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集成创新 |
释义 | 集成创新是利用各种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与工具等,对各个创新要素和创新内容进行选择、集成和优化,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集成创新强调灵活性,重视质量和产品多样化。 理论研究(客观要求 集成涵义 文献综述 构成要素 国内外研究评价) 特点(用户至上的思想 创新内容的多元化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及其能动性 创新过程与组织的网络化) 简介集成创新的概念虽然还无定论,但无论何种表述都一致认为,集成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集成创新的目的是有效集成各种要素,更多地占有市场份额,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现代企业集成创新以提高企业持续的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创新过程与创新资源创造性地集成与协同。虽然集成创新的概念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但无论何种表述都一致认为,集成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集成创新的目的是有效集成各种要素,在主动寻求最佳匹配要素的优化组合中产生“1+1>2”的集成效应。 理论研究客观要求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进入21世纪后,企业的经营环境愈加变幻莫测,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现,仅有良好的生产效率、足够高的质量、较好的灵活性已不足以保持市场竞争优势。对于原始性技术创新与重大发明专利都较稀缺的我国及我国企业来说,集成创新显得尤为重要。集成创新有可能成为技术跨越的突破口,集成创新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 集成涵义“集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集大成,意思是指将某类事物中各个好的、精华的部分集中、组合在一起,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英文单词为Integration,其意为融合、综合、成为整体、一体化之意。我国学者张正义、吴林海认为,集成不是简单的连入、堆积、混合、叠加、汇聚、捆绑和包装,而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集成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入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称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时,这样的过程才称之为集成。海峰等则从系统的观点提出“集成从一般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单元、子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系收稿日期:2007—04—03 统,这种集合不是要素之间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即按照某种集成规则进行的组合和构造,其目的在于提高有机系统的整体功能。” 文献综述集成创新(Integration Innovation)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912年Joseph Schumpeter首次提出的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五种形式:引进新产品、引入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料新的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整个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组合,就促使经济向前发展。 集成创新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70 年代。为应对动态环境给企业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Dillon、Dosi、Utterback等分别从内部技术创新要素集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指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成效的关键在于合理协调上述各种要素的匹配关系,发挥协同作用。他们的研究促进了创新集成化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1982年,美国学者R.Nelson和S.Winter在生物进化理论的启示和借鉴下,提出了创新系统演进的观点。他们认为:技术创新过程的集成促进了各种资源要素经过优选,并以适宜的结构形成一个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Freeman则在更广范围上展开对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究,他认为:技术创新在经济学意义上包括“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装备等形式在内的技术向商业化实现的首次转化。”这表明创新管理的集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集成的思想和原理逐渐在科技管理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1998年,哈佛大学教授Marco Iansiti提出了“技术集成”(Technology Integration)的理念,而这也被大多数学者认定为集成创新概念的首次提出。他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它为提高R&D 的性能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Nancy Staudenmayer把集成创新界定为按照社会和市场需求,系统地组织内外部优势资源 (如技术、知识、信息等)而产生具有功能倍增性技术发明和创新产品的过程。Philip Sadler则认为,在当今企业创新管理中,构建柔性的组织结构、流程和创新型文化以快速响应环境的变化,更利于集成创新。这表明,在创新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的集成及技术创新与组织、制度等由分化走向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朗化。 H·K·Tang指出,集成创新思想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不是技术供给本身,而是日益丰富、复杂的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是把握技术的需求环节。在创造符合需求的产品与丰富的技术资源供给之间创造出匹配。Best 则基于Marco Iansiti的研究成果,从国民经济和地区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系统集成” 的概念,并以Intel公司为个案进行研究,研究证实了系统集成既是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驱动力,也是企业生产的组织方式。Best 的“系统集成”进一步明确了“集成”模式或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专注于集成创新的有关研究。逐步形成了有关集成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许庆瑞与陈劲合作完成的“企业创新系统”研究:江辉、陈劲合作完成的“集成创新分析框架及评价”;许庆瑞提出的“全面创新管理”等,都可以被认定为企业集成管理的雏形。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相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李文博、郑文哲认为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学习为商业创新和竞争优势创建一个管理秩序。金军、邹锐则认为集成创新是创新行为主体的优化、选择塔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从而使有机的整体功能发生质变的一种自主创新过程。 庄越等在研究分析现代企业产品创新集成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产品创新是多项技术、信息、管理的集成。胡汉辉等从产业层面,用集成创新的思想设计了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解释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魏江等通过对企业集群发展的研究,得出培育集群竞争力的关键是集群能够获得创新集成效应,并分析了企业集群中创新集成的实现机制、作用机制以及动力机制等。胡树华探讨了现代企业产品创新集成化的原理与方法,认为产品创新是多项技术、信息、管理的集成。慕玲、路风则从集成创新的技术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角度,提出了以需求环节为起点,通过开放的产品构建和企业互动模式来集成各种技术资源,实现集成创新。张华胜、薛澜从集成创新范式分析了集成创新的有关问题;西宝、杨廷双从集成创新的集成方式、集成流程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集成创新的模式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集成创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见解。 此外,我国在对技术创新的案例研究中也逐渐发现到,在技术创新中各种要素的集成是保障技术创新效果的重要条件。 构成要素集成创新的理论源泉是1998年马可.伊恩斯蒂(marco iansiti)提出的技术创新,而早期的集成创新也主要是围绕技术创新所展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快速发展及企业生存环境的复杂化,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现在,集成创新不只是集中在技术方面,还要考虑组织、战略、知识等方面。集成创新是技术融合的进一步延伸,是产品、生产流程、创新流程、技术和商业战略、产业网络结构和市场创新的集成。 Ragatz提出了战略整合在企业集成创新中的管理权限、地位与作用。他认为要实现企业技术集成创新的要求和目标,实施正确的战略整合直观重要。Freeman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了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研究。Dillon、Dosi、Utterback则分别从内部技术创新要素集成的角度探讨了企业技术、组织、制度、管理、文化的综合性创新。 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企业发展的特点,对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相应的完善与修正。欧光军、胡树华从技术集成、知识集成、组织集成、管理集成四个层面提出了集成动态创新模式。江辉、陈劲为分析研究企业形成集成创新的机制,将企业内部运转的三个层面— — 技术集成、知识集成和组织集成作为构成企业集成创新的要素。李文博、郑文哲在剖析企业集成创新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将集成创新的构成要素划分为四个方面:技术、战略、知识、组织。黄玉杰、李忱、田杨茁则将企业的集成创新分为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集成创新和企业之间的网络集成创新。其中,与本文研究相符合的企业内部各要素的集成创新包括技术的集成创新、管理职能的集成创新和企业整体的集成创新。 史宪睿、金丽、孔伟认为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是企业通过集成创新模式实现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企业集成创新能力是由各种能力要素连接而成的能力系统,包括战略集成能力、知识成能力、组织集成能力。赵光辉认为集成创新是一个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组织等各方面内容的一个系统总体, 是对企业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集成的过程。孙金梅、黄清则将集成创新的要素划分为六个方面:战略集成、技术集成、知识集成、资源和能力集成、组织集成和时间集成。 国内外研究评价集成创新是美国高技术企业为适应经济的发展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技术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它的出现与美国的工业服务基础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当前,国外集成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工业基础之上的,但由于不同的产权关系、不同的工业基础、不同的员工素质和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国家的集成创新模式必然有其各自特点。而国内有关集成创新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对国外集成创新理论的讨论和概念描述,缺乏深层次的系统性研究,研究大多集中于技术创新和技术因素本身,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组织、文化等非技术因素及时空因素对集成技术创新过程和绩效的影响。此外,集成创新不仅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更是企业获取长期利润的源泉。但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大多数都侧重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很少涉及实证方面,无法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此一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特点用户至上的思想强调用户在创新活动中的参与和互动。是企业集成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特征。企业的集成创新需要与用户密切联系,需要用户来参与相互交流。一些研究表明,企业主要是把从用户(尤其是领先用户)II里所得到的需求信息反馈,作为产品创新的基本依据。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成功与否有众多的关键因素,除了企业的人、财、物和项目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最终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用户.因此他们也是产品开发项目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成员。这是因为用户的要求决定了产品的设计,如希望达到的功能、足够好的质量、合理的价格和可接受的交货期等。集成创新强调的是企业产品开发环境与市场用户信息之间的相互匹配。 创新内容的多元化集成创新要求不同类型的创新资源和能力相互激发和协同作用,在本质上是创新要素的交叉和融合。传统的技术创新主要特征是产品或工艺的创新,而在集成创新模式过程中,技术创新逐渐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并涉及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协同创新。集成创新内容呈多元化,涵盖技术、知识、资源、能力、文化等方面,并要求各要素间协同作用。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及其能动性创新主体多元化是集成创新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产品和技术复杂性程度的不同,掌握企业创新内容所涉知识、能力和资源的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涉及范围包括个体、团队、企业职能部门、企业(含企业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其他相关组织和用户等。因此,集成创新要求各创新主体能积极思考、有效沟通和协作创新,创造协同效益。集成创新关键在于集成创新过程包含了集成主体积极能动的优选行为过程.其特点是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比较选择,各集成创新主体既能够发挥各自最大优势,相互之间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 创新过程与组织的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企业研发的技术难度和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大大增强,单个创新主体(个体、团队、职能部门、企业)很难独自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活动。在技术发展迅速、用户需求变化多样的环境中,要完成资源密集型的复杂任务,建立企业与企业间的网络联系,采取合作的形式整合资源,是企业间优势互补、降低风险的重要途径。集成创新已经从创新的线性过程走向网络化过程。 企业的集成创新概述在现代化大生产过程中,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企业的相互依存度增强,传统的企业边界束缚被逐步打破,企业已开始从过去注重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企业集群之间的竞争,通过集成创新的方式发展企业新的优势。国外学者对1900年以来的480项重大创造发明成果进行统计,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重大成果大都属于独创性的,而20世纪50年代后集成创新而来的成果所占比例急剧上升,当前已占全部创造发明成果的70%以上。 当前适应企业的集成创新主要有4种形式(一)技术集成创新,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将有关的技术单元组织集成创新,使新产品快速进入市场。 (二)服务集成创新,让处于同行业或同一供应链中的企业进入大市场,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组织集成服务,以提高市场的经营效率。 (三)资源集成创新,将不同企业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以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比如拥有足够资金的企业与拥有好项目并有经营能力的企业的合作。 (四)平台集成创新,将供应商、客户、合作商等不同功能的组织平台集成为一个有机组织体,使其整体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要解决的问题在集成创新过程中要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一是系统集成,集成创新不是简单的叠加过程,而是系统化的集成过程;二是协同集成,协同是集成的要素问题,通过信息化网络应用实现协同运作;三是人才集成,集成创新最为关键的是要有能担当集成创新大任的人才。 日本的集成创新简介集成创新是把已有技术单项有机地组合起来、融会贯通,构成一种新产品或经营管理方式,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集成创新的主体是企业,集成创新的目的是有效集成各种要素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发展历程从自然科学的发展角度看,日本无疑是后进国家的典范,他们在有效学习和综合集成西方技术的基础上,快速推进国家工业化,成为主导世界经济走向的重要发达国家。从日本科学技术发展路径看,与美国相比,日本的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在原始创新上与美国有一定差距。无论是“技术立国”还是“专利立国”的日本都强调技术集成,以产品开发为导向,综合集成现有技术开发能获取商业价值的产品。 1868年的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三大国策,开始全面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成果,逐步建立起近代科技体系和科技管理体制,主要奉行以增强军事实力为核心的科技政策。20世纪50年代日本涌现出一批现代化企业,十分注重消化引进技术(如:录音机、半导体晶体管、维尼纶、氧气顶吹转炉等)和消化吸收技术。20世纪60年代日本逐步从引进模仿向创新转变,提出了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科技体制方面发展以“研究组合”方式建立的官产学合作组织,成功地抓住了新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整体上加速了自主创新的进程。通产省和科学技术厅联合提出了“科学技术立国”口号,旨在增强国民的危机感,同时激励国民和科研人员发挥出创造力和坚忍不屈的精神,举倾国之力与欧美为首的世界各国展开竞争。据统计,这一阶段,日本基本实现了由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据统计,1982年到1986年,日本尖端技术引进增长86%,其中软件增长103%,硬件增长69%;1986年到1990年,三个指标分别为91%、153%和16%;1990年到1992年,三个指标分别降为9%、7% 和2%。这缘于高速发展使得的日本技术引进余地已变得越来越小,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日本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提升产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 日本走过了从引进、模仿到集成创新的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颁布过《企业合理化促进法》,规定凡是企业进口机械和引进技术均予以免税。20世纪 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末,日本平均每年引进项目230项左右,最高时达到580项。60年代的日本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整个项目引进转为关键技术引进,平均每年引进1000项技术,1968年最高时引进1744项。与此同时,日本开始注重消化和模仿,避免重复引进提出了“1号机引进、2号机国产”的口号。20世纪70年代,日本大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能力,开始注重实验室技术引进,成熟技术引进比例大大减少。20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使命,确立了“技术立国”的方针。这一时期,日本企业积极走向海外,国内企业总部主要开展研究开发和设计等高利润活动,顺利实现了引进、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转变。日本的科研政策主要放在科研自主开发上,技术引进项目有了一定的减少,重点集中在通讯、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高科技领域。 政策特点日本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的特点是“以科研体制改革为主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执行“科技基本计划”。1995年,日本颁布实施了新的《科技基本法》,对日本科技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影响下,日本开始了连续的、五年为周期的执行“科技基本计划”。1995年至2005年,日本已经完成两期“科技基本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技术种子或创意的基础上,促进新风险企业的创办;大幅度增加博士后奖学金名额,加大对年轻研究人员的支持;提高研究人员的流动性;增加竞争性研究资金,更加集中地使用研究资金;增加政府研发资源。 (2)将国立研究机构改为独立行政法人。2001年日本执行“第二期科技基本计划”,开始国立研究机构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国立研究机构的法律地位变为独立行政法人,提高各机构在人员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灵活性;取消研究机构雇员的公务员地位,使研究机构有充分的自由根据自身需要签订雇佣合同;允许研究机构接受私营部门的资助(以前是禁止的);改变主管省厅按年度来详细规定研究机构工作计划和预算的做法;主管省厅对独立行政法人定期评估,评估结果会影响到政府资源的分配。 (3)国立大学法人化。2004年4月,日本开始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具体措施包括:从法律地位上看,国立大学变为独立行政法人,不再是文部科学省的一部分;从政府资助经费总量看,国立大学从政府得到的资助总量没有显著的变化;从国立大学数量看,日本政府已明确表示未来会减少国立大学的数量,导致国立大学的合并(如医科大学并入缺少医学院的大学)。 (4)增加竞争性研究资金。“第二期科技基本计划”规定5年内实现政府竞争性研究资金总量翻一番。2000年竞争性研究资金所占比例仅为9% ,2003年提高到约18%。 (5)确定四个优先领域和四个附加领域。生命科学、信息通信技术、环境和纳米技术/材料等四个优先领域约占政府研发总支出的45%;能源、制造技术、社会基础设施和前沿领域(空间和海洋)等四个附加领域占政府研发总支出的38%。此外,日本还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如允许企业研究人员申请科研补助金;加强青年学者培养力度,每年培养一万名博士后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