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经济黑帮
释义

《经济黑帮:腐败,暴力的黑帮经济学》讲述的是一段进入经济发展阶段的神奇探险。得益于作者的天才探索,那些看上去无关紧要的事件,如纽约的停车卡和苏哈托的一次感冒,都成了理解这个世界到底如何运行的工具。很少有一本经济学著作能像本书一样这么有趣且如此重要。

图书信息

书名: 经济黑帮

作 者: (美)菲斯曼,(美)米格尔 著,冯斌 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1

字 数: 160000

版 次: 1

页 数: 230

印刷时间: 2010-8-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8621425

包 装: 平装

定价: 38.00元

编辑推荐

《经济黑帮:腐败,暴力的黑帮经济学》我们的财富被谁掠夺了?谁断了他们的活路?

太子党、黑手党、走私集团、经济暴徒……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赖昌星的走私阴谋为何屡屡得逞?在这幕后,又有什么样的惊天阴谋?

精彩绝伦的黑帮故事即将上演……

内容简介

菲斯曼和米格尔运用经济学理论深入探究这些“暴徒”的思维,而且提出能为世界贫困地区和人民带来改变的解决方案——包括提供资金援助以缓和干旱时期这些地区的暴力冲突,以及引导世行不再纠缠于最可能遭腐败侵蚀的援助项目,确保援助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跟着《经济黑帮:腐败,暴力的黑帮经济学》一起,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背阴面”来一次惊心动魄的探索之旅。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所上演的种种阴谋,但我们需要知道世界上的哪些事情“被阴谋”了。

为什么韩国和肯尼亚在同样的发展条件下发展结果却截然不同?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中国和印度没有接受对外援助就能出现经济奇迹,而非洲一些国家在得到大量外援的情况下还是一贫如洗?

见识一下“经济黑帮”吧。“他”是上下班高峰时间将座驾横放在纽约街头的联合国外交官,因为警察无法对其发号施令——他有外交豁免权;“他”是变戏法般将进口集装箱中的冻鸡变为火鸡而偷逃关税的走私贩;“他”是独裁者,是军阀,是寡廉鲜耻的官僚;“他”诈取了本该用于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巨额援助款;“他”是精于算计的欺世大盗,将偷盗和谋杀视为自己生意战略的一部分。而且,受各种不利条件的影响,你也有可能变身为“他”。

作者简介

(美国)雷蒙德·菲斯曼 爱德华·米格尔 译者:冯斌

雷蒙德 菲斯曼是社会企业兰伯特家族教授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社会企业项目研究主任。他是Slate 杂志的专栏作家。

爱德华 米格尔是经济学副教授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全球行动评估中心主任。

媒体推荐

很少有这么一本经济学著作能如此妙趣横生且意义非凡。

——史蒂文·莱维特 《超爆魔鬼经济学》合著者

我对菲斯曼和米格尔是最优秀的新生代发展经济学家早有耳闻。现在我知道他们还是伟大的作家——而且也是伟大的‘侦探’。他们找到了深入探究腐败和暴力问题的巧妙方法,这一方法超越了过去经济学家们曾进行的繁冗分析。这是一段任何关心世界贫困和暴力问题的人都不容错过的生动传奇。

——威廉姆·伊斯特利 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

《经济黑帮》揭示了贫困、犯罪和腐败间的重要联系,有助于我们认清我们生活的这个如此微小且密切相连的世界。

——丹·艾瑞里 《怪诞行为学》作者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们的财富被谁掠夺了?

经济流氓的生活和所处的时代

新生代的希望

游走于经济发展的暗影里

计算无形的“鸡和蛋”

调查真相

第二章 腐败的通行证:苏哈托的商业王朝

腐败的真实度量标准:让市场发言

腐败之道

总统的子女:聪明还是幸运

苏哈托患中风之后

所有的腐败都一样?

印度尼西亚、泰国和意大利的腐败

华盛顿也是一滩浑水

第三章 赖昌星:走上不归之路

凡事都有个价码

走私就是桩生意

关税和走私诱因

经济学家眼中的走私内幕

贿赂:是经济车轮上的油还是沙?

赖昌星如何逃税?

美国的关税体系:不可思议的矛盾

第四章 腐败的文化

“凶杀之都”市长的奇遇

笨蛋,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外交豁免

外交官眼中的停车

外交官违章停车的真相

美国式的腐败

给“山姆大叔”贴条

腐败的底线

第五章 暴力、冲突与贫困:谁来拯救他们?

武装冲突之祸

仇恨还是贫困?

贫困是冲突的根源?

非洲的暴力传统

在气候变暖之后

气候变化的赢家与输家

气候变化下的矛盾冲突

第六章 谁断了他们的活路?

可怕的法则

坦桑尼亚的“猎巫行动”

行动起来

援助行动开始吧!

超越暴力

第七章 失败与成功:越南战争之后

战争之王

北纬17度

越南本可能是……

比炸弹更响

非洲的失败和成功

重建巴格达

第八章 向经济流氓开战!

应对病痛

经济学家的对策

腐败大乐透

流氓与会计师

拯救非洲

走投无路?

结语 前途未卜?

文摘

赖昌星:走上不归之路

“索尼,你要明白这纯属生意,而非个人恩怨。”

——迈克尔·考利昂,《教父》

在当代中国的富人阶层中,赖昌星堪称白手起家、成功暴富的典型。与无数的同辈人一样,赖昌星,这个一贫如洗且目不识丁的农民的儿子,开始了自己在福建省厦门市的淘金之旅。他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来到厦门发展,其时中国政府刚刚开始放松对私营企业的严格管制。赖昌星初到异地,既身无分文,又毫无关系可依仗,而且他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而到了1990年,他已身价百万,到1999年他已然是亿万富翁。从足球队到宾馆,再到航运业,他曾染指于福建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在厦门商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当地人戏言要把这座城市改名为“远华”(他的控股公司名为“远华”)。

如今,“霍雷肖·阿尔杰”版赖昌星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他曾因修建“红楼”摆下盛宴款待生意伙伴而名噪一时,如今却被“软禁”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家中。他继续为免遭引渡回国而犹如困兽一般挣扎着,一旦被引渡回国他将面临巨额走私的指控。检方指控他从中国内地向香港走私价值超过60亿美元的商品和货物,这有可能使他成为现代史上走私规模最大的走私犯。赖昌星曾经是个精明且成功的商人,但他却偏偏把自己的经营天赋用在了走私而非正当生意上。研究赖昌星开展国际贸易的策略和手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黑帮的动机和手段,还能使我们弄清楚如何对付这些人。

凡事都有个价码

生活中的决定包括在成本和收益间进行权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应价格”的经济学意义。价格仅仅是成本和收益分类账户上的成本方面。如果说我在超市用1美元买了一个苹果,那么我就无法再用这1美元买橘子了。其他更费心机的决定同样蕴含着成本与收益间的权衡取舍。假设我抢银行,我会事先衡量下把整麻袋的钱据为己有的“收益”与遭到警察追捕甚至有可能锒铛入狱的“成本”。

如果超市的苹果涨价两倍,一些顾客就会转而选择购买橘子(或梨)。与之相似,如果我们通过增加在联邦调查局反持械抢劫部门工作的探员的数量,来提高犯罪分子进行银行抢劫案的作案“成本”,那么由于潜在的抢劫银行案的犯罪分子会转而选择偷车或入室行窃(或者也许他们会彻底改邪归正),银行抢劫案的案发数量会如我们预期呈下降趋势。

这至少在理论上讲得通。而实践中,我们需要理解哪些成本影响了人们的决定以及如何影响人们的决定。也许雇用更多的探员并不能真正改变小恶棍们抢劫银行的“成本”,因为你所面对的那些小恶棍们远不如黑帮教父阿尔·卡彭或赖昌星般“理性”(或者说“精明”),这帮鼠目寸光之徒会继续抢劫银行,尽管作案成本会有所增加。弄明白何种成本重要,不是仅靠经济学家们纸上谈兵就能做到的。我们不能沉溺于抽象的推理之中,我们需要指出如何衡量违法犯罪行为的程度;在走私犯和经济黑帮实际生活中这种犯罪行为是如何对可望而不可即的经济利益作出反应的;走私犯和经济黑帮把经济利益放在何等重要的位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3: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