轰炸。

§ 交通

朝天门乘401路电车,102、103、122、251、382、418路公共汽车或252、413、420路小公共汽车可达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5: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