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来牟镇 |
释义 | 来牟镇位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城西37余公里,来牟镇古为驿站,名赖牟镇。据今有1300多年历史。南齐时,侨置南安郡,南安县。宋为赖牟。清初,名来牟镇。乾隆场集废,光绪初,复集市,名来牟场。民国29年建乡。1951年分置新模,永正,来牟乡。1955年复合。1958年成立来牟镇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乡,1995年设为镇。 乡镇概况来牟镇辖区18个村,189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85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4人。镇人民政府驻地来牟场,距县城40公里。 来牟镇主产水稻、玉米、红苕、小麦、大豆、油菜、花生、甘蔗、茶叶、柑橘等。 来牟镇境内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非常适宜茶叶生长。平均海拔478米,最高海拔556,最低400米。是培育优质名茶的理想之地。全镇茶叶种植面积已达700余亩,年产茶30000担,是荣县的第一种茶大镇,享有“茶叶之乡”的美誉。来牟镇矿产资源丰富,地藏有盐矿,石灰石,沙石、页岩等。镇内企业主要有自贡市富民养殖场,金穗盐化总厂,惠民橡胶厂。富民养殖场于1995年被列为国家科委、农业部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瘦肉型猪规模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示范场,2008年正提高商品猪质量,力争出口创汇。 来牟镇茶叶协会成立(2006年3月31日)2006年3月29日,来牟镇茶叶协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来牟镇100多户种茶大户及全镇16家制茶加工企业从此有了一个共同的“家”。 地处我县西大门的来牟镇,发展茶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区位优势。多年来,镇党委、政府致力于发展茶叶产业,在自贡市金穗公司茶业分公司、蜀茗春茶业公司两家茶叶龙头企业的带动下,2008年全镇已发展了16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茶叶种植面积达12000亩,种植茶叶的农户占全镇农户数的80%,其中茶园面积达5亩以上的种茶大户有100余户。2005年,来牟镇茶叶总产值达5000余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1800元。茶业协会的成立,使来牟者茶叶产业由分散型向 集约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来牟镇党委书记、镇茶叶协会名誉会长包学峰介绍,新成立的茶叶协会将肩负着引导和协调全镇种茶、制茶、销售茶等各方面的关系,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从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全镇的茶农,让来牟镇的茶叶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周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先洪,副县长荣秀英到会表示祝贺并向协会授牌。 自贡市荣县来牟镇一洞桥村一洞桥村从实际出发,充分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种茶历史悠久的优势,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强村的思路,积极引导组织群众大力发展无公害优质茶种植,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之路,成为荣县有名的茶叶专业村。为提高茶叶品质,加大茶叶产业优化升级,来牟镇党委、政府适时引导村、组干部及群众转变种植观念,大力实施茶叶品种改良换代,在茶叶企业的带动下,2007年,全村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安吉白茶近200亩。该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达3500亩,户平近4.5亩,产值1000多万元,仅茶叶一项人均收入达3500多元;2008年还将新发展优质茶叶800亩。 来牟镇生猪产业发展显活力简介“邹幺八,挪一下座位。我提前十分钟来都没有‘抢’到坐的,大伙儿听课的积极性还高嘛,”“刘二爷,您老前排来挤着坐,更听得清楚些。”2006年5月14日上午9时许,来牟镇政府会议室座无虚席,镇党委、政府正在这里举行优质生猪标准化饲养培训会,来自全镇的100多名养猪大户早早地赶来聆听川农大袁召光博士的讲课。 地处我县西大门的来牟镇,是有名的产茶大镇,气候宜人,物产丰富。2008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如何做大做强畜牧产业”这一主题,立足本地农业优势资源,把生猪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做大做强畜牧产业的突破口,重点扶持发展。通过两年来的大力宣传引导和强力推进,全镇的生猪产业得到健康蓬勃发展,尤其是规模养殖势头强劲,广大农户发展生猪产业的积极性较高,生猪生产实现了由家庭副业向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跨越,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思路好面对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来牟镇党政班子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在稳定粮食和茶叶生产的基础上,全力念好“猪—沼—果”三字经,带动农村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将生猪列为镇域经济实现突破的法宝之一。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2007年来牟镇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争取到国家优质生猪产业化发展扶贫项目,利用60万元的专项扶贫资金,帮助200户农户改造标准化生猪养殖圈舍1万平方米,为养猪户引进优质种猪、仔猪近1万头。 政策好来牟镇按照“市场导向,群众自愿,龙头带动”的原则,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突破,强化宣传引导与科技服务并举,积极与畜牧、公安、工商、信贷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好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镇政府还及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建立奖惩和激励机制,集中精力为生猪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办法好为帮助养猪户降低养殖风险,2007年,镇党委、政府顺势引导,在来牟镇来牟村成立了养猪合作社,在分散饲养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合作社不仅为养猪户提供引种、生产、管理等技术指导及市场信息,还定期邀请畜牧专家向农户传授科学饲养的方法和技术。除此而外,来牟镇还引进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自贡市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发展生猪产业,盘活了来牟镇闲置的富民养殖场,建立新星源公司示范养殖基地;积极推广“公司+农户”、龙头企业带动等机制,有利地提升了全镇生猪养殖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效益好来牟村五组的徐立刚夫妇就是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成为了远近有名的养猪专业户,2007年一年出栏生猪500头。走进养猪场,20多间猪舍整齐划一地展现在记者眼前,徐立刚告诉大家,“这100多头肥猪过两天就出栏,讲好了,每斤四块七。”徐立刚向记者算了一下帐说,“就以2008年的市场行情看,毛猪每斤赚1元以上不成问题。”“这20头猪就像20个‘金娃娃’,我家养猪收入每年都在1万元以上。”牟村五组组长邹富康喜滋滋地告诉记者,养猪还是个短、平、快的项目,三个月见成效,2007年他家刚好出栏肥猪60头。老邹说,养猪业能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这都是政府积极引导和倾心扶持的结果。 “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技术配套有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养猪积极性,生猪生产逐渐从散户养殖的小农经济向大户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方向发展。”来牟镇党委书记包学峰告诉记者,2006年全镇生猪出栏4万余头,实现产值4000多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强,生猪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30%。2008年来牟镇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达10户,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达200余户,发展“猪—沼—果”生态养殖户600多户。 念好“茶字经”划动“增收浆”“茶叶是来牟镇‘农业之舟’的一支桨,我们将加快划动这支桨,助推来牟镇农业产业的大发展。”9月4日,来牟镇党委书记包学锋告诉记者,2008年,来牟镇确定新发展优质茶叶2000亩,以此加快茶叶品种结构调整,提升茶叶品质。有“茶叶之乡”美誉的来牟镇种茶历史悠久,先后通过优化品种、引进业主等措施,让茶农和政府同念“茶经”,使全镇茶叶生产日益扩大,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2008年,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16000多亩,种植规模在全县名列前茅,茶叶种植户占全镇农户数的80%;辖区内有茶叶加工企业18家,年加工量占全县的60%;神龙茶业等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优势明显,带动着农民增收致富。2007年,全镇实现茶叶收入7000多万元,人均收入达2000多元。 按照“稳定、改造、提质、增效”的茶叶产业发展方针, 2008年来,来牟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着力抓好老化低产茶园的改造和新品种引进,并补贴、奖励农户集中成片发展新茶园,集中人力、物力打造优质茶叶标准化示范基地。通过邀请茶叶专家实地论证,2008年,来牟镇确定再新发展名山131优质茶叶2000亩,加快老川茶的改良换代,促进农民增收。“9月底移栽是最佳时机。”听了茶叶技术人员的讲解,这几天,来牟镇一洞桥村茶农孙荣江正忙着翻整土地。 “别看就是一片茶山,它将是我们的致富园!”孙荣江充满希望。“2008年,目标任务已分解到村组,落实到田间地块,只等下旬统一引进茶苗后落地。”来牟镇镇长邹尼忠介绍,茶叶是来牟的传统支柱产业,我们的茶叶产业化的发展目标就是以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和绿色无公害生产为标准,大力发展优质茶叶生产基地,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强品质,树品牌,打造茶叶强镇,实现富民兴镇。 工业发展简介21世纪以来,来牟镇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上的明显优势,以茶叶加工、生猪和小家禽养殖等为主导,以工业和畜牧业发展带动全镇经济,势头强劲。为配合全县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近日,镇党委和镇政府决定,投入10万元调修来牟镇场镇建设规划,要把来牟镇打造成特色鲜明的荣县西大门。 据了解,全镇年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有5家,在2008年荣县新增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来牟占了两家,分别是蜀茗春茶业公司和银川化工厂。2008年前三季度,来牟乡镇企业总产值为4亿元,全年有望突破5亿元。 茶叶来牟镇是自贡有名的茶叶之乡,也是自贡市茶叶加工能力最强的乡镇,拥有多达20余家茶叶加工企业,其中以神龙茶叶公司和蜀茗春茶叶公司的生产规模最大,两家公司的年产值均在4000万元以上。神龙公司总经理赵凯平告诉记者,公司紧盯峨眉市的竹叶青公司。2008年,连同固定资产在内,公司总投资1800万元,建有包括白茶在内的茶叶种植基地4000多亩,其产品明年将出口日本。据悉,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神龙茶叶公司2008年还将从浙江引进白茶600亩,来牟镇白茶种植总面积将超过1000亩。茶叶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极大地带动了来牟和周边乡镇的茶叶种植。2008年,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13000亩,年产干茶4000吨以上。 复合肥生产复合肥的银川化工厂坐落在来牟镇的石碑沟,2008年正在进行技改,预计明年初投入生产后,年产值将高达数千万元。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石碑沟聚集了众多盐业企业,曾经辉煌一时。如今,来牟镇党委和政府利用石碑沟的旧有厂房和场地资源,欲在此建成来牟的工业集中区,让这里重现工业辉煌。2008年,已有20多家年产值超过百万元的企业入驻石碑沟,涉及化工、木材、石材等行业。 畜禽养殖势头喜人自贡市新星源食品公司的出口养殖基地位于来牟镇。该基地占地127亩,是全市占地面积最大和存栏数量最多的生猪养殖基地,其养殖规模为1.5万头,现存栏2700头,生猪出口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基地总经理唐中华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是一名研究生“猪倌”,而在其麾下,35%的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近期,新星源公司投资370万元,在基地内建成了污水处理厂,使其成为了四川第二家、自贡第一家拥有污水处理装置的养殖场。 除生猪养殖外,来牟小家禽饲养的发展势头也十分喜人。农民积极饲养蛋鸡蛋鸭,村支书更是带头兴建饲养场。记者在踏子村一组305省道旁看到,村支书邹鸿与人合办,投资为80万元的养鸡场正在盖建之中,该鸡场占地4亩,规模为2万只。此外,他还将在鸡场附近建一个规模为300头的养猪场。像邹鸿一样带头饲养家禽家畜的村支书,来牟镇为数不少,有的甚至购买了轿车。据了解,全镇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蛋鸡蛋鸭饲养场超过20家,数量达5万只,效益好时,有的饲养场一天的利润就达1000元。 特色养殖也是来牟镇的一大亮点,如饲养了1.6万只的全市最大规模的范有德鹌鹑饲养场,就建在来牟镇来牟村。据悉,其明年的规模还将扩大为4万只。在来牟,种植业、畜禽业和水产业的大户,就有四五十户,带动了上千人就业。 打造特色鲜明的西大门为配合城乡统筹改革,吸引农村居民到城镇居住,减少农民 和散居,抓住305线来牟段改建契机,近日,来牟镇党委和政府决定,投入10万元调修城镇建设规划。其设想为,规划面积为1平方公里,适度将居住区和商贸区分隔开来,目标是把来牟建成具有川南民居风格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城镇,建成特色鲜明的荣县西大门。来牟镇党委书记包学锋说,镇上2008年正在规划建设荣县茶叶贸易市场,条件成熟时,还将拟建一个包括茶园观光旅游、茉莉花、桂花等花卉在内的花茶文化博览园,为荣县“花茶之乡”的美誉再添内涵。 以工业、茶叶和畜禽业发展带动全镇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创业业主,增加农业效益;以建设特色城镇吸引农村居民,从而减少农民,减少散居--来牟镇,正在统筹城乡的路子上阔步前进。 新农村建设2008年7月4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兴明,县委副书记武役卫,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先洪率农工办、农机局、便民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到来牟镇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 赵兴明一行深入到来牟镇来牟村察看了环境整治和富民产业发展情况,走访农户,与村组干部亲切交谈,详细了解新农村建设工作。 来牟村是2008年全县重点实施新农村建设的七个示范村之一,地处我县西部边缘,自雅路穿境而过,全村498户农户,1678名村民。该村自2007年开始启动新村扶贫建设项目后,2008年又继续以项目为载体,建设了优质生猪养殖基地,打造生态茶、果基地,发展“猪—沼—茶”三位一体的农业循环经济。通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来牟村,道路宽敞,村容整洁,漂亮的新房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政府费那么大的心血支持我们搞新农村建设,改善环境,发展生产,我们欢迎的很。”说起新农村建设,村民们喜笑颜开。刚刚走进村口,赵兴明一行就感受到了这里的变化。边走边看,在了解到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高涨的热情后,赵兴明指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关系农村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乡镇党委政府必须切实抓紧抓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一路走来,赵兴明强调,建设新农村就要高标准,严要求,集中精力打造好示范村核心区,起到辐射周边的作用;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要突出生产发展,加快主导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相关部门要把责任承担起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道路、人畜饮水、“一建五改”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确保新农村建设有变化、有起色、有效果。 在听取了来牟镇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后,赵兴明还就扎实抓好“一环两快”延伸线前期各项工作和换届期间干部思想稳定工作等提出了要求。 成都双流机场到荣县来牟镇怎么走成乐高速和305省道 188 公里 3 小时 6 分钟 1. 向北方向 196 米 2. 在第 1 个路口向右转,朝机场高速行进 1.0 公里 3. 上匝道走机场高速 4.7 公里 4. 下 绕城高速 出口,前往绕城高速 158 米 5. 在交岔路口继续沿指向绕城高速的方向向右,走绕城高速 部分收费路段 0.6 公里 6. 下 成都/雅安/白家 出口,前往成雅高速 收费路段 199 米 7.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前往成雅高速 收费路段 128 米 8. 下 雅安/乐山/眉山 出口走成雅高速 收费路段 34.5 公里 9. 下 眉山/乐山/峨眉/青龙场 出口走成乐高速 收费路段 82.1 公里 10. 下 乐山/棉竹 出口,前往305省道 部分收费路段 1.0 公里 11. 在305省道向右转 经过 1 个环行交叉口 8.6 公里 12. 稍向左转,继续沿305省道前行 25 米 13. 走左侧匝道,前往305省道 174 米 14. 在305省道向左转 1.0 公里 15. 在环形交叉口,出第 1 个出口,继续沿305省道前行 6.9 公里 16. 向左转,继续沿305省道前行 46.3 公里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