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lord nelson |
释义 | Lord Nelson 是指纳尔逊勋爵。全称: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1758年9月29日-1805年10月21日),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英国海军中将,世界著名海军统帅。 被誉为“英国皇家海军之魂”。其他译名:霍莱伊希奥·尼尔森 年表: 1758年9月29日:生于英格兰诺福克,在8兄妹中排行第6; 9岁时:由在海军担任舰长的舅舅收养; 12岁时:在海军服役并登舰参加海战; 19岁时:通过考试取得中尉军衔; 1794年8月:在卡尔维战斗中失去右眼; 1797年:在圣克鲁斯战斗中失去右臂; 1797年:在圣维森特海战中俘获两艘敌舰; 1798年8月:率英国分舰队在阿布基尔海战中大胜法国舰队,因而被英王封为男爵; 1799年:被派往那不勒斯,在当地因残酷迫害法国战俘及意大利共和政体拥护者而声誉受损; 1801年:在波罗的海及哥本哈根作战时,任帕克上将所率分舰队任副司令,不久出任英吉利海峡分舰队司令; 1803年-1805年:任地中海分舰队司令; 1805年10月21日: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中弹身亡。 简要生平: 1758年9月29日,他出生在英国诺福克郡伯纳姆索埔村,也正是在这一年,英国政府批准建造胜利号战列舰。纳尔逊是家里八个孩子的第六个,他9岁时母亲去世,这个大家庭就由他父亲一肩担起。12岁那年,他作为一名海军军校学生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并到了他舅父沙克林任舰长的舰上当实习生。他随舰一起远航,获得了很多船舶驾驶和海上生活的经验。沙克林利用他的影响使纳尔逊来到Carcass号上,随它参加了北极探险,使年仅14岁的纳尔逊获得了在冰海航行的经验。 沙克林升任皇家海军审计官,他的影响更加速了纳尔逊在海军中的晋升,纳尔逊勤奋好学,他很快掌握了很多海上技能,成为了一名经验丰富而又能干的年轻军官。1778年,沙克林去世,次年,纳尔逊被任命为Hinchingbroke号舰长。胡德海军上将又在纳尔逊的军事生涯上帮了他一把,他任命纳尔逊为Alemarle号舰长并带年轻的威廉王子(后来的威廉四世国王)前往西印度。 1789年,法国革命把人们的焦点引向了欧洲大陆。纳尔逊一直同情在他家乡的农民的遭遇。随着战争威胁的升级,纳尔逊受命指挥阿伽门农号,后又调往Chatham号。1793年1月,路易十六被处死,这使战争已不可避免。 阿伽门农号归属胡德勋爵的地中海舰队。1794年,纳尔逊正忙于执行封锁和围攻土伦的任务。在围攻科西嘉的Calvi时,一发炮弹打在他面前,飞来的弹片和碎石打瞎了他的右眼。不久,Hotham海军中将接替胡德任地中海舰队司令。阿伽门农号参加了与法军的战斗,纳尔逊俘获了Ca Ira号。但他并不满足Hotham的命令,并请求采取进一步行动,但Hotham却满足于现状而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在地中海舰队化归杰维斯海军上将前,纳尔逊执行Hotham的命令,封锁法国南部海岸。 杰维斯指挥很灵活,允许他的部下依据情况自己采取一些行动,使他的部下更加主动。杰维斯是个纪律严明的人,他做事从不拖拉,对不称职的部下决不留情。他注意到了纳尔逊的热情,并利用自己的影响使纳尔逊提前晋升海军准将,这样纳尔逊就可以指挥一支独立的小规模分舰队。 1797年2月14日,英国地中海舰队(15艘主力舰)在大西洋圣文森特角同西班牙舰队(27艘主力舰)遭遇,展开一场激战(圣文森特角海战)。在这次战斗中纳尔逊果断采取行动,违抗杰维斯的命令,支身脱离队形冲向西班牙舰队,拦住其去路,并且率舰勇敢的逼近敌舰,两次率兵冲上敌舰与敌人展开肉搏。纳尔逊的行动为英国舰队取得最后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此战后,纳尔逊被晋升为海军少将,获得了勋爵封号。 1797年7月,纳尔逊在进攻西属加那利群岛的特拉里夫岛时,因右肘中弹而失去了整右臂。 1798年初,康复后的纳尔逊重返舰队,担任地中海分舰队司令。同年8月1日夜,他率部突袭了泊于阿布基尔湾的法国舰队,大获全胜。被英王加封为男爵。 1800年底,俄国、瑞典和丹麦组成武装中立同盟,共同对付英国。为瓦解它们,在1801年3月,帕克海军上将率53艘战舰组成的舰队驶入厄勒海峡。同年4月2日,纳尔逊率一支分舰队向丹麦舰队发起进攻。战斗初期,由于丹麦舰队有组织的抵抗,英军受到重创,帕克命纳尔逊撤出战斗,但纳尔逊不予理睬,继续进攻,在英国战舰的猛烈打击下,丹麦舰队损失惨重,被迫投降。纳尔逊乘胜追击,将瑞典舰队和俄国舰队也赶跑。彻底摧毁了三国同盟。纳尔逊因功被受予子爵,并接替帕克,升任波罗地海舰队司令。 1803年5月,纳尔逊出任地中海舰队司令,以对抗法西联合舰队。1805年10月19日,法西联合舰队驶离西班牙加的斯港,企图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前往地中海,配合拿破仑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这时,纳尔逊已等候在加的斯以西的特拉法尔加海域。10月21日拂煦,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特拉法尔加海战开始了。参战的法西联合舰队有战舰33艘,英国舰队有战舰27艘。战斗在下午4时许结束,英国舰队获胜,法西联合舰队33艘战舰中,8艘被击沉,12艘被俘,人员死伤和被俘达7000余人。英国战舰无一损失,仅伤亡1600余人。但不幸的是,在战斗中,纳尔逊被法舰“敬畏”号上的步枪手击中身亡,年仅47岁。 纳尔逊在长达35年的海军生涯中,长期漂泊在大洋上,身经大小战斗不下百余次。他作战英勇顽强,在军事上敢于破除旧教条,突破传统的战略战术原则,善于在战斗中发挥独创和主动精神,这也就是他所说的“纳尔逊风格”。 1805年,英国人在伦敦修建了特拉法尔加广场,以纪念他和特拉法尔加战役。特拉法尔加广场有一个55米高的柱子,纳尔逊的雕像耸立其上。 子弹是从上上方往下击中纳尔逊的左肩,贯穿入体内打中脊椎。纳尔逊自己感觉到子弹击中脊椎,并告诉医官不要在他身上浪费时间,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伤是“致命”的。临终之前,“胜利”号的舰长告诉他敌人已经有12到14艘战列舰投降,英军已经获得大胜。纳尔逊战死时所穿、目前保存在格林威治海事博物馆的制服。 评价 纳尔逊具有非凡的军事天才,是英国海军史上最先摈弃当时盛行的线式战术并开创海上机动战的将领之一,他在战术创新上以无人能与之匹敌而享有盛名。他英勇无畏,能征善战,每次作战都身先士卒,命令旗舰率先攻入敌阵,而且为了激励将士士气,经常在甲板上直接指挥作战,因此多次身受重伤,人送绰号“残疾将军”。 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他独创性地运用一些不同颜色和图形的信号旗沟通舰队之间的联系,现代海上通用的国际信号旗(亦称“万国旗”)即由此演变而来,成为了战胜法国舰队的重要因素。他的这个旗号为“英伦企盼着人人都恪尽其责!”(England expects that every man will do his duty),已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中所熟悉和惯用的习语。 这次海战胜利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重创法西联合舰队,而且粉碎了拿破仑占领英国的企图,结束了长期以来英法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主地位。正如后人所说:“一个特拉法尔加,一个莫斯科,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赶下了台。”他阵亡以后,英国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遗体安葬在大教堂的墓穴中。 在英国及国外有多处纪念纳尔逊的纪念碑,包括伦敦中心特拉法加广场的纳尔逊纪念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