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
释义 |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 概述 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由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迁延而成,或由于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转化而来的中耳粘膜非化脓性慢性炎症。儿童多见,是儿童致聋的常见原因之一。 § 临床表现 1.听力渐进性减退,一般为传导性聋、重者可呈混合性聋。 2.耳鸣为低音调持续性。 3.自听增强。 4.鼓膜内陷,可有钙化斑或萎缩变薄。有粘连者可呈局限性内陷。 5.鼓膜活动度减低,部分可完全不活动。 § 诊断依据 1.多有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2.耳聋进展缓慢、伴顽固性耳鸣、有自声增强。 3.鼓膜内陷,增厚、色暗淡、或有白斑样钙质沈着,有的呈局限性粘连,活动度差,有的萎缩度变薄如纸,紧贴鼓室内壁,很象鼓膜大穿孔;有的鼓室内有粘稠积液、鼓膜淡黄色。 4.咽鼓管功能检查:狭窄或不通。 5.听力检查: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聋。 6.声阻抗检查:声顺偏低、曲线为低峰负压B型。 §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控制感染源和去除阻塞病变。 2.改善咽鼓管功能,清除中耳积液、防治中耳粘连。 § 用药原则 1.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2.用抗组织胺、激素和麻黄素滴鼻以利咽鼓管通畅。 § 辅助检查 1.一般病例可选“A”。 2.若需与肿瘤临别可选加“B”、“C”。 § 疗效评价 1.治愈:咽鼓管功能恢复,耳鸣消失或减轻,听力提高。 2.好转:咽鼓管功能改善,耳鸣减轻,听力有所提高。 3.未愈:咽鼓管功能无恢复,症状无好转,听力无提高。 § 专家提示 本病多由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转变而来,因此治疗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多影响听力,且耳聋难以恢复,尤其对儿童患者影响较大,应尽早治疗。对单侧耳鸣、耳聋患者应检查鼻咽部,排除鼻咽癌。 § 中医辩证 在中医临床上,将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分为以下四种证型[1]: 1、阴虚兼痰瘀互结证 耳内闭塞感,经久不愈,听力减退,伴耳鸣,咽喉干燥,夜寐不宁。检查见耳膜明显内陷、混浊、增厚,鼓膜穿刺或切开鼓膜后有少许粘稠分泌物滞留。占质偏红,少苔,脉弦细数。滋阴祛痰、逐瘀通耳。 2、气滞血瘀证 耳内胀闷闭塞感,经年不愈,听力减退,缓慢加重,伴耳鸣。耳膜明显内陷、混浊、增厚,钙斑沉着,或有粘连。咽鼓管不通或欠通畅。舌质或有瘀点,脉弦缓。理气逐瘀通耳。 3、气虚兼痰瘀互结证 耳内闭塞感,经久不愈,听力减退,伴耳鸣,症状时轻时重,容易感冒,并见鼻塞,时有涕出。检查见耳膜内陷、混浊、增厚。鼓膜穿刺或切开有少许粘稠分泌物积留。面色不华,舌质偏淡,脉弦细缓。补气活血、祛痰通耳。 4、痰瘀互结证 耳内闭塞感,经久不愈,听力减退,伴耳鸣。耳膜内陷、混浊、增厚,鼓膜穿刺或切开鼓膜有少许粘稠物滞留耳窍。舌质胖,苔微腻,脉弦略滑。祛痰逐瘀通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