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
释义 |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张文质主编的《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一本实践性很强的教书育人图书。该书通过无数老师一个个实例,告诉我们在教师家庭里他们怎样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本书收录了许多生动的例子,一定能够帮助到您! 版权信息作 者: 张文质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7-1 字 数: 153000 版 次: 1 页 数: 209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61760444 分类: 图书 >> 社会科学 >> 教育 >> 教育理论 定价:¥25.00要 编辑推荐让孩子安全而幸福的居住在他的大地一,以一颗平常心来养育孩子,教育孩子道一声“谢谢”,在孩子的房间里摆上一盆花。 教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待孩子的严肃认真,尤其是严肃问题,在家也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忘记自己是慈祥的母亲或是仁爱的父亲。 让孩子安全而幸福地居住在他的大地上,以一颗平常心来养育孩子,本书收录了许多生动的例子,一定能够帮助到你! 内容简介刘良华老师说:“独立和好奇心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一个孩子比较完整的人格。” 林冰老师说:“你面对的是生活这个庞大的课程。” 张文质老师说:“对很多人而言,童年的痛苦几乎就是一生的痛苦。” 陈铁波老师说:“你把孩子带来了,还应该指引他往哪里去。” 李霞老师说:“让那盆水仙静静地开放在儿子的房间里!” 图书目录第一辑 让孩子安全而幸福地居住在他的大地上 刘良华我对孩子的态度 朱永通你是你自己这一生的文字 陈晓华袖儿,生命的另类成长 林冰你面对的是生活这个庞大的课程 姜荣奎走进孩子的心灵 陈剑锋让孩子爱上读书 雒宏军看着你,欣赏你 王小庆后现代儿子(外一篇) 沈丽新在阅读、写作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二辑 以一颗平常心来养育孩子 张文质生活在愧疚之中 黄伟红慢慢等待…… 黄剑峰以一颗平常心来养育孩子 彭荣辉让生命回归自然 黄鸿彬在期待中自然成长 孙明霞我会教育孩子吗? 赵跃年有一种爱叫放手 陈铁波爱不是开心果 黄春苇家有笨鸟 第三辑 教育孩子道一声“谢谢” 余岱宗“美的镜像”四题 扈永进滑板、阅读与私塾 符碧玲与女儿一路相伴 柯清真与女儿共同成长 林莺吾家帅哥初长成 张家明读书,让孩子生活得更幸福 杨柳孩子总是在错误中长大 尚学文在家。我这样做“父亲” 陈开玖我想感谢的东西 张端妹不能什么事都等他们长大 李文清“妈妈肚子里的小房子真好” 第四辑 在孩子的房间里摆上一盆花 孙绍振99分的喜剧 贺晓英方方正正的木瓜丁 李霞在孩子的房间里摆上一盆花 王文英换个角度育子妙 陈锦秀不再攀比 朱小毛“你的作业做好了吗?” 刘冠军你只是他的妈妈 郭娅谁更重要? 李玉柱董华英我教儿子打游戏 书摘插图第一辑 让孩子安全而幸福地居住在他的大地上 我对孩子的态度 刘良华 研究教育学的人,很可能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是常有的事。 我整天看教育学的书,上课的时候给学生讲解教育的秘密。可是,我并不怎么理睬我的孩子。 不理睬孩子当然有我的理由。比如太忙。 还有一个理由是:孩子有自己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方向,并不需要大人盯着她。你看。植树人哪会整天盯着树看它是如何长高的呢?园丁哪会整天整夜地盯着花看它是如何开放的呢? 孩子睡着了,我就喜欢看她睡觉的样子。你想象过“天使”是如何睡觉的吗?你去看你的孩子睡觉的姿态,你就知道了。尽管如此,我不可以长时间看我孩子睡觉的样子。你想想,你在睡觉的时候,忽然感觉有人盯着你,那样是不是很可怕?孩子睡着了,可她会有感应的,你不可以那样看着她。你是很爱自己的孩子,但你就是不可以长时间地看着她。 母亲啊。你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孩子,这是真的。你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生吗?她“出”生,是她想出来、出走、出场、出动、出发、出航、出海、出击、出任、出手、出头、出逃、出现、出息、出行、出巡、出征、出众、出阵、出轨、出格…… 出生之后,她不愿意受你的控制,甚至不愿意受你的过度看护。 孩子离开了父亲母亲,孩子没有了安全感。做父亲或母亲的人,需要守望你的孩子,这是你的责任。你所能够做的,也就是守望,你不可以走得太远,也不可以走得太近。走得太近了。她会感到受挤压,甚至感到受压迫。她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她有了安全感,她安全地居住在她的大地上。你不可以以“看护”或者“爱”的名义,做干涉她自由生活的事情。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这是很高贵的情感。只是,你想过没有,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多少罪恶,恰恰是以爱的名义产生的?孩子为什么变得不愿意主动做事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懒散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没有了好奇心没有了读书的兴趣了?孩子为什么变得没有责任感了?她的背后,不是有一个一直深爱着她的母亲、父亲或爷爷、奶奶? 孩子在客厅里玩,那样子实在可爱,我想跑过去把她抱起来。我知道,我不可以那样。孩子愿意一个人在客厅里玩,她很投入,全心全意地摆弄属于她的玩具。你怎么可以跑过去,把她抱起来?那样对她不好。 比较困难的事情是:孩子2岁了,已经学会了自己吃饭。她不想吃饭,那怎么办?孩子的母亲就去喂给她吃。孩子逃跑。母亲就追着孩子喂给她吃。怎么可以这样?我经常出差,很少看管孩子,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但这事我打算干涉——如果孩子到了已经能够自己吃饭的年龄,父母不可以给孩子喂饭。吃饭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她不想吃饭,就像罗素暗示的那样:“当我们要他吃午饭时,他拒绝吃他的那份布丁。于是我们就把布丁端走。后来,他又要求将布丁取回,但那块布丁已经被厨子吃光了。听毕他怔在那里,此后不再对我们装模作样了。” 有一种教育学理论说:母亲要经常抱着孩子。把孩子抱在怀里,那样孩子可以听到母亲心脏的跳动,那样孩子有安全感。你当然可以信奉这些说法,但我不信。我只相信:无论是猴子、鹰,还是孩子,最高贵的品质是“独立”。她可以依恋她的母亲或者依恋她的父亲,以后她还可以依恋她的恋人。可是,她得知道,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陪伴她一辈子。这世界上谁都不那么可靠。最可靠的人只有一个,就是她自己。 心理学上有一种疾病,叫作“自闭症”。我对“自闭症”倒不那么忧虑。如果我的孩子太倚赖他人,离开了他人她就过不了日子,我就忧虑。 孩子独立之后,她要独自地面对这个世界,她要独自地承担她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是人必须经历的一个状态。这不是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孤独,也不是说她来到这个世界唯一的使命就是为了承担所谓的“责任”。 比“责任”更重要的,是“开心”。人出世的唯一目的大概就是为了开心。独自承担之所以能够忍受,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为她提供了足以让她开心的事与物。这些事与物就在孩子的身边。孩子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令她开心的事与物。 她要是对那些事与物不感兴趣不喜欢怎么办?这几乎不用你操心。她会拥有她的兴致,除非你干涉太多。她天生就对那些事与物有好奇心。孩子不像我们这些成人。成人看起来有知识,但丢失了好奇心。没有了这些高贵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与物就没有了兴致。就凭这一点,孩子就能够做人类的父亲,孩子可以为那些成人提供教育。那些成人啊。怎么尽说一些“这没有用”、“这不礼貌”、“那不对”、“那很坏”之类的话? 独立和好奇心叠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个孩子比较完整的人格。 只要做父母的不过度看护,孩子就可能显示出追求独立的天性。我的孩子2岁的时候,就不允许她的母亲或父亲牵着她的手。我们那时住在没有电梯的9楼,几乎每天都爬楼梯。那样陡峭的楼梯,我孩子2岁的时候,就可以一个人独自在楼梯上行走。我不放心,拉着她,她摆脱着,并抗议说“我是大姑娘了,大姑娘不拉手”。在大街上,人来人往,那是多么危险的啊。我抱着我孩子,她呼喊“下来吧下来吧”。我就让她下来,她自己往来穿插在拥挤的街道上。我担心,牵着她,她还是摆脱着,她愿意一个人在前面走,她愿意在前面为我们引路,呼吁我们跟上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