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跨损伤DNA复制 |
释义 | 跨损伤DNA复制(Translesion Synthesis)也被称为“跨缺刻复制”或备份复制(Backup synthesis),是指当细胞处于较强烈而持久的SOS应答(SOS Response)生理条件下,一些受SOS机制控制的可诱导性DNA聚合酶得到表达,包括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聚合酶IV(DinB)和DNA聚合酶V(UmuC,活性形式是和2个分子的UmuD'形成的UmuD'2C),以及真核生物细胞内的Rev32等被归类为Y族的DNA聚合酶(有别于专司DNA复制的复制型DNA聚合酶,如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II等)。 这些DNA聚合酶对DNA B型构象模板没有严格要求,有些甚至需要利用结合有RecA蛋白质分子的单链DNA作为模板,如大肠杆菌DNA聚合酶V。 这些DNA聚合酶大多数都不具有“校对" 功能,也不严格依赖模板-引物-掺入核苷-DNA聚合酶规律,因此,有能力把插入到含有“损伤”(Lesion,泛指所有的损伤,区别于Damage)的核苷“掺入”到新生DNA链中。 受上述两个方面的性质的决定,这样合成的DNA子链中的碱基可能是完全不符合沃森-克里克碱基配对要求,而DNA聚合酶自身又缺乏“校对活性”,于是所合成出的DNA通常含有“错误”,表现出"合成错误风险”(Error-Prone)。与此同时,由于类似的DNA复制的忠实性依然受"碱基选择”(Base selection)的制约,故也有可能最终不会出现复制错误,体现“Error-free"的特点。 研究发现,跨损伤DNA复制的忠实性既和所使用的DNA聚合酶有关,也和特定的“Lesion"类型有关。DNA跨损伤复制的逻辑如同“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中国俗语。即使冒着引发基因突变的风险,也总比因DNA损伤造成基因组不能复制而死亡来的更具生命力。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