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皆鬲偏枯 |
释义 | “皆鬲偏枯”一词,见于中医经典《内经》。《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 皆鬲偏枯,《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作“皆为偏枯”,《外台秘要方卷第十九·风偏枯方二首》亦作“为偏枯”。经文中之“鬲”字,当系繁体字“为”字之讹,形似传抄致讹。 “皆鬲偏枯”小考 (文章来源:《中医文献杂志》2010年第28卷第3期P20) 1.经文 《素问·大奇论》:“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 2.疑义 经文中“皆鬲偏枯”历代注家所释不一。如 隋唐·杨上善《太素·卷十五·五脏脉诊》云:“胃之与心,二者同病,名鬲偏枯。” 明·张介宾《类经·卷六·脉色类》:“胃为水谷之海,心为血脉之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致上下否鬲,半身偏枯也。” 明·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此言胃心之脉,有为膈证与偏枯者……盖膈者,膈膜也。” 明·吴昆《素问吴注》:“隔,阴阳闭绝也;偏枯,手足不用也。” 清·高士宗《素问直解》将“皆鬲偏枯”径改为“背鬲偏枯”,注云:“心脉复小坚急,不能合胃脉而行于前后,则背膈偏枯。” 清·张志聪《素问集注》:“胃外以候形身之中,其脉鼓大,大则为虚,此血气虚于外矣,是以成膈偏枯。膈者,里之膈肉……膈气虚,是以胸胁脊背之间,而成麻痹不仁之症,故名曰膈偏枯也……膈偏枯者,只病在胸胁腰脊之间,而不及周身之上下也。” 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研》云:‘鬲是胃病,不与偏枯相类。盖鬲字句绝,偏枯连下读。” 由上述诸家注释可以看出,主要是对“鬲”字强解难懂。综合上述诸家之注释,其义有:①鬲通隔,指隔绝不通。如张介宾、吴昆等。②鬲通膈,指膈膜、膈证。如马莳。③鬲通膈,指膈(鬲)偏枯。如杨上善、张志聪等。④指胃病。如日人·伊泽裳轩。上述诸解皆欠妥,兹不揣浅陋,小辨于下。 3.释疑 皆鬲偏枯,《诸病源候论·风偏枯候》作“皆为偏枯”。经文中之“鬲”字,当系“为”字之讹,因形似致传抄致讹。如清·周学海注云:“隔当作为。”(《周学海医学全书·内经评文》)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皆鬲偏枯:诸注皆委曲求通而终不可通,难在鬲字上。郭氏《素问校注》云:‘鬲字误,应作为,二字古文形似致误。皆为偏枯,与上皆为瘕、皆为疝,句法一致。《全生指迷方》引,鬲作为,亦可证。’其说当是。” 根据经文“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之句义,此当系“皆为偏枯”,即“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为偏枯”,正三句对举,句法相同,经义甚明。 4.结语 综上所述,鬲,当作“为”,形似传抄致讹。“皆鬲偏枯”,当作“皆为偏枯”,与“皆为瘕”、“皆为疝”句法相同,如此始合经旨之义。 参考文献 [1]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84[2] 张介宾.类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69 [3] 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415 [4] 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08 [5] 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29 [6] 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418 [7]日本·伊泽裳轩.素问释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197 [8] 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4:2 [9]胡天雄.素问补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1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