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站笼 |
释义 | 基本信息中国古代刑罚,是一种酷刑,盛行于清代。在惩罚犯人的同时,将其示众,以起到警示、威慑的作用。 在中国古代社会,将犯法者“示众”是一种带有羞辱意味的刑罚。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那个时代的“示众”确实起到了教育民众、预防犯罪的作用。而这样的刑罚工具主要为枷锁与站笼。其中尤以站笼最为残酷,受刑者大多会死于刑具之中。 详细释义站笼又称立枷,是枷号的一种发展后的形式,于清朝开始正式作为法律惩治手段。这种特制的木笼上端是枷,卡住犯人的脖子;脚下可垫砖若干块,受罪的轻重和苟延性命的长短,全在于抽去砖的多少。有的死刑犯会被如此示众三天后论斩,有的则像图中这名囚犯一样被活活吊死。从木笼立柱上层层剥落的字迹上依稀能看见“徐老九”三字,也许就是这名惨死者的名字。据记载晚清一名叫刘松廷的滇戏演员也是死在站笼里。他因武生功夫了得,被诬偷了云南藩台的银子而将其装进站笼逼供,因忍受不了折磨自行踢开脚下砖头被吊死。 (1).受立枷酷刑。《老残游记》第三回:“未到一年,站笼站死两千多人。” (2).即立枷。 巴金 《最初的回忆》:“大堂外面两边的站笼里也总是空的。”参见“ 立枷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