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济殖民地 |
释义 | 经济殖民地,是指国外投资组织、公司进驻它国以合资或其他方式进驻品牌企业,逐步制约并最终取代进驻品牌。利用联盟或其他方式压制价格打击进驻国企业,挤占市场。以迫使进驻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向,生产母国所需低端高耗品,转移污染及通胀压力。并以母国科技、经济优势、政治胁迫制约进驻国发展,同时动用既有优势干预、影响进驻国政治决策。该被进驻国,即为该母国的经济殖民地。 简介经济殖民地,是指国外投资组织、公司进驻它国以合资或其他方式进驻品牌企业,逐步制约并最终取代进驻品牌。利用联盟或其他方式压制价格打击进驻国企业,挤占市场。以迫使进驻国改变经济发展方向,生产母国所需低端高耗品,转移污染及通胀压力。并以母国科技、经济优势、政治胁迫制约进驻国发展,同时动用既有优势干预、影响进驻国政治决策。 该被进驻国,即为该母国的经济殖民地。 论述先说介绍一篇文章:《亚洲华尔街时报》2006年7月31日登了一篇文章,讨论是否应该迫使人民币升值,其核心观点是,中国实际上是美国的殖民地,因此不需要让人民币升值。 很担心中国成为美国或者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但是,没想到《时报》登得这么真实直接.人民币如此紧的盯着美元,但是,人民币对日元,对法郎早已经贬值了.我们对其它货币的汇率是升还是贬,完全是公开的.如果你真懂经济史的话就可以发现,19世纪时殖民地与宗主国的货币是完全挂勾的,因为你就是成员.19世纪的法郎区实际在经济上就是法国殖民地.我主张人民币可以适当升值,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贬值.是升是贬,这是中国的货币主权,应该取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外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如果人民币坚持和美元摆在一起,那么,中国在客观上就是美元区的一员,就会成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政府因素摆进去,问题就更严重.我们可以设想,因为中国现在是由中国人自己领导的,所以还没有人指责.如果是外国人在中国当总督,那么世界上就会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说:别人在剥削中国。 《时报》的文章说,其实人们应该感谢北京的政策.中国的工资那么低,又缺乏劳动保护,美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可以赚大钱,美国消费者可以买到又便宜又好的商品,如果让人民币升值,美国老板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个劳动力成本又低,社会又稳定的国家呢? 这的确是大实话.中国工资低,在市场上叫做成本低.为了进一步突出中国劳动力廉价的优势,我们的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不添置劳动安全设备,不把劳动安全,劳动保护当回事.中国每天发生的无数工伤事故我们看不到.挖煤是要死人的,中国是全世界出工伤事故最多的国家.煤矿里发生这么多事故,看看这些国营企业哪个增加工人的福利了!他们什么时候顾这些工人的安全了?我们的资本家要降低成本.资本家认钱不认人.人命值多少钱?设备值多少钱?一比较,宁可多死人,不可投资购买矿井安全设备.你们在网上可以看到,石广生到社科院来搞讲座,我就在下面给他递了一个条子,问他这些些问题.但他却没有回答我.我们加入WTO,美国人迫使中国加入"劳工条款".他们说得很漂亮,说你不能牺牲你的工人.如果中国工人待遇达不到WTO的标准,WTO就惩罚你.西方虽然是资本主义,但是由于工人运动的壮大,制定了很多保护工人安全的条款,对工伤事故是要检查的,是要控制的.比如有毒气体不能超过多少,超过了就要罚款,停业整顿你的生产.但是,西方的工会要求扩展到国际贸易里面,注定引起第三世界国家政府的反感,因为这是在指挥第三世界国家 殖民地的历史作用由于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较早,因此殖民地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非洲和亚洲地区。1853年,卡尔·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提出殖民地及殖民主义有“双重使命”,即破坏性使命和建设性使命,两者都是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6]殖民地的“破坏性使命”主要表现在对殖民地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的破坏上,但由于宗主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各个殖民地的历史情况、殖民对象、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集团的不同,因此殖民地所受的影响在质量上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殖民,西属美洲殖民地和英属印度殖民地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和破坏是巨大的。但在热带非洲,除占极少面积(法属西非为8%,撒哈拉以南非洲为5%)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外,殖民地的绝大多数地区都保持了原始的农业社会结构。殖民地的“建设性使命”,即积极意义,通常表现在以下方面:宗主国通过向殖民地输出资本、技术,进行建设,为其提供了现代化的港口、道路等基础设施,殖民地的商品经济也得到发展,城市化步伐加快,出现了铁路、公路、电讯、电话、医院、学校,把原本落后的殖民地地区带入了市场经济领域,比较典型的例子如香港。对于殖民地历史作用的评价,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意见。左派的和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学者通常认为,在非洲、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对于当地的文明、文化、经济和政治只起到负面的、破坏的作用。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作用是不同的,以非洲为例,在早期奴隶贩卖时期,殖民地对非洲文化起了毁灭性的破坏作用;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禁止非洲本土的奴隶贸易,是功大于过;在帝国主义时期,对非洲的资源掠夺加剧,是过大于功;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殖民地的建设时期,既有对殖民地的投资和发展,也有对殖民地民族运动的镇压,功过相等。也有观点认为,殖民地的历史贡献大于它对当地造成的损害。 英国殖民地有哪些曾经是英国殖民的国家共56个,地区2个(现在的国名): 大洋洲14个:澳大利亚,新西兰,瓦努阿图,图瓦卢,所罗门群岛,萨摩亚,瑙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巴巴多斯,基里巴斯. 非洲21个: 南非,尼日利亚,喀麦隆,莱索托,博茨瓦纳,加纳,马拉维,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斯威士兰,赞比亚,乌干达,汤加塞舌尔,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塞拉利昂,肯尼亚,冈比亚. 美洲8个: 加拿大,伯利兹,圭亚那,特利尼达和多巴 哥,牙买加 ,格林纳达,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 亚洲10个: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缅甸,文莱,民主也门. 欧洲3个:爱尔兰,塞浦路斯,马耳他. 地区2个:美国的一部分(指纽约州及周围),中国香港. 注:以上56个国家中除缅甸,爱尔兰,津巴布韦,民 主也门外,其他国家现在均为”英联邦”组织成员 现在依然是英国管辖的海外领地,属地还有16个: 海外领地9个:安圭拉、百慕大、英属印度洋领地、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直布罗陀、蒙拉赛拉特岛、圣海伦纳及其附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属地3个: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为“福克兰岛”) 南格鲁吉亚与南三明治群岛,皮特凯恩群岛. 皇家属地3个:根西岛,泽西岛,马恩岛. 特殊属地1个:赛普勒斯英属基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