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交让木 |
释义 | 【植物】形态特征【种中文名】:交让木 【英文名】:Macropodous Tigernanmu 【种拉丁名】: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 【种别名】:画眉珠、虎皮楠、山黄树,豆腐头、枸邑子 【科中文名】:交让木科 【科拉丁名】:Daphniphyllaceae 【属中文名】:交让木属 【属拉丁名】:Daphniphyllum 【国内分布】:产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台湾、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区。 【国外分布】:日本和朝鲜亦有。 【海 拔】:600-1900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 【最低海拔】:600 【最高海拔】:1900 【生 境】:山地杂木林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咸丰,鹤峰,恩施,利川,建始,秭归,长阳,兴山,兴山 【简介】:常绿乔木,高4-10米或更高。单叶互生而丛生于枝端,常于新叶开放时,老叶全部凋落,因有“交让”木之称;矩圆形,厚革质,长15-20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楔形,全缘,上面有光泽,下面蓝白色,中脉带红色;叶柄粗壮,长3-4厘米,平滑,红色。花小,淡绿色,成短总状花序,雌雄异株;雄花不具花被而有长梗,雄蕊8-10,花丝短;雌花有花被片8-10,子房2室,柱头上密生深红色柔毛,花后变黑色。核果长椭圆形,黑色,外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花期3-5月,果期8-10月。 作用叶和种子可以药用,治疖毒红肿;因树冠及叶柄美丽,亦可庭院栽培观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树皮有毒,煎汁可作驱虫药,动物食后可致死。 【中药材】形态特征【药名】交让木 【别名】山黄树、豆腐头、枸邑子、画眉珠、虎皮楠。 【汉语拼音】jiao rang mu 【英文名】leaf or seed of Macropdous Daphniphyll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phniphyllum macropodum Miq. 【归经】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 【考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科属分类】大戟科 【主治】疮疖肿毒 【生态环境】生于山林中或为栽培。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台湾省。 【植物形态】交让木 常绿乔木,高4-15m。树皮灰白色,平滑,枝粗壮,小枝灰绿色,无毛,疏生椭圆形皮孔。叶簇生于枝端,常于新叶开放时老叶全部凋落,故有“交让木”之称;叶柄红色,粗壮,长3-4cm;叶厚革质,叶片长圆形,长15-20cm,宽3-3.5cm,两端均较尖窄,全缘,中脉带红色,下面蓝白色。短总状花序;雌雄异株;花小,淡绿色;雄花不具花被而有长梗,雄蕊8-10,花丝短;雌花有花被片8-10,子房2室,柱头上密生深红色柔毛,花后变黑色。核果长椭圆形,黑色,外果皮肉质,内果皮坚硬。花期4-5月,果期5-10月。 【性味】苦;凉 用法用量及出处外用:适量,捣烂敷。 出处:《中华本草》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