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见证
释义

词语

基本信息

词目:见证

拼音:jìan zhèng

基本解释

[witness;evidence;testimony;clear proof] 指证人或证物;时钟也是夜幕降临的见证

详细解释

1. 证明;证据。

《淮南子·缪称训》:“仁者,积恩之见证也。”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有红绢褡膊便是见证。”《老残游记》第十八回:“还没有吃,就出了这件案子,说是月饼有毒,所以就没敢再吃,留着做个见证。”

2. 亲眼目睹可以作证。亦指见证人。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见有两箇轿番见证,乞叫来问。” 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听讼之事,派以陪审,而肆威作福之弊袪;列以见证,而妄指诬陷之弊绝。” 郭小川《长江组歌》:“你是历史的见证,你有严明的赏罚。”

见证的辞典注解

汉文读jian zheng;英文注解为“testimony; witness”(由 Dr.eye译典通字典提供)。《现代汉语词典》注解为“当场目睹可以作证的”,或“指见证人或可作证据的物品”。

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图书

基本信息

作 者:贺家宝,郝致柔 摄

出 版 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1

字 数:110000

版 次:1

页 数:180

印刷时间:2009-10-1

开 本:16开

印 次:1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811327724

包 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 >> 历史 >> 历史知识读物 >> 中国近现代史

定价:¥25.00

内容简介

称其为大国、强国,不仅仅是国家面积大,有殷实的经济实力,而最重要的是她的国民越来越富裕,生活有保障并幸福。新中国的60年正是进步的60年,国民生活逐步美好的60年。

本书作者通过自己的相机和笔,记录了中国国民生活变化的60年,表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如50年代剐刚当家作主的喜悦和建设的热情、80年代改革的激情和探索……图文并茂,有妙趣,有历史的震撼。

透过那些鲜见于报端的图片,找回那个年代的记忆,贴近真实,感怀沧桑;穿过那些照片,能聆听到感人的催人奋进的故事,记住60年不断进步的历史。

作者简介

贺家宝,1925年出生,山东德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并先后在华北大学政治班、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学习。

作者从业经历

1943年在济南上中学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斗争。1946年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半工半读兼任北平《新民报》者。曾报道抗议美军暴行的“沈崇事件”、“反内战,反饥饿”学生运动,反对美国扶持日本军国主义等重大历史事件。访问并报道了众多学者、教授、知名人士,包括胡适、冰心、许德珩、徐悲鸿等。他访问并报道的中法大学老教授袁民宝摆地摊新闻,社会反响强烈。由于不畏强暴,主持正义,在报纸上如实揭露当时国民党黑暗腐朽统治,1947年遭到反动当局逮捕。1949年起先后任军委铁道部《人民铁道报》者,新华社铁道部分社者,报道了铁路职工及铁道兵团奋力抢修铁路支援大军南下及50年代初铁路职工英勇参加抗美援朝情况。50年代、60年代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任者时,深入工厂、农村、矿山、建筑工地报道广大群众意气风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爆场面,以及学雷锋助人为乐等新风尚新气象。他既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等重大新闻报道,又十分注意采写贴近人民生活为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花絮式短小新闻,因而被人称作“绿叶者”,(相对于“中心工作”的“红花”)。他是文字者,外出采访却总是照相机不离身,他发表的大量新闻、通讯、专访,多配有自己抓拍的照片。他能拍能写,能采能编,由于爱好书法,连装饰版面的手写体文章标题都由自己书写,因而又被称作“多面手者”。1962年,他成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从40年代起,他先后有数百幅照片分别发表在十多种报刊上,有些还在影展上展出。其中有1949年拍的《朱总司令在北平》,1950年天安门前的“五一”大游行,《总司令和他的战友叶剑英、聂荣臻等》、《周总理、邓小平、宋庆龄在劳动人民文化宫》、《邓小平、董必武、陈毅、贺龙等在群众中》、1958年《四合院钢花四溅》、《百货大楼炼钢》、《丙辰清明悼念周总理》,此外还有1943年拍的《进步女学生在敌占区排演〈雷雨〉》等。1980年他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80年代,在《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工作时,他还写了多篇摄影评论文章。1988年离休,由于积累了较多新闻资料,收藏了约3000种各类报纸,1992年他成为北京东方收藏家协会会员。由于长期与报纸结缘,对中国近代报刊史与报纸美学的浓厚兴趣,他曾深入报社印刷厂,目睹并研究了中国报纸印刷由铅字排版到激光照排的重大变革。1994年,他成为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他离休后,仍笔耕不辍,继续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文章。

目录

一本难得的历史教(代序)

第一章 胜利前进

横跨铁道的“胜利前进”彩牌楼

开国后第一次“五一”大游行

“毛泽东号”机车开到北京城

人民子弟兵开路打先锋

给总司令照相

国家领导人在群众中

第二章 古城扫描

众扫门前雪

世界上旅程最长的列车:北京——莫斯科直达客车上的故事

阿尔巴尼亚工人来北京学制瓷

参加过“十月革命”的中国人季寿山

十三陵水库初迎游人

新华社曾设铁道部分社

第三章 工矿掠影

从《三轮汽车逛古都》说起

新旧社会两重天 京城煤矿处处讲安全

杨大姐在门头沟

老矿新井

在北京纺织城京棉二厂

五十年前中国已有双层客车

第四章 大炼钢铁

大炼钢铁所见

四合院里钢花四溅

百货大楼炼钢

汽车列车的世界之最

1070辆自行车旅行记

干劲冲天 吃睡在车间

第五章 昔日劳模

送货上门的售货员刘春年

令人称赞的“北篓商店”

模范采煤工李九德

温室蔬菜载培土专家李墨林

王府井大街上的第一座售货员塑像

从女投递员到部长——罗淑珍

曾经四辈受苦的胡西辈

第六章 京郊采风

韬乡一瞥

绿满京华 让人赏心悦目

“小铁牛”大显身手

城市污水巧治理

钻入地下拍暗渠

大地园田化 农田似图画

兴修水利夺丰收

京郊山区好风光

渔业大发展丰富了市民的餐桌

西瓜上架记

活跃在农村的赤脚医生

从大转盘上挤牛奶说起

温室里的“新苗”

北京第一座太阳能热水浴池

农林牧副渔 各业都兴旺

燃灯塔下种植大白菜

爬上大树拍奔马

第七章 妇女新貌

妇女顶了半边天

中国女民兵空降演习

新中国第一位火车女司机田桂英

孙大妈喜打太平鼓

热烈欢呼我女排首夺世界冠军

童工·大学生·女技术员——记北京印染工女技术员丁启秀

老年大学女员 发挥余热谱新篇

第八章 关爱孩子

五十年前的中国儿童玩具

六龄童天坛踢毯子

非物质文化遗产“捏面人”

可爱的山区儿童

故事员说新书

“甜 与美”糖纸展览

飞越两岸的台湾塘纸

第九章 十年风雨

十年风雨中按下的快门

“文革”中的“大串连”

知青下乡

干部下放

丙辰清明悼念周总理

记者妙祢“勤务员”

粉碎“四人帮”

第十章 校友重聚

北大的情结

以“影”会友为陈友松,刘仁静拍照

博文中学校友欢庆母校百岁华诞

一张老照片 两岸同窗情

再访摆地摊的老教授袁民宝

第十一章 摄影人物

“吴门弄机”访摄影大师吴印咸

老摄影家蒋汉澄和他的珍贵照片

陈石林和他的年历照片

初识贺延光

一个信封用了三次——赞吴印咸等老同志的节约意识

吕厚民到北京二中讲摄影课

第十二章 园林风物

寻找崇祯皇帝上吊的地方

天坛公园移山记

北海白塔换新颜

从动物园里的“鸡狐同笼”说起

名人雅聚陶然亭

第十三章 文物天地

北京的“敦煌”——云居寺

第十七代为袁崇焕守墓的余幼艺

火烧赵家楼纪念碑的另一面

前门大街恢复原貌

第十四章 世纪辉煌

欢呼香港、澳门回到祖怀抱

王选与报纸编排革命性变化

“安得广厦千万间”住房得到大改善

中国美术馆展出多彩 服务周到

刘炳森的书法艺术与高贵人品

李敖记起的北京滑冰老人

火车越跑越快 京津高速进入新世纪

大众化的京味品牌“大碗茶”二分钱一碗待嘉宾

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

盛世搞收藏 集报成时尚

大海捞针寻的《真理晚报》

世纪之交北京报业大发展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