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北凉 |
释义 | § 朝代经过 武宣王397年后凉进攻西秦战败,吕光杀死从征的部下沮渠罗仇兄弟,罗仇侄蒙逊以会葬为名,与诸部结盟起兵反抗吕光,并与从兄男成推后凉建康(今甘肃高台西北)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399年段业入据张掖,自称凉王。401年段业杀男成,蒙逊以此起兵,攻破张掖,杀段业,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建国北凉。后屡次出兵击败南凉,并几次进围 姑臧。410年南凉秃发檀被迫放弃姑臧,退回乐都。412年十月蒙逊迁都姑臧,称河西王。421年蒙逊灭西凉 ,取得酒泉、敦煌,据有河西走廊。433年四月,蒙逊死,子牧犍(亦作茂虔)继位。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牧犍出降,北凉亡。蒙逊弟无讳等率残余势力西走,后立国于高昌 ,460年为柔然所灭。 § 世系表 姓名庙号年号即位时间即位年龄在位 年数死时 年龄世系备注 北凉世系 沮渠蒙逊太祖武宣王永安、玄始、承玄、义和401343366临松卢水人,匈奴族沮渠部,先世世为沮渠部酋豪397年起兵反后凉吕光,拥后凉建慷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401年杀段业而自立,称张掖公,都张掖,412年占姑臧,称河西王,421年灭西凉,据有凉州全境 沮渠牧健哀王永和433 7 蒙逊第三子蒙逊死,牧健以皇太子即位,439年,魏师来伐,势穷请降,被杀,北凉亡 十六国 > 北凉">[1] § 灭亡 与西秦之战 西秦建弘七年(北凉玄始十五年,426年)西秦军攻北凉失败的作战。是年八月,西秦王乞伏炽磐领兵进攻北凉,进 北凉至廉川(今青海乐都东),派遣太子乞伏暮末等率步骑3万攻西安(今甘肃张掖东南),不克,又攻番禾(今甘肃永昌西)。北凉主沮渠蒙逊发兵抵抗,同时派人劝说夏主赫连昌发兵乘虚击西秦都城枹罕(今甘肃临夏西南)。夏主遣征南大将军呼卢古率骑兵2万攻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车骑大将军韦伐率骑兵3万攻南安(今甘肃陇西)。西秦王闻讯,急忙收兵还师;九月,留左丞相昙达守枹罕,并将境内老弱、畜产迁移至浇河城(今青海贵德南,黄河南岸)及莫河仍寒川(在浇河西南)。韦伐攻克南安,俘西秦秦州刺史翟爽、南安太守李亮。原依附于西秦的吐谷浑之慕容握逵等见西秦兵势日衰,遂率部众2万帐落叛秦,奔昴川,往投吐谷浑王慕瑞。十月,昙达在康良山被呼卢古战败。十一月,呼卢古、韦伐联兵进攻枹罕,乞伏炽磐退保定连(今甘肃临夏东南)。呼卢古攻入枹罕南城,旋即为西秦镇京将军赵寿生率领300敢死之士所击退。夏军又攻西秦沙州刺史出连虔于湟河(在今青海境),被其部将乞伏万年击败;转攻西平(今青海西宁),俘西秦安西将军库洛干,坑杀士卒5000余人,掠民2万余户而去。点评:此战,西秦不顾兵势渐衰发兵攻北凉,而北凉能联合夏攻其必救,使西秦军陷入被动,终于失败。 灭亡 北魏太延五年(439年)六月至九月,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攻克北凉都城姑臧(今甘肃武威),灭亡北凉的战争。北凉 是年三月,北魏帝遣使至北凉,得悉北凉主沮渠牧犍喜于传播柔然可汗妄言:去岁魏帝伐我大败,不能复振。知其称藩怀有二心,经朝议,决定依从谋主崔浩之言,出其不意,乘虚攻凉。六月,魏帝率兵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出发,使侍中、宜都王穆寿辅助太子拓跋晃监国,又令大将军、长乐王嵇敬,辅国太将军、建宁王拓跋崇领兵2万屯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地区),以防柔然。同时命公卿草书遣责北凉主沮渠牧犍,列数其12项罪状,劝其亲率群臣远迎魏军,才是上策。随后自云中渡过黄河,于七月至上郡属国城(汉置属国于上郡以安置降胡,称属国城),留下辎重,部署诸军:以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尚书令刘吉与常山王拓跋素为前锋,两道并进;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太宰、阳平王杜超为后继;以平西将军源贺为向导。源贺为故南凉主秃檀之子,南凉原据姑臧,后为北凉所占。源贺对魏帝言道:姑臧城旁有四部鲜卑,皆臣祖父旧民,愿劝其归附。魏主称善。八月,拓跋健获得河西(即河西走廊与、泊水流域一带)畜产20余万。北凉主未肯出迎,一面遣使求救于柔然,一面派其弟征南大将军董来领兵万余出战于姑臧城南,北凉兵望风奔溃。魏帝遣使晓谕北凉主出降,沮渠牧犍得报柔然将攻魏边塞,猜测魏帝可能还师,遂闭城固守。其侄沮渠祖城出降,魏帝俱知城内情况,于是分兵围攻。由于源贺引兵招慰城附近诸部下3万余落,故魏帝得专攻姑臧。九月,北凉主沮渠牧犍之侄沮渠万年率部降于魏。姑臧城溃,北凉主率文武5000人出降。北凉历39年而亡。继之,魏军又攻克张掖、乐都、酒泉等地,皆留将镇守。至此,北魏统一了北方。西晋末年以来历时135年的十六国时期结束。 § 佛教文化 北凉北魏太武帝意识形态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其自登位之后,虽然非常依赖儒生崔浩为其策划国事,然其一直没有发展儒家思想的想法。后来他在儒、道联盟的状态下做了道教皇帝,以道教意识形态治国,但在其心中,他一直很想使用佛教意识形态治国;特别是在他知道北凉有印度高僧昙无谶(Dharmarak.sa,384~433)在为北凉的奠基者沮渠蒙逊(412~433)发展佛教意识形态治国之后,更是积极地想做佛教的转轮王,用北凉佛教意识形态治国。太武帝其时想做佛教皇帝,并以佛教意识形态治国的想法,在当时并不是不寻常的事。自石虎在第四世纪中期使用天王制,以佛教意识形态治国之后,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很多都步石虎的后尘使用天王制,以佛教意识形态治国。譬如,在太武帝稍前统治长安的后秦姚兴(393~416)就是一个例子,也用天王制治国。与太武帝同时代统治河西地区的沮渠蒙逊,亦在中国西北蓬勃地发展佛教,用另一种佛教意识形态的发展模式治国。 北魏太武帝之所以要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原因,可以说是文化历史环境使然。在当时,他除了有北凉佛教的选择之外,也可以步姚兴及鸠摩罗什的后尘发展天王制。但他郄选择使用当时北凉正在发展的佛教意识形态。北凉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事业相当复杂,也即壮观。从表面上所见的景象,就如高谦之撰《凉书》所言的:「国寺极壮,穷海陆之财,造者弗吝金碧,殚生民之力」的景象。太武帝知道,要发展北凉佛教,其问题并不是花费钱财的问题,而是技术性的问题。北凉所发展的佛教,并不是一般的佛教,相对的,其是具有技术性及组织性的佛教。北凉所发展的佛教,即是后贵霜王在犍陀罗及罽宾地区发展佛教意识形态时,所使用的佛教信仰及造像模式。这种模式的运用,因为包括翻译经典、剃度僧人、提倡弥勒信仰、建造塔寺及开窟造像这些技术性的活动,因此,这种佛教活动不是普通僧人能主持或从事的活动。换言之,只有像昙无谶这种曾游学罽宾,对后贵霜文化有深刻了解的专家,才能为北凉主持这种佛教意识形态的发展事业。 在过去,我们都不知道昙无谶在北凉所扮演的真正角色,乃是为北凉主持发展佛教意识形态的角色,故在谈论北 北凉凉佛教或昙无谶时,都无法明白为何会有北魏太武帝要遣使去北凉取昙无谶的举动。譬如,中村元等人便如此说明太武帝取昙无谶的原因: 太武帝知道北凉有个咒术、学德兼备的昙无谶,正事于沮渠蒙逊之下,遂遣派使者前去谈判,请其相让。可是沮渠蒙逊判断昙无谶一旦到敌国去,定会给自己的国家带来危机,就下令把昙无谶杀掉。 北魏太武帝冒可能与北凉发生战争的危险去北凉取昙无谶的原因,当然不是只为了昙无谶是「咒术、学德兼备」之人而已。在当时的魏廷,太武帝也有其认为几近于「神人」的崔浩及寇谦之,故,太武帝之所以要取昙无谶的原因,当然不是如中村元等人所说的原因。由此,我们确实须要先了解北凉佛教的发展性质及情况,甚至昙无谶在北凉所扮演的角色,才能理解北魏太武帝的佛教意识形态发展性质及状况。 § 石窟艺术 北凉公元412年,匈奴族的沮渠蒙逊占领了姑藏(即凉州),统一了河西走廊,自称为“河西王”,使北凉国发展到了极盛。沮渠蒙逊本人是很相信佛法的,也怀有弘扬佛教的远大志向,他不但在国内修建了华丽壮观的佛寺,还特意邀请了很多中外著名高僧前来凉州翻译佛经,使凉州成为了当时全国的译经中心之一,河西佛教的重要基地。北凉国的佛教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很重视禅定修行,也出现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习禅僧人,这对以后中国佛教中的禅定与观想修行影响很大。要想安静地修行禅定,就需要寻找一个幽雅僻静的场所,而位于河边山崖间的石窟就为习禅僧人们提供了优良的修行地。因此,石窟寺的开凿就在北凉国境内兴盛起来了。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在中国的新疆以东年代最早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开窟造像活动,是开始于凉州的南山。 据唐代和尚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等书记载:沮渠蒙逊曾经在凉州以南百里的地方为他的母亲祈福雕凿了一尊5米多高的石佛像,还开凿了几所石窟,里面的佛像有泥塑的也有石雕的,千变万化,常常令前来礼拜的信徒们心惊目眩。一些中原来的僧人在经过这里时,有时会远远地望见那尊大佛正在来回不停地走动着,但等他们走到跟前时大佛就又恢复了静止,不过它的脸上还显露着刚刚活动过的神态。有的人不相信,就取来一些细土撒在地上,想看看它到底会不会走动。撒土人刚刚走远,大佛就离开了山崖不停地行走起来,它的双脚踏着大地,留下了清晰可见的足迹。几百年来,这尊大佛就是这样经常地向人们显示着它的灵异。 但在公元7世纪以后的中国历史文献中,就再也看不到有关这处凉州南山石窟佛像的记载了。直到公元20世纪40年 北凉代初,著名历史学家向达先生才开始怀疑武威东南40多公里的张义堡天梯山大佛寺,有可能就是沮渠蒙逊开凿石窟的地方。1954年,浙江学院的史岩先生亲往天梯山进行了勘查,从而确定了那里就是沮渠蒙逊开创石窟寺的地点,但是这位北凉国的国王当年凿出的石窟与大佛像已经不在了,据记载这一带隋明以后,平均每60年发生一次大地震,所以,最先开凿出来的大佛像可能早已毁坏于大地震了。 天梯山石窟大约有15座,其中有4座是中心塔柱式洞窟,还有一些唐代开凿的石窟。中心柱窟都是中等规模,平面近似于方形,中间立着一座通顶的方柱,象征着楼阁式的佛塔,方柱的每面开出二或三层佛龛,再在龛内塑制佛像。在公元20世纪50年代末,天梯山一带修建水库,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包括第1、4这两所中心柱窟在内的几座重要洞窟进行了拆迁保护,发现在这两个中心柱窟壁面上有两层壁画,上层的和敦煌莫高窟北魏时期的壁画很相似,那么下层的就很有可能是比北魏更早的北凉国壁画了。在那些下层的壁画中,有手提净水瓶的观世音菩萨立像,有手握兵器的天王形象,有双手合掌蹲跪着的供养菩萨像,还有体现西方极乐世界思想的化生童子形象。这些壁画人物在绘制时都是以线描为主,面相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壁画中所表现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的思想,与龟兹地区的通过道式中心柱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来自印度的绕塔礼拜思想被北凉国佛教徒接受以后,就开始形成了最初的具有中国内地特色的石窟艺术,并对以后中国石窟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令人瞩目的是,在同属于北凉国境内的肃南与洒泉地区,也发现了类似于凉州石窟的北凉国的中心柱窟。[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