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戴爱莲 |
释义 | § 基本资料 戴爱莲 戴爱莲[1](女,1916-2006.2.9)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祖籍广东省新会县,侨居海外多年。1930年,她赴英国伦敦学习舞蹈,曾先后师从著名舞蹈家安东·道林((Anton Dolin)、鲁道夫·拉班(Rudolf Laban)等,后来又投奔现代舞大师玛丽·魏格曼(Mary Wigman)。在当时芭蕾与现代舞相互对立的状态下,戴爱莲已经有了博采众长,发挥创造的开放意识,这对她以后的艺术道路具有积极意义。 § 成长历程 童 年 童年的戴爱莲是在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度过的。 1916年,在特立尼达岛的一个三代华侨之家,迎来了一条小生命,家人给她起名为爱琳·阿萨克。小爱琳的祖先是在太平天国起义后随家族一起来到这个拉丁美洲岛国的,她的祖上实际上并不姓戴,她父亲是家中老大,别人称其为“阿大”。广东人“大”与“戴”区别不大,后来这就成了戴家的姓,而英文的爱琳译成汉文后就成了“爱莲”。 戴家姐妹有仨,爱莲是最小的一个。由于是老小,爱莲从小就得到父母极大的宠爱,让她养成了我行我素、富有主见的性格。小爱莲从小就是个喜欢动的孩子,男孩子做的事情她样样都喜欢,而女孩子喜欢的洋娃娃之类的玩具,她却从没上过心。 戴爱莲最初的艺术启蒙是音乐。她的家里有一台自动钢琴,这让小爱莲找到了一个释放自我艺术思维和表现的表达工具,她从7岁开始学琴, 7年之后钢琴水平已通过中级考试。 幼小的爱莲喜爱舞蹈,或许是来自音乐的帮助,她的节奏感非常强,常常在小伙伴的游戏和舞蹈中充任主角。一位在英国学习过芭蕾舞的亲戚给了她最初的芭蕾舞启蒙教育,后来在母亲的帮助下,她成为岛上第一个与白人同校学习芭蕾舞的华人学生。戴爱莲在舞蹈技艺上的神速进步,使她很快成了班上的明星级人物。一边学钢琴,一边学芭蕾舞,音乐和舞蹈的艺术养料,缓缓滋润着她幼小的心灵。 7岁上小学时,班上既有白人也有黑人,人种的不同让幼小的爱莲意识到自己“华人”的身份。然而,特立尼达是英属殖民地,教育体系全部是西方式的,没有地方可以学到华语。当时的爱莲并不知道,没有华语的语言基础,让她在日后的生活中,碰到不少麻烦。 戴爱莲的童年,就是这样在音乐和舞蹈、海浪和飞鸟中度过的。 少 年 1930年,14岁的爱莲跟随母亲和姐姐一起远赴英伦,踏上了艰辛的专业学舞之路。 到英国之后,戴爱莲最幸运的事情莫过于她很快便开始在英国舞蹈名家安东·道林的教室上舞蹈课。安东·道林是世界级舞蹈大师,能有机会跟他学舞,对戴爱莲来说简直就像是一个美丽的梦。她甚至做梦也不曾想到过,这么巨大的幸福这么快就降临到她的身上。获得这样的机遇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于是,戴爱莲如饥似渴地开始了芭蕾舞的专业学习。戴爱莲很幸运,道林老师人很好,他不仅指导她的舞蹈技艺,同时也是她的良师益友,她与老师的友谊牢固地持续了一生。这段学舞生涯,让戴爱莲念念不忘,当她晚年回忆起这段经历,还是激动得难以抑制。当时,很少有有色人种学习芭蕾舞这种纯西方的艺术形式,加上戴爱莲人长得矮小,很难有发挥的机会。然而,道林老师却给了她极大的信心和勇气,让她坚定了自己从事舞蹈艺术的信念。 英国的芭蕾舞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有一定分量的,著名的切凯第学派最终就是在英国这块土地上生根,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在这样一个芭蕾舞的大本营中,戴爱莲如鱼入水。除了跟随恩师道林学舞外,戴爱莲同时也求学于其他芭蕾大师,这使她博采众长,建立起成熟的判断能力。戴爱莲后来成为中国芭蕾舞的第一人,组建了中国中央芭蕾舞团,这段在英国学舞的经历,是她日后成功的根本保证。 当时的欧洲,现代舞的发展运动同样是如火如荼,现代舞那自由的舞动和深入介入生活的能力,让戴爱莲极为震动。她在学习芭蕾舞之余,又扑进了现代舞的怀抱,先后学习了魏格曼体系、拉班理论和尤斯的现代舞蹈,成了一个“不安分”的艺术家。广为学习之后,戴爱莲开始用舞蹈做语言,揣摸着、找寻着最适合自己和自己最想表达的思想。据她本人回忆,在这段时间中,除了芭蕾舞和现代舞,最让她觉得有意义的是,她还特别学习了拉班舞谱。拉班舞谱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舞蹈记谱方式,戴爱莲回国后,积极地推广拉班舞谱在中国的应用。 已渐入青春年华的戴爱莲一边学习,一边开始寻找工作的机会。在艺术观逐渐成熟的同时,她饱尝了人世的磕绊。在经受了战争磨难的同时、在饱览西方社会的冷暖之后,她回归祖国的念头与日俱增。羽翼丰满的戴爱莲,随时找寻着回国的机会,一个人生最重要的梦想,正在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 1939年,23岁的戴爱莲终于踏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归国之路。 青 年 戴爱莲在回国之前,已经开始投身到抗日的工作之中。当卢沟桥的枪声响起,这位以舞蹈为武器的充满革命精神的华侨姑娘,便开始了她的抗议宣言。当时,在英国、在美国、在南非、在印度,各国的正义人士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侵略者、支持中国人民的各种活动。伦敦的一个名叫“援华运动委员会”的组织,号召人民为处于战事之中的中国人民募捐,戴爱莲毅然参加了由该组织举办的募捐义演。当她得知捐款最终都被汇集到由宋庆龄领导的“中国抗战同盟”组织时,她笑了,她第一次为自己能为祖国的抵抗运动贡献绵薄之力感到欣慰。 战争加快了戴爱莲回国的步伐。英国对德国宣战,伦敦成为抗战的前沿。战争把戴爱莲继续跟随著名现代舞蹈家尤斯(现代舞剧《绿桌》的编导)学习的梦想彻底粉碎。与其在英国等死,不如早日回归自己的祖国。于是,戴爱莲开始了回国的各种努力,1939年9月3日这个让戴爱莲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她终于踏上了多少年来魂牵梦萦的回国之路。 戴爱莲后来说,她一生碰到的幸运事情太多,其中之一就是在到达香港后遇到了她仰慕已久的伟大的中国女性——宋庆龄。更让戴爱莲感到自豪的是,她刚抵达香港,便参加了由宋庆龄组织的抗日募捐义演。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怒吼,从她瘦小的身躯中迸发出来,为民族前途疾呼,成为年轻的戴爱莲的心声。于是,在香港、在重庆、在桂林,在戴爱莲到过的每一个地方,她都不忘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正义的心声。 戴爱莲的心声是通过一系列脍炙人口、充满鼓劲情绪与感动情怀的舞蹈作品呈现出来的。《警醒》、《进行曲》、《哭泣的垂柳》、《卖》、《游击队的故事》、《思乡曲》、《空袭》、《东江》……这些具有革命精神的舞蹈作品,在中国广大民众的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警醒》表现的是一位第一次站岗放哨的游击队员的心理活动。第一次站岗,年轻的游击队员难免紧张,周围的每一点情况,都让他警觉不已。戴爱莲在这个作品中,没有使用伴奏音乐,而是敲击腰鼓奏出警惕的氛围和节奏。这个作品是她在英国的最后一年跟尤斯学舞时创作的。 《进行曲》表现的仍是中国的游击队员,是戴爱莲1935年开始学习现代舞时创作的一个实验性作业。当时,有人不相信戴爱莲能编出这类现代舞的作品,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戴爱莲请她的一位弹钢琴的朋友贝蒂帮她找到了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进行曲做伴奏。伴着刚强有力的音符,戴爱莲不仅证明了自己,也为自己的舞蹈事业增添了漂亮的一笔。她在香港演出该节目时,宋庆龄建议她把服装改成当时的国旗图案,从而更加突出了她鼓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行进的初衷。 《哭泣的垂柳》中戴爱莲运用了一个欧美人最熟悉的隐喻,把湖边长长的垂柳比做眼泪,从而表达自己对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空前劫难与欺凌的深切同情和极大愤慨。流不尽的眼泪,像垂柳一般涓涓不止,生动感人的形象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这些作品虽然诞生在英伦,但特定而深刻的主题,让它们在戴爱莲刚刚返回祖国之时便拥有了实际的意义。 回到祖国的戴爱莲,面对日军妄图吞并中国的凶残暴行和祖国大地的凋敝惨景,感同身受的同时更加激发了她高昂的创作激情。她在与吴晓邦和盛婕合作举行的“舞蹈发表会”上,把《进行曲》改为双人舞,同时又参加了吴晓邦创作的《合力》,用他们共同的“合力”号召各阶层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而她本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先后创作出一系列更加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的舞蹈作品:《卖》、《游击队的故事》、《思乡曲》、《空袭》、《东江》……这些作品不但鼓舞了战时的人民,同时也是中国舞蹈在近现代史上发出的最强劲的声音。 由戴爱莲创作并表演的独舞《东江》,是于1941年在香港问世的。当时,戴爱莲读到了一篇报道,报道中说,广东东江的渔民们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下船翻人亡,景象凄惨。为了表现出当地渔民以及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愤恨,戴爱莲用现代舞的技巧表现了这一富有启迪意义的主题。 于1942年在重庆上演的《空袭》,是一部有四个人物的小舞剧。舞剧通过一位母亲与女儿和两个儿子在日寇对重庆轰炸下的悲惨遭遇,控诉着侵略者的暴行。特别是由戴爱莲扮演的女儿一角,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而《思乡曲》表现的是一位妇女在颠沛流离之中思念故乡的真切情感。为了表现战乱的背景,戴爱莲特地设置了一架常见于东北地区的马车。后来她在美国表演这个作品时,改用一只木箱子,同样营造出流离失所的场景,唤起了美国观众的极大同情。当年马思聪在重庆的现场伴奏,让戴爱莲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忘怀。在2005年由中央电视台三套制作的一档“艺术人生”节目中,戴爱莲噙着满眼的热泪在现场的小提琴声中又即兴回忆了这个作品。 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这个时期戴爱莲的创作和表演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在这个时期之后不久的另一次事业上的辉煌,是戴爱莲轰动一时的“边疆舞”。 戴爱莲返回祖国之后,辗转奔波于各地表演采风。她克服种种困难,进瑶山、入西康、赴新疆,向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同胞采风学习,悉心研究他们的舞蹈,并在此基础上相继创作了《马车夫之歌》、《瑶人之鼓》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她在重庆新华社组织的晚会上看了延安文工团的演出后,深受震动,很快创作出大秧歌剧《朱大嫂送鸡蛋》等舞蹈。她还从地方戏曲中吸收营养,从桂剧移植改编了《哑子背疯》。从这样的经历和努力中可以感悟到,戴爱莲对祖国的民族艺术是多么的喜爱。 1946年戴爱莲在重庆推出了一台由她创作并主演的多彩多姿的“边疆舞蹈大会”,作品有:充满活力的维吾尔族舞《青年舞曲》、优美的苗族舞《苗家月》、欢快的藏族舞《春游》、抒情的彝族舞《倮倮情歌》等。这些作品让观众目不暇接,很多人惊叹:天下竟有这么多美妙的舞蹈!人们纷纷表示:作为中国人,过去只欣赏西洋舞蹈,看到戴爱莲的演出,才知道中华民族的舞蹈竟是这样的丰富多彩。戴爱莲的“边疆舞”,一时成为当时山城的热门话题,媒体盛赞她为“人民艺术家”。不久,她的“边疆舞”风又刮到了上海,并如燎原之火般迅速在上海大中学校的学生中传播。这个健康而进步的舞蹈运动,实际上在学生解放运动的开展上,起到了团结同学的积极作用。“反饥饿、反内战、要民主、要和平”,学生运动遍及全国,有口号处就有边疆舞的歌声舞影。戴爱莲的“边疆舞”,成就了中国现代舞蹈史上的一段佳话。 中 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没有一家专业的舞蹈团体。培养人才、组织建设、创作新作,成为发展中国舞蹈事业的当务之急。面对建国后中国舞坛的贫瘠景象,戴爱莲扛起了发展中国舞蹈事业的重担,她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开始为祖国的舞蹈百花园育苗、施肥、浇灌。 戴爱莲在华北大学文艺学院舞蹈队工作时,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舞蹈演员。 在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她主持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舞蹈团,该团后来成为中国中央歌舞团。当时国家的重要演出任务,都是由该团完成的,并在国际上屡次获奖。 为庆祝世界和平大会的召开,戴爱莲参加编导并主演了中国第一部芭蕾舞剧《和平鸽》。 作为第一任校长,戴爱莲于1954年主持了新中国的第一个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的教学工作。在她的领导下,一批又一批舞蹈人才,源源不断地成为中国舞坛上的生力军。 新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也是在她的领导之下成立的。 图为2004年9月,戴爱莲参加北京舞蹈学院校庆 作为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的舞蹈事业,与戴爱莲息息相关,正是她的辛勤栽培,才让中国舞蹈事业从荒原变成绿色一片。 最值得让后人永远记住的是,戴爱莲为新中国的舞蹈创作做出的贡献。她不仅身体力行,创作出流芳百世的《荷花舞》,更为重要的是,她的创作从思想和艺术两个角度,深深影响了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 女子群舞《荷花舞》,是戴爱莲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荷花舞》(作曲:刘炽,首演者:徐杰领衔)取材于流传在陇东、陕北的民间舞“荷花灯”,曾有刘炽等艺术家对其进行过加工。1953年,戴爱莲以高超的编舞技法进行了再创造,以比兴的手法,表现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以“盛开的荷花”象征欣欣向荣的祖国。舞蹈形象鲜明、动作流畅、结构凝练,于简洁中颇显大师功力。在许多外国人的眼中,《荷花舞》几乎成为中国舞蹈的代名词。台湾著名舞蹈家林怀民来大陆访问时就曾表示,他被戴爱莲的《荷花舞》感动得无以复加,他说舞蹈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中国人所独有的大气和健康之美,让他感喟不已。 女子双人舞《飞天》(创作于1954年)是戴爱莲的另一部传世之作。它是中国当代第一部取材于敦煌壁画的舞蹈,戴爱莲成功地运用了戏曲中“长绸舞”的形式,并把它加工为独立的纯舞蹈艺术。舞蹈追求的不是敦煌壁画的描摹再现,而是以绸带飞扬瞬间的舞姿造型和流畅、滑翔、腾跃的步伐,表现翱翔天宇的一种意境——寄予人类的希冀与向往。 《荷花舞》与《飞天》先后于1953年和1955年参加在柏林与华沙举行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国际舞蹈比赛并获奖;1994年被确认为“二十世纪中国舞蹈经典作品”。 戴爱莲为建国之后的中国舞坛绘出了一幅幅生动而美丽的画卷。她的工作领域从创作到教学、从组织到交流,为推进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而中国的舞蹈事业,从一棵破土的小嫩苗,在几十年的风雨中,终于长成今天这棵参天大树。这其中,戴爱莲的心血有目共睹。 老 年 戴爱莲的家位于北京花园村附近的国际公寓中。 走进戴家的客厅,一股高雅的艺术气息迎面扑来。黄永玉栩栩如生的彩墨荷花、李铎刚劲的“德艺双臻”题词映入眼帘,四周挂放着叶浅予作的描绘她优美舞姿的国画,它们与来自海内外的各种民间舞蹈工艺品交相辉映。尤其夺人眼目的是一座主人的纤维雕头像,这是一件复制品,是著名雕塑家、戴爱莲的好朋友维利·索科普的精心之作,它的原作被安放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大厅,这是英国舞蹈界给戴爱莲的殊荣。在一张寄自英国切凯蒂芭蕾舞学会的证书上,端端正正的美术体英文字这样写着:“为了表彰戴爱莲女士常年不懈对芭蕾艺术的卓越工作,特颁发此荣誉证书”。 淡泊和宁静,是戴爱莲晚年生活的主旋律。在这里,她完成了她的自传体著作《戴爱莲·我的艺术与生活》;在这里,她继续着中国拉班舞谱学会的教学与工作;在这里,她继续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工作,让中国舞蹈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国际友人认识中国、认识中国舞蹈;在这里,她不断地总结着自己的人生感悟,一些闪动着智慧之光的真知灼见,不时从这里飞出…… 2005年7月,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市的港前文化艺术中心的Studio Theatre剧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舞蹈仪式和晚会,一个专为向戴爱莲致敬的名为“荷香妙舞敬爱莲”的中国舞蹈专场晚会,在这里隆重拉开帷幕。晚会由当地华人文化社团组织,9位当地的专业舞蹈家专门为戴爱莲和现场观众做了舞蹈表演。类似的活动在戴爱莲的晚年生活中经常发生,戴爱莲获得的荣誉和褒奖,实在是多得不胜枚举。 2005年12月26日,一场特殊而别具意义的入党仪式,在北京协和医院高干病房区会议室里庄严举行。戴爱莲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她的入党介绍人是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宣誓中,她虽然已经很难有足够的气力说出完整的话语,但此时此刻,这位世纪舞蹈老人的凝重神态,像一幅神圣的画卷,让人难以忘怀。 宣誓之后的戴爱莲这样说:“我很自豪,入党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当我还在国外的时候,就受到了党的影响。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中国唯一的希望就是中国共产党。我很幸运,看到了繁荣的今天!” 品性若荷的戴爱莲飞天而去。她用自己一生的作为告诉后人:一个舞者、一个艺术家、一个人,应该用什么样的行为,达到什么样的人生境界。戴爱莲留给人们的一大笔丰富而珍贵的精神财富,将继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并伴随后人走向永远。 [2] § 职业生涯 风华正茂的戴爱莲 祖籍广东省新会县,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5岁开始学习舞蹈,10岁进入当地舞蹈学校学习芭蕾。14岁赴伦敦,在著名舞蹈家A.多林的芭蕾工作室和M.兰伯特芭蕾学校学习,后又随芭蕾大师M.克拉斯克学习。之后,因家境败落,靠半工半读求学,经常在伦敦艺术家沙龙表演舞蹈,或到电影制片厂、剧场当临时演员。她的《波斯广场的卖花女》、《杨贵妃》、《伞舞》等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 戴爱莲在伦敦看到德国现代舞蹈家M.维格曼的表演,倾慕不已。当时,维格曼剧团在伦敦设有舞蹈工作室,她便前往求学。在学习中她感到现代舞感情自由奔放,不受束缚,但缺乏系统的技术;而古典芭蕾虽有系统的技术,但缺乏表现力。因此她大胆提出现代舞和芭蕾在技巧上应互相借鉴、互为补充的见解。然而,由于当时芭蕾和现代舞派之间门户之见很深,老师恐她的观点影响其他学生,竟将她开除。但这并没有动摇她学习现代舞的决心,她发现尤斯芭蕾舞团的表演采用了人体动作与内在感情紧密结合的方法,既有良好技术,又有丰富的表现力。于是她在自己的实践中吸收了这一方法。193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著名的尤斯-莱德舞蹈学校奖学金。在学校,她学习了著名舞蹈理论家R.von拉班有关情感的表现方法和舞台表演技术方面的理论及舞谱等,这对她后来的舞蹈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京舞蹈学院第一任校长戴爱莲铜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爱莲在伦敦多次参加中国运动委员会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筹集抗日资金举办的义演,自编自演了《警醒》、《前进》等舞蹈,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回到祖国。1940年春宋庆龄在香港会见了她。珍珠港事件后,她取道澳门到桂林。随即参加支援抗战募捐的演出活动,创作了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游击队的故事》、《卖》、《空袭》、《东江》和《思乡曲》等,对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她还从事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采集、整理、演出和研究工作。她以瑶族同胞喜庆时击鼓歌舞为素材,创作了《瑶人之鼓》;根据“哑背疯”改编了舞蹈《老背少》。1942年秋,戴爱莲到重庆,先在国立歌剧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教,后应教育家陶行知之聘,创办了育才学校舞蹈组。在此期间,周恩来、邓颖超经常关心和帮助她,鼓励她向民间学习,努力发展中国民族舞蹈事业。这对她后来的艺术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45年她在重庆新华日报社看了延安文艺工作者演出的新秧歌剧后,创作了歌舞《朱大嫂送鸡蛋》。同年夏天,她和著名画家叶浅予一起到川北、西康等地采风,搜集了大量少数民族舞蹈素材,用拉班舞谱记录了 8个藏族舞蹈(现分别存在美国纽约舞谱中心图书馆和伦敦舞蹈中心图书馆)。她还创作了藏族舞蹈《春游》和《甘孜古舞》、族舞蹈《倮倮情歌》、苗族舞蹈《苗家月》、维吾尔族舞蹈《青春舞曲》和《马车夫之歌》等;并于1946年和育才学校师生一起在重庆举行了盛大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这次演出的影响很大,不仅使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登上了现代舞台,而且掀起了一个民间舞蹈的普及运动。同年秋,她和叶浅予赴美国讲学,向美国人民介绍了中国的民间舞蹈。1947年回国后,她主持了私立上海乐舞学校的工作。1948年在国立师范学院和北平国立艺术学院任教。戴爱莲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创人之一,为新舞蹈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戴爱莲先生(右)在北京舞蹈学院建院50周年庆典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爱莲先后担任了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队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和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等职。在此期间她和其他同志合作创作了大歌舞《人民胜利万岁》、大秧歌《祖国建设》(1949)、舞剧《和平鸽》(1950)等大型节目。她根据陕北民间舞蹈形式“荷花灯”创作的《荷花舞》深受群众欢迎,并在1953年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她还创作了双人舞《飞天》,这是中国舞坛上第一个展现唐代敦煌艺术的舞蹈珍品,在1955年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奖。 戴爱莲从40年代就开始从事舞蹈教育工作,她的许多学生现已成为有成就的舞蹈工作者。在教学中她还一直致力于拉班舞谱在中国的传播。1980年以来,她主持举办的拉班舞谱学习班,为中国培养了拉班舞谱人才。 为促进中外舞蹈艺术交流,戴爱莲先后访问了英国、联邦德国、美国、丹麦、瑞典等国。1981年 5月,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将英国著名雕塑家W.索科普1939年雕塑的戴爱莲头像陈列在学院大厅,以表彰她为促进中英友谊和艺术合作作出的贡献。同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舞蹈博物馆收藏了这尊雕像的复制品,以表彰她为发展国际舞蹈事业所作的努力。 戴爱莲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央芭蕾舞团艺术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理事会副主席等职。 § 婚姻经历 1947年戴爱莲与叶浅予上海合影 1916年,戴爱莲出生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向风群岛最南的岛屿——5128平方公里的特立尼达岛。那是个富庶的热带岛屿,农牧业及石油产业均极为发达,与相邻的多巴哥岛一起同为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海外领地。酷爱舞蹈艺术的戴爱莲在14岁那年,由母亲陪同来到伦敦。 上世纪30年代在英国学习舞蹈时戴爱莲认识了她的初恋情人、雕塑家威利·苏考普。当年她作为苏考普的模特儿勤工俭学,两个人思想、经历有很多共同之处,虽然在一起只有两周的时间,威利就成为了她的初恋情人。无奈威利已经与一位银行家的女儿西蒙订婚,而戴爱莲又很快离开了英国,所以恋情没有继续。这段恋情发生在短短的两周中,却影响了她的一生。 1940年初,戴爱莲乘坐的英国邮轮终于驶达了香港,正在香港的宋庆龄迅即派她的秘书廖梦醒前去约见这位著名的青年舞蹈家。在香港,戴爱莲生平第一次接触到国内如此众多的文艺界名人,而叶浅予、冯亦代、马国良、丁聪等著名画家亦纷纷为她作画。戴爱莲认识了相貌英俊而又画艺高超的青年画家叶浅予。一周后他们就开始了恋爱,一次募捐义演活动后,戴爱莲和叶浅予在宋庆龄办公室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婚礼,两颗年轻的心在艺术激情的撞击下结合在一起,宋庆龄高兴地做了他们的主婚人。其间,叶浅予创作了很多舞蹈题材的作品。他们的婚姻持续了十年,在后来谈到离婚的事时,戴爱莲还是感到后悔。1984年戴爱莲与英国雕塑家威利·苏考普在北京合影 由于希望自己有幸福的家庭生活,戴爱莲在排演《和平鸽》时与同事丁宁合作融洽,并认为在工作中能相互合作,生活也会幸福。于是1956年和丁宁结婚了,但不久也离婚了。 1979年,戴爱莲应邀参加英国伦敦举办的“拉班百年诞辰纪念”的国际会议,40年后再度与威利重逢,她和威利的家人成为了好朋友。1994年威利的妻子去世后的一年,独居的威利轻度中风。在得到子女的同意后,戴爱莲才公开的和威利相处,照顾他的生活,直到1995年威利去世。同年,叶浅予也在北京病逝。 § 生前活动 房子和存款全部捐献 老人的晚年一直是单身独居,戴爱莲先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舞蹈事业上。在她临终之际,在病床边对家人口述了一份遗嘱。其女儿叶明明对记者转述了这份让人感动的遗嘱内容:“我是国家的人,我是中央芭蕾舞团的人,我回国是参加革命的,我希望把属于我私人的房子和银行存款贡献给国家,希望中央芭蕾舞团能够接受。” 生前题词 盼望海峡两岸同胞团聚 舞蹈家戴爱莲生前题词 2001年11月,由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单位举办的“中华魂《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海峡两岸万人签名百家寄语征集活动”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西藏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对活动作了连续报道。其中,百家寄语征集活动邀请了戴爱莲女士题词寄语。戴爱莲亲笔为于成松《中国风光画集•台湾卷》的题词“愿民族统一的梦想早日成真。戴爱莲”。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舞蹈艺术家、舞蹈教育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戴爱莲,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年2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