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跳鼓 |
释义 | 跳鼓是苗家最普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形式。此项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增进身体健康大有益处,深为苗家所喜爱,在湘西苗区尤为盛行。跳鼓表演脚跳手击腰旋体转,多用内功,讲究气质,体力消耗颇大,是一项全身运动的体育活动形式,且其只有动作上的高难简易之分,而无神态上的喜怒哀乐之别,只要求套路准确,技术熟练,气质刚毅,功夫精深,而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因此,它属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哈尼族跳鼓中国哈尼族民间舞蹈。流传于云南省墨红、红河、绿春、江城、元江、金平等县,也称跳舞、打鼓等。属于自娱性舞蹈,参加人数不等。有些地区随时可跳,有些地区只有过哈尼年才击鼓跳舞。 一般用鼓、等伴奏,无弦乐,也不歌唱,个别地方以唢呐伴奏,异车人跳鼓时用小三弦、笛子伴奏。跳鼓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边击鼓边舞蹈,可单人、双人或集体表演;一类是以鼓伴奏,众人随节奏起舞。其动作有的来自劳动生活和模仿动物形态,更多的是表达内心欢乐情绪的。 其跳法各地有所差异,有的突出扭胯顶胯,有的节拍强烈,动静分明,有的大幅度甩手并半蹲、颤动等等。但是,弯腰屈膝、身扭动、身随鼓声起伏、双手摆划则为其共同特点。一般说来,妇女跳鼓、舞姿比较统一,有晃手、转肩、弯身等较一致的姿态;但男性跳鼓,除了双人击鼓有相互配合的简单对称动作外,一般皆为即兴发挥,因各人性格差异而千姿百态。跳鼓是哈尼族传统舞蹈,历史悠久,在它的动律基础上,根据各种不同的生活内容和道具,派生出不少舞蹈,如毛巾舞、敬酒舞、细棍舞、烟杆舞、扇子舞、筷子舞等。其中元阳的扇子舞已发展成套,特色浓郁,组合也很丰富,而红河弄甫的碗舞,已发展到有咬碗、抛碗、背上放碗、肘上端碗、膝上摆碗等技巧。 苗族跳鼓跳鼓是苗家最普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五彩缤纷的 民间艺术形式。此项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增进身体健康大有益处,深为苗家所喜爱,在湘西苗区尤为盛行。跳鼓表演脚跳手击腰旋体转,多用内功,讲究气质,体力消耗颇大,是一项全身运动的体育活动形式,且其只有动作上的高难简易之分,而无神态上的喜怒哀乐之别,只要求套路准确,技术熟练,气质刚毅,功夫精深,而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因此,它属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苗族跳鼓特点讲究鼓点节奏和步法,其鼓点节奏有单点鼓、双点鼓和三点鼓、五点鼓、九点鼓以及行步鼓、转身鼓等。其步法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滚步翻身等等。 苗族跳鼓活动历史悠久。关于它的起因及产生的年代,民间传配种种。有说起于部落争战轩辕时代,用于征战助威。说的是苗族先民在作战中击鼓励志,鼓舞勇士们冲杀;战争胜利后击敖庆功,让勇士们同姑娘们一起娱乐,是以形成跳鼓活动。有说起于一对苗族夫妇杀死毁庄稼、害人命的妖魔。并以其皮制鼓,跳跃狂欢,以奴胜利。有说起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说的是苗家敬神祭祖多有 击鼓通神和击鼓叩恩的仪式,因而编成了跳鼓套路。有说据《山左金石志》与(汉阳汉画像),汉代鼓舞图像与红苗鼓舞相似,推建苗鼓源于汉代。还有说是摹仿猴子或摹仿啄木鸟编成的等等。关于跳鼓的起因和产生的年代并无确定。不过,据《凤凰厅志》(水绥厅即现在的花垣县)以及《苗防备览》等有关地方志书记载,苗家跳鼓活动早在明清以前的历史时期就已十分盛行。如《保靖概要》中写道:“……通宵达旦,名‘打猴儿敖’。”“通宵达旦”而不肯罢休一语,足见当时已跳鼓热况。不过古时候的跳鼓活动多是伴随隆重公祀活动进行的。据《永绥厅志·陌峒》记载据考查,民国时期已演变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古代歌舞式,即志书中记载的那种形式沿袭—种来;一种足民间体育式。此两种形式并存,然体育式活动面更广,参加的人更普遍,多云现在苗家的传统节日,如“跳年会”,“四月八”、“六月六”,“赶秋”、“鼓礼节”等。体育式的跳鼓先摆出一面或多面众鼓(此敢是公众凑钱制的以利公众使川,所以叫众鼓),聚会者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本地人或外地人,人人可似击鼓,或先山本地人打,外地人和;或先请外地人打,本地人和,形式不拘。其打法是按套路自打自跳自转,做小许多动作,或单人或双人或多人同于一面鼓上进行,无其他歌乐舞伴。 苗家跳鼓的种类有凤凰县的“花鼓”,吉首县的“四人鼓”、山丈、保靖、花垣等县的“团圆鼓”、“简子敖”、“跳年鼓”、“单人鼓”、“双人鼓”和“猴儿鼓”等等。综其套路动作内容有武术动作、生产摹仿动什:利生活摹仿动作二人类型:武术动作有“流星赶月”、“雪花盖顶”、“山马悬蹄”、“猛虎下山”、“懒龙缠腰”“观音坐莲”、“双星拜月”等:生产摹仿动作有上山、下山、挖土犁田、种地,插秧、挑担、晒谷、车谷等等:生活摹仿动作有梳头、照镜、织布、绣花、推磨、打粑粑、洗菜、淘米、煮饭等等。从跳鼓的表演形式来看,有单打(包括男子双打和女 子单打)、双打(包括男子双打和女子双打)、对打、男女混合打以及团体打等等。在表演形式上,虽然都是将一面鼓置于木架之上,由一人或两人手持木棒敲鼓腰(又称“敲边”),山一人或多人手拿双头鼓锤击鼓,可表演的套路、动作、数点、节奏等却各有不同。 此外,还有“铜子鼓”和摹仿猴子动作的“猴儿鼓”等,其套路均在单打或双打的范畴。 苗家跳鼓还有一个特点,即讲究鼓点节奏和步伐。其鼓点节奏人单点鼓、双点鼓和三点鼓、五点鼓、九点鼓以及行步鼓、转身鼓等。其步伐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滚步翻身等等。跳鼓的设备简单,只须鼓、鼓架、鼓锤以及一块较宽的露天平场和室内平场即可。鼓用木板制成圆桶形,腰大而两头略小,两面生牛皮,直径约60—70厘米;腰长120—150厘米。鼓架即支撑横放的木架子,高约60—70厘米。鼓锤即打鼓的圆木棒,长约15—18厘米:直径约3厘米,以击鼓时于握中间两头可打为宜。 近几年,湖南省制定了《跳鼓竞赛规则》(草案)逐渐规范化。 湘西苗族跳鼓先后于1959年和1964年进京表演。1982年、1986年在湘西占首苗族女跳鼓运动员石顺叫,曾先后在第二、二届个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跳鼓。 简介苗家跳鼓特点讲究鼓点节奏和步法,其鼓点节奏有单点鼓、双点鼓和三点鼓、五点鼓、九点鼓以及行步鼓、转身鼓等。其步法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滚步翻身等等。 跳鼓的设备很简单,只须鼓、鼓架、鼓锤以及一块较宽的露天平场和室内平场即可。鼓用木板制成圆桶形,腰大而两头略小,两面生牛皮,直径约60-70cm;腰长120-150cm。鼓架即支撑横放的木架子,高约60-70cm。鼓锤即打鼓的圆木棒,长约15-18cm;直径约3cm,以击鼓时手握中间两头可打为宜。 跳鼓 1985年湖南省体委制定了《跳鼓竞赛规则》并列为当年全省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自此,1990年在长沙,1994年在怀化举行的湖南省第二届、第三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跳鼓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使苗族鼓得到健康的发展并遂渐规范化。 湘西苗族跳鼓先后于1959年和1964年进京表演。1982年、1986年、1990和1995年曾先后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跳鼓,受到我国各兄弟民族运动员的赞赏。 详细介绍跳鼓是苗族同胞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和祭祀活动中创造出的一项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跳鼓的起源说法不一,相传在部落战争时期,跳鼓是作为进军冲锋的号令和在隆重的祭祀活动中出现的。另一有趣的说法是“猴儿鼓”。随着历史的发展,跳鼓的形式已由勤劳、聪明的苗族人民演变为舞蹈和民间的体育活动形式,成为传统节日、隆重聚会和新婚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活动内容。 跳鼓是将一面直径为一百至一百二十厘米的大红鼓置于高六十厘米的木架上。另备约尺长的鼓锤一双,在锤端系上一条红绸。鼓的位置可以机动灵活地变换。可由一人、双人和多人表演。表演者脚跳手击,腰转体旋,屈腰踢腿,急徐应节,时快时慢,时跃时击,若断若续。 “花鼓”是妇女常表演的一种。有梳头、掸灰、排水、推磨等生活和生产动作,轻松活泼,柔美秀气。 “单人鼓”是由一人出场打鼓表演,动作活泼自如,活多样。分女子单人、男子单人两种。男子动作如播种、收割、运粮、背柴等,淳朴、粗犷、表演热烈、激昂、奔放,刚中有柔,如波涛呼啸、似龙腾虎跃。 “双人”、“三人”、“四人”及“多人鼓”与“单人鼓动作基本上相同,只是表演形式有差异。表演人有时是转着打,有时是几个人同时争着打,要求表演者根据不同的鼓点和人数不断变化节奏和表演动作。 “团圆鼓”是以打鼓的形式来表示家人团圆和睦共处的生活,以杀猪、宰羊、拜年、取酒、走亲访友等表演来表现团圆之情。表演者轻松、喜悦、自如,鼓点的节奏时快时慢,鼓声柔和动听。 苗族跳鼓,是根植于劳动生活土壤中的一朵民族体育之花。在党的阳光照耀下,这朵鲜花现在越开越艳。跳鼓是苗家最普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形式。此项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增进身体健康大有益处,深为苗家所喜爱,在湘西苗区尤为盛行。跳鼓表演脚跳手击腰旋体转,多用内功,讲究气质,体力消耗颇大,是一项全身运动的体育活动形式,且其只有动作上的高难简易之分,而无神态上的喜怒哀乐之别,只要求套路准确,技术熟练,气质刚毅,功夫精深,而不加任何感情色彩。因此,它属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苗家跳鼓特点讲究鼓点节奏和步法,其鼓点节奏有单点鼓、双点鼓和三点鼓、五点鼓、九点鼓以及行步鼓、转身鼓等。其步法有走三步、走三步踩三角和滚步翻身等等。湘西苗族跳鼓先后于1959年和1964年进京表演。1982年、1986年、1990和1995年曾先后在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跳鼓,受到我国各兄弟民族运动员的赞赏。 湖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审定的《跳鼓竞赛规则》简介: 设项:比赛分单人赛和双人赛。比赛形式和评分办法按体操评比方法进行。 场地设备和用具:场地为长方形的平面,长10m,宽6m,鼓摆放在场地中央。裁判坐在场地四周。花皮鼓:鼓面直径80-100cm,鼓架高60-70cm。鼓边捧长30-40cm,正鼓棒长20-40cm,正鼓棒长20cm扎有绸丝带。 队员、教练员和队员:每个队由六名运动员组成(男三女三),其中一人为队长,有领队和教练员各一人,领队和教练员应该保证该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泉州跳鼓跳鼓是一种鼓舞形式,南安市诗山镇凤坡村的跳鼓由台湾传入并且仅在流传于,故称“凤坡跳鼓”。相传春秋时伍子胥父、兄均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只身逃离楚国,楚兵紧随其后追捕,他逃至鄂渚,幸得一位自称“渔中人”的渔夫,带领渔民和伍子胥一起扮成跳鼓队,掩护他逃过江。跳鼓的表演形式由此产生而流传于民间。至于凤坡跳鼓,是二百多年前,凤坡村有一人往台湾扎蓑衣谋生,在台湾学得跳鼓,后来回乡省亲,恰逢家乡“境主”(本村供奉的村神)谒祖进香,便传于乡人,表演极为成功,从此,每逢迎神赛会,凤坡就必有跳鼓表演。 凤坡跳鼓自传入后,世代流传,直至今日,发展起多种表演形式。当初从台湾传至凤坡村时,是以“公娶婆”为内容的两人表演形式,至今凤坡一带还称跳鼓为“公娶婆”。民国初期,民间艺人借鉴戏曲形式,在凤坡跳鼓增加了生、旦、彩旦、丑等角色,又采用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长工调》、《公婆拖》、《十八相送》、《灯红歌》等伴奏和演唱,形成歌舞戏曲表演。这种人物复杂、道具繁多的表演形式适应于舞台或打场演出,而在游神踩街中却很不适宜,故又经艺人加工整理,以适应游舞表演。久而久之,在20世纪四十年代形成了今日这种专用乐器敲击起舞的民间鼓舞了。凤坡跳鼓相关器具有堂鼓及鼓架、鼓轿、匡锣、小锣、小叫、吊拍等。舞蹈队伍精悍,表演者多为7人。其中男四人:鼓手、舞吊拍者和抬轿者二人;女三人:分别舞匡锣、小锣和小叫,表演者按“跳鼓敲”的节奏,敲击着手握的击乐器。鼓手是主要舞蹈者,主要动作有“仙童照面”、“绞脚跳”、“魁星踢斗”等;其他人以“仙童击拍”、“神女击拍”等动作配合,舞步以踏跳、蹦踢为特色,幅度大,力度强,显得刚健有力,舞者敲击手中道具(击乐器),其轻重缓急,以鼓手击鼓为准,一领众随,协调而默契。整个表演气势豪迈,节奏明朗、热烈奔放。 凤坡跳鼓传自台湾,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仅流传于凤坡村,地方味道浓厚,深受民众欢迎。 所属分类 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 中国民间舞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