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昆明学院体育系 |
释义 | 概述昆明学院体育系1987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科学生,经过了开办、发展、巩固、到成熟。我系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中,被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授予“全国和云南省高校体育优秀院校”称号,成为全国高校106所优秀体育院校之一。2007年我校还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贯彻全国学校体育条例的优秀院校。在此基础上我系于2008年首次招收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本科专业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加快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科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我系需要做以下工作。建立学科体系、规范专业教学、完善实验室建设、健全师资队伍、明确研究方向、优化教学环境、增设硕士学位点。力争用5 - 8年的时间,建成昆明学院特色的体育学科专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科研环境,申报“体育教育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两个体育硕士点。培养具有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与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组织和指导社区群众健身、养生保健、休闲娱乐、从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以及体育训练基地产业开发经营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将科学安排课程体系结构,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根据昆明学院实际精选课程内容;将主干课程精品化,切实打好学生的学科和专业基础;改变旧的不合理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程的门类和时数,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放在首要位置。同时增加选修课程的门类,增大课程的灵活性、多维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研究思维能力。在考核方式上,采取理论考核和实际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形式。按照“通识教育 + 学科基础教育 + 专业教育”的课程模式,构建学科专业特色课程体系,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科学平台。改革教学理念,提倡启发式教学思想,探索现代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学科研体育系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担任着体育系专业理论课及专业技术课和全校公共体育课,平均每周16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专研教材教法、完成科研工作。2007年完成科研论文11篇(核心刊物3篇),其中独立完成7篇、第一作者1篇、第二作者3篇;完成教材3部,担任主编3人、副主编1人。2008年1—9月完成论文26篇(核心刊物1篇),其中独立完成10篇、第一作者9篇、第二作者6篇;第三作者1篇;完成教材7部,担任主编3人、副主编5人、参编4人;完成省级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王洪祥、张虹、张群力三位教师分别担任主编的《体育保健学》、《健美操》、 《足球》三部教材现已在西南区高校体育专业使用。另外,有两篇文章获中国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荣誉证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