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金贤玉
释义

金贤玉,女,博士,浙江大学结构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员。1999.7-2000.7在香港科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4.9-12在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2006.8-2007.2在美国休斯顿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课题1项,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1项,香港政府发展基金课题1项,完成了国家七五和八五攻关项目各1项,建设部项目1项,核工业部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

研究领域:

1、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材料、结构力学性能、耐久性

2、混凝土损伤、断裂力学

3、智能材料性能

4、结构健导?监测、无损检测技术

浙江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大学毕业,1993年获浙江大学土木系硕士学位,1997年获浙江大学土木系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在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2004年获得浙江大学永谦学科发展基金去美国西北大学进行高访,并已出访二十多个国家。多年来主讲《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等本科学位课和研究生学位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

学术简介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香港政府发展基金课题1项,完成了国家七五和八五公关项目各1项,建设部项目1项,核工业部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负责现场结构试验多项,如秦山核电二期现场爆破对混凝土和钢筋强度和粘结力影响,金丽温高速公路联拱隧道裂缝控制试验等。 近5年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的ACI Materials journal,ASCE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法国的Materials and Structure,英国的Magazine of concrete research, 韩国的Computer and concrete, 土木工程学报、硅酸盐学报,工程力学、浙江大学学报、建筑结构学报、混凝土,水泥与混凝土制品,工业建筑、等刊物及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80篇。

教育科研

主要研究方向

混凝土材料基本性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技术,混凝土结构测试技术,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大型混凝土结构工程断裂、损伤,预测结构寿命等。

学术兼职与荣誉

国际混凝土协会防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方代表)

学术刊物《混凝土》编委

学术刊物《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编委

主持完成或在研的项目

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973计划),环境友好现代混凝土的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9CB623200)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现代混凝土结构施工期性能的基础研究(项目批准号:50838008),2009.1-2.12.12.

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现代混凝土结构早期开裂敏感性与微裂缝演化规律对服役性能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070335087),(2008.1-2010.12),

4.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综合环境下大型土木工程基础设施耐久性试验技术(项目编号:2006AA04Z415),2006.12-2008.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1~2008.12):早龄期混凝土实时检测及抗裂机理研究, 批准号:50578142。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1~2004.12)不同掺合料早龄期混凝土性能研究, 批准号:50178063。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9.1~2001.12):早龄期混凝土静、动力损伤研究,批准号:59878048。

8. 香港政府发展基金项目(2001.10~2004.10):Property Investigation of Young Concrete,批准号:HKUST6226/01E。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94.1~1996.12):钢筋混凝土结构明火作用后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批准号:5937863。

10.金丽温高速公路指挥部项目(2003.12~2005.12):隧道高性能混凝土开裂机理及细观损伤、断裂试验研究。

11.秦山核电联营总公司项目(2004.4~2004.11):高碰酸对混凝土和钢筋强度和耐久性影响。

12.国家建设部公关项目(1992~1996):建筑抗风技术研究。

13.核工业部项目:爆炸振动对新浇注砼强度和粘结力影响,1995.4-1996.5。

14.清华大学结构及振动开放实验室项目(1995.10~1997.10):爆炸振动对新浇混凝土强度及粘结力影响的研究。

15.核工业总公司(原工业部)项目:(1997.4-1998.5):核电厂用金属膨胀螺栓性能验证试验研究。

16.金丽温高速公路指挥部项目:隧道防渗、防水新工艺试验研究,2004.3-2005.10。

17.杭州市建委项目: 涌金立交桥静载力试验研究, 1999.2-2000.2

主持鉴定与获奖情况

部级鉴定项目:

1、《既有建筑结构检测评定理论与工程应用技术》,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2006.7

2、《核电厂用金属膨胀螺栓性能验证试验》 核工业总公司(原核工业部) 1998.5

3、《受明火作用后混凝土结构残余力学性能研究》 浙江省科技部,1994.6

获奖情况

1、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建筑结构全寿命维护中的检测评定理论与技术》,2009.12

2、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既有建筑结构检测评定理论与工程应用技术》,2007年1月。

3、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爆炸振动对新浇注砼强度和粘结力影响》,1998.5。

4、浙江大学优秀班主任,1996年度。

5、2005年度浙江大学优秀教师。

5、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先进工作者,2008.12

6、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先进工作者,2002.6

7、“Determination of dynamic modulus of elasticity for early-age concrete”,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三等奖,2003.6。

8、“Investig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young concrete”,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论文奖,2003.6。

9、“Study on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young concrete”, 获得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论文奖,2003.6。

发表的论文

金南国、金贤玉、沈建,早龄期混凝土软化关系的数值分析,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43(4):732-737(EI收录)。

金南国、金贤玉、黄晓峰、田野,自密实混凝土断裂性能的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43(2):366-369(EI收录)。

龚灵力、金南国、何小勇、金贤玉,基于骨料信息SCC配合比设计新方法,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即将出版(EI 收录期刊)

成盛、金南国、金贤玉,混凝土裂缝特征参数的图形化定量分析新方法,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即将出版)(EI 收录期刊)

金南国,金贤玉,吴伟河,田野,“等效龄期法在混凝土早龄期温度裂缝控制中的应用”,浙江大学学报,Vol.42,No.1,44-47,2008,EI收录。

金南国、金贤玉、田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关系”,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增刊,37(5):712-717, 2008.5 SCI收录。

金南国、金贤玉、田野,“受约束早龄期混凝土收缩开裂理论预测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7,41(9),1499-1507,EI收录。

金南国、金贤玉、田野、黄晓峰,“自密实混凝土断裂性能的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43(3), 2009.3(EI收录)。

田野、金南国、金贤玉、金慧珍,“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层破坏特性的里兹法分析”,浙江学报,42: (1), 129~133,2008.1(EI收录)。

田野、金贤玉、金南国,“混凝土特征拉应变试验研究”, 浙江学报42(6): 1076-1079, 2008.6(EI收录)。

金南国、金贤玉、郭剑飞,“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关系模型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Vol.39,No.11,1680-1684,2005.11,EI收录。

金南国、金贤玉、郑砚国、荒牧军治“早龄期混凝土断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Vol.39, No.9, 1374-1377,2005.9,EI收录。

田野、金贤玉、金南国,“混凝土特征拉应变试验研究”, 浙江学报42(6): 1076-1079, 2008.6(EI收录)。

金南国、金贤玉、郭剑飞,“混凝土孔结构与强度关系模型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Vol.39,No.11,1680-1684,2005.11,EI收录。

金南国、金贤玉、郑砚国、荒牧军治“早龄期混凝土断裂性能和微观结构的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Vol.39, No.9, 1374-1377,2005.9,EI收录。

张剑、金贤玉、郑建军,”混凝土多边形骨料分布的计算机模拟方法”,浙江大学学报,Vol.38,No.5,581-585,2004.5,EI收录。

林辰、金贤玉、李宗津,“粗骨料粒径和硅灰对混凝土断裂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混凝土,Vol.180, No.10, 32-34,2004.10.

金南国、金贤玉、沈毅,“双参数模型法研究早龄期混凝土的断裂性能”,混凝土,Vol.178, No.8, 6-10,2004.8.

林辰、金贤玉、李宗津,“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断裂性能的试验研究”,混凝土,Vol.177, No.7, 5-11,2004.7

林辰、金贤玉、李宗津,“影响混凝土断裂性能若干因素的试验研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Vol.139, No.5, 7-9,2004.10

金贤玉、李宗津,“早龄期砼的电特性研究” 硅酸盐学报,Vol.28,No.6,28-32,2000.12。

金贤玉、钱春、钱在兹,“对早龄期混凝土产生损伤的试验研究与分析”土木工程学报,Vol.30, No.6, 1997.12。

金南国、金贤玉、钱在兹,“早龄期混凝土静力与动力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Vol.31, No.3, 1997.5

金贤玉、沈毅、李宗津,“混凝土早龄期受力对后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Vol.165No.7,2003.7。

金南国、金贤玉,“胶粘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新技术研究”,建筑技术,Vol.34,No.1,2003.1。

李勇、郑建军、金贤玉,“Bazant 尺寸效应律分析及其应用混凝土Vol.160,No.2,2003.2。

“应用双参数模型法研究早龄期混凝土断裂特性”,结构工程师,Vol.66,No.7,2003.9。

李勇、金贤玉、郑建军,“混凝土的尺寸效应”,结构工程师,Vol.66,No.7,2003.9。

金贤玉、李宗津,“不同掺合料的混凝土早龄期电特性试验研究”,结构工程师,Vol.54,No.5,2000.10

金贤玉、钱在兹,金南国,“混凝土受明火时温度分布的试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Vol.30,No.3,1996.5。

金贤玉、钱在兹,“混凝土高温作用的破坏机理”,工程力学增刊,1994.6。

金贤玉、钱在兹,“混凝土构件受明火作用的温度场研究”,工程力学增刊,1994.6。

陈鸣、金贤玉、胡文清,“钢筋混凝土火烧后残余抗剪强度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Vol.29,No.1,1995.2。

金贤玉、吴慧、钱在兹,“混凝土受明火后电镜及X衍射观察”,工程力学曾刊,1996.1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7: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