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莺乡 |
释义 | 概况简介黄莺乡位于武隆县南部的渝黔边境,东北与巷口镇接壤,是由历史以来的黄莺乡和龙洞乡于2003年12月建制调整合并而成。调整后的黄莺乡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45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全乡共有2993户,10793人。 地理黄莺乡地处武隆县南大门,属大娄山余脉白马山腹地,是渝黔边界的战略要冲。全乡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人口分布较为稀疏,是典型的民族边沿融合地区,全乡面积仅有147平方公里,分布着1所中心校,1所完校, 16个校点。全乡有教师76人,其中,中心校28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完校32人,学历合格率达98%;校点16人,占全乡教师人数的21%,学历合格率达19%。 随着农村劳动力走进沿海城市,打工热潮涌动,该乡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1.8万人,占全乡人口的21%。 黄莺乡下辖村:新树村 黄莺村 双河村 隆兴村 复兴村 群力村 黄莺乡位于武隆县南部,东北与巷口镇接壤,西邻白马镇,东南与贵州省洛龙镇相连。面积149.3平方千米,人口10793人(2007年)。辖黄莺社区,双河、黄莺、新树、隆兴、群力、复兴6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乡政府驻地桥上,海拔368米,距县城16千米。海拔高度在281(双河村长头河中下游段)—1980米(复兴村灯台坝)之间,巷(口)龙(洞)公路贯境。有白马山生态旅游园区,鹰嘴岩、天星寨、七星吊斗、九落凼十三丫、七门洞峡谷风光景点和黄泊渡生态林风景区等旅游资源。 [代码]500232205:~001黄莺社区 ~200双河村 ~201黄莺村 ~202新树村 ~203隆兴村 ~204群力村 ~205复兴村 [沿革]1952年置黄莺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双河、凉风、山峰、海林、黄莺、新树、大坝7个行政村。 2003年底区划调整后的黄莺乡,辖原黄莺乡、龙洞乡所辖行政区域,面积149.3平方千米,人口10471人,乡政府驻地桥上。 附:龙洞乡位于武隆县南部,与贵州省接壤,距县城25千米。巷(口)龙(洞)公路过境。 [沿革]1931年置龙洞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7年,面积85.3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隆兴、群力、红岩、九重、笋子坪、复兴、上村、阳高、灯塔、麻池10个行政村。2003年底撤乡并入黄莺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