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朗光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陇川县户撒乡,地处户撒乡北边,距户撒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乡道路为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46公里。东邻潘乐,南邻隆光,西邻盈江岗勐 ,北邻陇川清平。辖1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44户,有乡村人口3058人,其中农业人口3058人,劳动力197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26人。 全村国土面积6.43平方公里,海拔1380米,年平均气温16.1℃,年降水量2053毫米,适合种植草果、优质稻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6422亩,人均耕地2.1亩,林地 亩。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73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9822亩(其中:水田7200亩,旱地2622亩),人均耕地3.2亩,主要种植优质稻等作物;拥有林地1827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302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亩,主要种植草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10亩,其他面积290亩。 基础设施到目前为止,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80户通自来水,有271户饮用井水。有651户通电,有368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6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9.84%和59.8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9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22户(分别占总数的47.15%和19.84%)。 该村到乡道路为弹石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0.1公里,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11辆,农用运输车3辆,拖拉机54辆,摩托车30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61亩,有效灌溉率为30.54%, 到目前,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68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2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68户。全村有4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1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1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9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5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6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33万元,占总收入的61%;畜牧业收入183.84万元,占总收入的2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477头,肉牛136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12.11万元,占总收入的0.3%;第二、三产业收入68万元,占总收入的6.65%;工资性收入25万元,占总收入的2.56%。农民人均纯收入229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粮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3人(占劳动力的7.76%),到省外务工88人。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往省内。2010年种植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5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1%。该村目前正在发展优质稻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优质稻、草果、草烟、板栗产业。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651户,共有乡村人口3141人,其中男性1568人,女性1573人。其中农业人口3058人,劳动力2361人。该村以傈僳、汉族为主(是傈僳、汉族混居地),其中傈僳族646人, 汉族702人,其他民族1695人。到目前,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058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135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5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4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182户,占农户总数的29.59%。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664平方米,拥有教师18人,在校学生350人,距离户撒中学4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522人,其中小学生350人,中学生172人。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财务收支情况。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 到2010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9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61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00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7050元(人均14元),一事一议筹劳1525个(劳均5个)。有固定资产2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已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财务。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1人,少数民族党员28人,其中男党员28人、女党员3人。 村委会由黄春生(书记、主任)、沙忠义(副书记)、赖虽过(副主任)组成,下设田头、姐来、肯南、芒告、户别、腊姐小、腊姐大、木城、姐换、广很、广很新、弄混、赖结、丁允大、丁允新等15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22人。 人文地理朗光村现有农户651户,共有乡村人口3141人,其中男性1568人,女性1573人。其中农业人口3058人,劳动力2361人。该村以傈僳、汉族为主(是傈僳、汉族混居地),其中傈僳族646人, 汉族702人,景颇族和阿昌族共1694人。每年三月份的“阿露窝罗”节是阿昌族的隆重节日,风味小吃过手米线深受附近各民族的喜爱。著名古寺黄阁寺就在该村,依山傍水。是阿昌族的圣地。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族虽没有文字,但有动听的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抒情的民歌、贴近生活的舞蹈。《遮帕麻与遮米麻》是阿昌族人民最具代表性的口头文学巨著。阿昌族不泛能工巧匠,他们善于绘画、雕刻、刺绣、染织、打刀、银器制作等,户撒刀具锻造技艺已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昌族信奉佛教,主要节日有阿露窝罗节、火把节、泼水节。阿昌族的乐器有洞箫、葫芦萧、三月萧、竹笛、二胡、三弦、象脚鼓、芒锣等。阿昌族人民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抗击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我国边疆的"马嘉理事件" 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者的阴谋和野心。1942年,面对日本侵略,阿昌族人民和当地各族人民奋起抵抗,并支援和配合抗日游击队与日军作战,机智勇敢地打击了敌人。 新农村建设多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我村积极组织新农村建设,总投资 220 万元。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农田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单一,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困难,交通不便,农产品运输及农民出行困难。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优质稻及优质油菜,扩大种植规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