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机动战术 |
释义 | 迅速移动兵力兵器进行战斗的方法 。用于突然插入敌人战斗队形的纵 深,向 敌人翼侧和后方实施突击或挫败敌人进攻等时机。 17世纪中叶,法国蒂 雷讷子爵等将领,针对当时呆板的战术,提出了机 动战术的概念。1674~1 675年,法军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发动的冬季战役中,将兵力隐蔽分散成小 股行动,又利用恶劣的气候条件,迅速将兵力集中起来,以迅猛的进攻,突然 插入德意志诸邦军队的战斗队形,将其分割包围,打败了勃兰登堡大选帝侯弗 里德里希·威廉带领的德意志诸邦军队。1790年,俄国F.F.乌沙科夫海军少 将在刻赤海战中,没有拘泥于线式战术的规则,采用机动战术,编组预备队 ,集火近战,打敌旗舰,以灵活的队形追击敌人,取得了胜利。19世纪中叶 后,各国海军从帆船舰队逐步过渡到蒸汽装甲舰队,旋转炮塔炮代替了固定的 舷炮,并装备了水雷和鱼雷,机动力和火力都大为提高,使机动战术继续得 到发展。 20世纪20年代,苏军根据国内战争的经验和军事装备的发展 ,提出了机 动战术,并写入1929年工农红军野战条令。这种战术强调,进 攻时,以火力杀伤纵深内的敌人,迅速推进,迂回、包围和封锁敌重要支撑 点,力求迅速将其消灭;防御时,实施火力机动和兵力机动,巧妙地使用反 坦克武器,果断地实施反冲击,挫败敌人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军全 部实现了摩托化,机动力、火力和突击力有了明显增强,机动作战成为其战术 的主要内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