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漂 |
释义 | “黄漂”,是一个和“北漂”相对应的名称——指的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伊始,在四川美术学院所在地黄桷坪出现的一个新艺术创作群体。这些艺术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却几乎没有固定社会工作和收入,并顶着各种压力坚持“漂泊”在黄桷坪,执着地寻找着自己的艺术语言,不懈地实践着自己的艺术理想。 简介“黄漂”的绝大多数人都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其中油画系和成教院的毕业生占绝大部分。他们虽生活于学校周围,但学校的事务已经与他们无关。“黄漂”们虽然和学院划清了界限,而这种界限仅仅是表面上的,实际上,他们永远离不开学院,离不开这个艺术运作机制。重庆美术馆和坦克库已经成为黄桷坪潜在的艺术权威核心,《当代美术家》作为一个平面媒体,更是掌握了不可忽视的话语权。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坦克仓库和《当代美术家》的品味实质上就是整个黄桷坪艺术的风向标。重庆黄桷坪一带生存着一群非主流艺术家,他们依附于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美术馆、501艺术仓库、坦克库等艺术圈存在,他们多数具有一定学历或较高文化素养和知识技能,他们被称为“黄漂”。黄漂以70后、80后为主,白天吃睡晚上作画成为他们的生活状态,而卖画则成为每个人的生存之道,其中混得好的黄漂每年固定收入在20万元到80万元之间,但初漂的艰难却难以想象。 类型据介绍,黄漂大致分为五大类型: 1、始终相信自己创作价值的执著追求者 2、毕业了不愿或不敢离开美院而在学校周边接活或带培训班的年轻人 3、利用一技之长帮人完成设计的“菜画艺术家” 4、寻求创作灵感的知名艺术家;漂洋过海来到黄桷坪的“洋黄漂” 生存方式白天吃睡 晚上作画“留守黄桷坪的艺术家多以70后、80后为主,其中80后占六成左右,能够呆两年以上的人少,女性就更少了。”付艳说,在黄漂圈内呆了一年,每次四五十个校友或老乡的聚会,女性最多只有五六个。 “对于这种以青春和极不稳定的生活去搏击艺术的方式,并非每个女性都能玩得起。”付艳将女黄漂们归为三种状态:一是混迹几年后逐渐有了名气和渠道,作品不愁卖的成功者;二是一直没找到合适工作,无奈持续漂下去的一族;三是和她一样毕业不久,对于艺术追求和生存方式有自己想法的人。 “卖画是每个人的生存之道,作品被收购多少、价值的高低决定了你漂的质量。”付艳说,女人尝试追求,可到了一定年龄,该结婚的还是要结婚,该消失的自然会消失。 “刚开始漂时,要卖画或想卖个好价钱很不容易。”付艳说,在黄桷坪,任何一个看似不起眼的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名气”可能都超乎想象,大家各自生活,一般中午起床,然后吃饭喝酒和聚会,往往到了晚上才靠灵感来作画。 单打独斗成功几率小和不少新“黄漂”相比,付艳一直自认为幸运,从去年7月毕业至今,一年多过去了,她一直靠当初卖掉的3幅画支撑着生活,并还给家里寄了几千元钱“意思意思”。 去年毕业时,付艳的画作参加各类毕业生作品展,被深圳一艺术收藏馆以2万元收藏一幅,另两幅则被北京一家画廊在策展人的推荐下买走。 要生存下来,除了靠作品还需要人脉和运气。一年来,付艳与同当“黄漂”的同学一起建立了工作室,“单打独斗也有可能成功,但几率太小。” 卖画渠道要想别人了解和购买你的画有三种主流方式: 一、依托501、坦克仓库这些已有名气的艺术基地(国内外每年都有画廊通过这些基地搜罗艺术作品); 二、不断地参展,每次大展时黄桷坪的人都很忙碌。展出过程中有人看中了你的画,或通过参展的作品册与你取得了联系,就可商谈价钱; 三、靠人脉。“不少老黄漂都有自己的圈子,作品要出售自然也比新手多了渠道。” “混得好的黄漂,已经是国内外知名画廊的画师了。这些专业画师每年给这些画廊供应10幅左右的作品,每年固定收入在20到80万之间。”这些黄漂群是最受市场认可的成功者,“但无论收入多高,他们都会选择留守黄桷坪,甚至是租房住。但另有一些黄漂,有了名气就进京当了北漂。” 现状金融危机 画卖不动,黄漂生存压力更大了 大地震过后 画难卖了“这个圈子历来有竞争性和不稳定性。只不过以前黄漂们的艺术生存氛围和生活环境都比现在好得多,而现在影响卖画收入的因素更多了。去年是个节点,先是汶川地震,收购画作的人情绪和对收藏的执著受到一些冲击,接下来便是金融危机,画卖不大动了,很多收藏者害怕价跌,问画的多买画的人少。” 同时,美院主体搬迁到大学城新校区,也让“黄漂”们的士气受到了一定影响。不断有人离开和放弃,但也从未停止过新人的进入! “黄漂”漂进美术馆2007年10月15日晚,“‘黄漂’漂进美术馆”在位于我院的重庆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首次集中展示了“黄漂”这一特殊的艺术创作群体的作品,同时展示了以四川美术学院为核心的艺术创作的整体风貌。 此次展览共展出作品174件,陈列于我校美术馆及重庆美术馆共六层展厅内,涉及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摄影、水彩、色粉、丙烯等多种门类。参展艺术家多达五十余位,其中不乏任前、李勇、赵波、周楠、高瑀、惠欣、小杨等等颇有名气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以自己的生存背景——黄桷坪为依托,以自我观照的形象为载体,以新鲜的视觉语言为表述方式,实施着自身对于城市化各个层面的关照和思考,以拓展当代艺术的可能性。展览将持续到10月28日。 正如罗中立院长在开幕式上所希望的,今后,“黄漂”展将继续办下去,做成类似于“教师双年展”、“学生作品年展”、“开放的六月”等具有品牌效应的持续性展览。在“黄漂”已经成为四川美术学院周边生态一部分的今天,类似的展览将为这些艺术家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和展示机会,有助于鼓励艺术家的创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