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交货条件 |
释义 | 又称价格条件、价格术语。是国际贸易中用来表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构成、买卖双方各自应负担的责任、承担的费用和风险及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术语。 目前通常采用的价格术语是“离岸价格”、“到岸价格”和“成本加运费和保险费价格”等。采用的交货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交货条件,对简化磋商内容,缩短磋商过程与促进成交、节省业务费等都有积极作用。国际贸易中,解释价格术语的规则主要有《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其中,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具有普遍的和特别重要的意义。 1936年国际商会制定了《1936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53午、1967年、1980年和1990年多次修补,最后制定出由13种价格术浯组成的《国际贸易术语通则1990年或1990年通则》。其中最常用的价格术语是"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格"(FOB)、“成本加保险费和运费价格”(CIF)和“离岸加运费价格”(CFR)。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