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苔原狼
释义

苔原狼(学名:Canis lupus albus)是狼的一个亚种,属于食物链上层的掠食者,通常群体行动。它们是生态系统原有的一部分,各地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反映了狼这个物种的适应能力。它们活动在森林、寒带草原、西伯利亚针叶林、草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员。狼具有很好的耐力,适合长途迁移。它们的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由于它们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

中文学名:苔原狼

拉丁学名:Canis lupus alb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哺乳纲

目:食肉目

科:犬科

属:犬属

种:狼

亚种:苔原狼

命名时间:Robert Kerr in 1792

英文名称:Tundra Wolf

外形特征

苔原狼的体型大,从鼻子到尾巴约200厘米长。平均重量从45到57千克。身高可以随时随地从70至100厘米。 多数是灰色,也有铁锈色和黑色相杂,或银灰色。平均寿命约为16年。身体被长毛覆盖,毛皮浓密,毛色浅。和阿拉斯加苔原狼相似。这种狼机警、多疑。其模样同狼狗很相似,只是眼较斜,口稍宽,尾巴较短且从不卷起并垂在后肢间,耳朵竖立不曲。狼的皮毛颜色大都是上部颜色较深呈黄灰色混杂着黑色毛等,下部颜色较浅。狼有尖锐的犬齿,能将食物撕开几乎不用细嚼就大口吞下,臼齿也已经适应切肉和啃骨头的需要了。狼的视觉、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

分布范围

分布于整个北欧和亚洲,从芬兰北部到堪察加半岛,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到北极圈。主要居住在北极地区和俄罗斯北方的西伯利亚,范围遍及从芬兰到堪察加半岛的整个亚欧大陆的苔原和苔原及森林地区。

生活习性

苔原狼集群或单独活动。在繁殖季节集成小群,冬季在常组成较大群捕食有蹄类。主要捕食大型哺乳动物如鹿,马鹿,驼鹿,驯鹿,野牛,麝香牛和山羊。在阿拉斯加,最大狼群达36头,但一般不超过20头。狼群的大小变化很大,常因季节和捕食的情况不同而改变。狼的食物成分很杂,凡是能捕到的动物都是其食物,包括鸟类、两栖类和昆虫等小型动物。

生长繁殖

栖息于高纬度的苔原狼,繁殖季节通常是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在此期间,雌狼要热身5至15天。交配后,雌性的怀孕期为62至63天,通常每窝产是2至6个幼崽。

种群现状

狼在某些国家种群数量少,已被列为濒危物种。但是在很多国家未被列入保护动物。在一些国家,包括中国狼分布区由于生境破坏而缩小。人们长期以来,把狼作为害兽加以消灭,并为鼓励捕杀害兽而给予奖励。加上其栖息的生境不断缩小,几十年中,狼的数量显然越来越小,许多过去狼的分布区已不见其踪迹。狼的毛皮质量好,它的部分器官被入药,也是导致被猎杀的一个因素。苔原狼因栖息地的破坏等因素,也是一个处于危机的物种。

相关知识

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一群狼的数量大约在5到12只之间,在冬天寒冷的时候最多可到40只左右,通常由一对优势对偶领导。狼群有领域性,且通常也都是其活动范围,群内个体数量若增加,领域范围会缩小。群之间的领域范围不重叠,会以嚎声向其他群宣告范围。通常群体捕杀大型猎物。幼狼成长后,会留在群内照顾弟妹,也可能继承群内优势地位,有的则会迁移出去(大都为雄狼)再生殖时会使用窝,通常在地面挖洞而成,可长达三四米,入口有大土堆。野生的狼一般可以活12-16年,人工饲养的狼有的可以活到二十年左右。

奔跑速度极快,可达五十五公里左右,持久性也很好。智能颇高,可以气味、叫声沟通。驯化后的狗,脑容量较狼小了百分之二十到三十,虽然在划定区域地图的部分退化,但在与其他人类相处的部分则增加。

狼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在夏天偶尔也吃点青草,嫩芽,浆果。是生物链中极关键的一节。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哺乳纲红色名录。

(图片网址:苔原狼(概述图—图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8: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