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克秀 |
释义 | 黄克秀,男;汉族;甘肃合水人。1908年出生。1933年,参加革命。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赤卫队队长、陕甘边区保卫队队长、华池游击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团团长等职。在著名的直罗镇战役中,他率领的游击队集体立功,受到肖劲光将军的奖励,毛泽东也对黄克秀领导的游击队给予了很高评价。1937年7月,他奉红二十九军军部命令,率红四团赴吴旗镇截击张廷芝部队,张部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负隅顽抗。他率尖兵冲锋时,不幸中弹牺牲。 简介在创建陕甘边区南梁根据地的艰苦岁月里,刘志丹麾下有一支神出鬼没、所向披靡的地方军队,闹腾得国民党军队丧魂落魄,闻风逃窜;整治得土豪劣绅心惊胆寒,望而生畏。它就是由葫芦河赤卫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的陕甘独立师红军第四团。团长黄克秀是一位骁勇善战,威震桥山的优秀指挥员。(图一三二) 人物履历1910年7月19日,黄克秀出生于安徽省濉溪县中阳乡一个家贫如洗的穷苦农民家里。刚一哇哇坠地,父母就为他起名“锁儿”,意为“金锁扣魂,大福大贵”。 相关事件1916年春夏之交,濉溪暴洪成灾,田园被淹,房舍倒塌,灾民死伤惨重,满目凄凉。入夏,飞蝗蔽日,食禾殆尽,颗粒无收。为了活命,年仅6岁的黄克秀,跟随父母、哥哥背井离乡,开始了风餐露宿的乞讨生涯。夜宿晓行,千里漂泊,于翌年春来到大凤川落脚。嗣后,继迁太白镇龚家沟门定居,靠租佃几亩薄田苦度时光。八、九岁,就给富户放牛牧马,兼顾背柴、挑水活计。因受环境磨砺,他上树赛松鼠,爬山似鸟飞。伙伴送他雅号“黄鹞子”、“飞毛腿”。 性格克秀生性耿直,机智灵敏。幼时喜欢使枪弄棒,排阵布兵。用木头制作的手枪,精雕细刻,染色考究,配上牛皮套子,酷似真的一样。带领同龄游戏,充当“首领”。时而佯筑工事,时而领队操练;时而组织隐蔽,时而登台训话。摆布自如,有秩有序,连比他大几岁的孩子,都听从他的“命令”。因此,他虽个头不高,穿着褴褛,但深受邻里们的钟爱。长辈和目视他,同龄倍加尊崇。 爱憎分明克秀爱憎分明,疾恶如仇。遇老弱妇孺,均能鼎力相助。碰上穷家赤户,也设法周济。谁家没水吃,他自告奋勇挑;谁家没烧的,他抽空就背;谁家断了炊,他毫不吝啬地挤出自家口粮接济。但对豪家富户、达官吏卒,冷若冰霜,愠目而视。 西北大旱1928年西北大旱,全年未雨,陇东为甚,田畴龟裂,禾苗枯萎。翌年,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民国十八年”大年馑。地主、豪绅借机加紧盘剥贫苦农民,大发不义之财。地方官吏挖空心思巧立名目,不择手段,鱼肉乡里百姓。他们一面拉兵索饷,一面筹款办团。民团办起后,名为“保境安民”,实则捞取政治资本,以达到他们名利双收的肮脏目的。天灾加人祸,穷人实难熬,饿殍遍盈野,尸骨塞满道。目睹这样的凄惨情景,使抱负充盈的黄克秀沉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世界怎么这样不公平?同样都是人,为啥高低贵贱不均衡?”“有的人不种地,为何光吃‘驴打滚’的利?”“庄稼汉,没饭吃,为啥还要养官吏?”他还想:“既然世上穷人占多半,为啥不联合起来对着干?”矛盾、疑问;疑问、矛盾,让他越想越愤愤不平,怒火满腔,心底萌发了复仇的火焰。一天,他同几个伙伴上山放牛羊,摔跤玩得正起劲,牛群闯进了一家富户的庄稼地,这无形中闯下了弥天大祸。狠毒的户主,遂用木棒将一小伙伴打得死去活来,仰身求饶。克秀见状,火冒三丈,当即联合七、八名同龄伙伴,直将那个户主治服方休。 1930年10月1日,刘志丹领导的“太白夺枪”震撼了子午岭山麓,也拨开了笼罩在桥山山脉中段的滚滚乌云。黄克秀高兴地跳了起来,逢人就说:“干得好!干得好!”。 1932年开春,刘志丹派共产党员黄德明到葫芦河一带宣传革命,筹建农会、赤卫队,发展党组织。黄德明到葫芦河不久,了解到黄克秀胆、识、勇、谋过人,办事豁达利落,遂物色为重点培养对象,很快与他结为“金兰”之谊,灌输革命道理。6月,正式成立石马坪农会和葫芦河赤卫队。黄克秀任农会会长和赤卫队队长,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担任职务1933年3月,在陕甘边红二十六军和黄德明的具体扶助下,葫芦河赤卫队扩建为东华池赤卫军大队,黄克秀任大队长。同年6月,由黄德明单线发展黄克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8月,发展共产党员15名,遂于龚家沟门罗洼列宁小学成立了葫芦河党支部,下辖4个党小组,黄克秀任党支部书记。赤卫军的活动与壮大,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合水地方当局的注视与不安。9月,驻防合水老县城的陇东暂编十三师副官处长刘宝堂,与国民党合水县保安大队长李鸿轩指令心腹宋茂亭,率领士兵10余名,秘密潜入葫芦河,走家串户,调查情况。消息传出,即被黄克秀率队缴了械。 1934年2月,南梁根据地初具规模,红军和游击队有了很大发展。这种情况,反动派更是慌恐不安,准备拔掉这颗钉子,以解心头之恨。时隔不久,遂令驻防庆阳一线的仇良民、王子义团和陇东民团团总谭世麟部进剿苏区。4月,黄克秀率领华池赤卫军大队,配合红四十二师主力作战,九战九捷,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围剿”。同年11月7日,华池县苏维埃政府与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华池赤卫军大队,奉命改编为华池县苏维埃政府保卫队,黄克秀任队长。 1935年春,华池县政府保卫队升级为保卫大队,黄克秀任大队长,刘培清任政委,下辖3个中队。同年4月,国民党三十五师马鸿宾部冶成章(外号野骡子)旅,和胡宗南六十一师杨步飞旅,相继潜入南梁,妄图推翻我刚刚成立不久的南梁政府。黄克秀积极配合红四十二师协同作战,利用极为熟悉的地理环境,神出鬼没地对付敌人。敌人进村他上山,敌人上山他穿林;敌人追赶他迂回,敌人驻扎他扰乱,拖得敌人精疲力竭,最后被我主力红军一举驱赶出境。此战中,保卫大队缴获战马5匹,驳壳枪13支。 9月下旬,在王明“左”倾路线影响下,陕甘宁地区错误地开始了“肃反”运动。错误路线执行者采用逼供手段,要黄克秀揭发刘志丹所谓的反革命罪行。黄克秀义正辞严,据理驳斥。他说:“全边区都唱刘志丹,是清官……,我也认为他就是个真正的清官,如果刘志丹都成了反革命,那全边区的老百姓不就都成了反革命吗?”寥寥数语,质问得错误路线的执行者无言答对。 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后,随着红十五军团的组编,华池县政府保卫大队改称华池县独立营,黄克秀任营长。 11月初,国民党东北军106师、109师进驻太白。一天, 10多个散兵串乡扰民。黄克秀闻讯,单身上前制裁。他急中生智,利用夜幕佯喊:“一连追赶,二连殿后,三连在前边隐蔽。红军宽待俘虏,只要乖乖放下武器,保证不动你们一根毫毛”。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招,敌人信以为真。被吓得呆若木鸡,抛掉武器怆惶逃走。黄克秀缴枪10支,此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1936年7月,陕甘独立师于曲子县(今属环县)花旗村成立,隶属于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下编4个团,黄克秀任红四团团长,刘培清任政委(后为任昌辉)。 作为黄克秀从1932年任葫芦河赤卫队队长,到1936年7月任陕甘独立师红四团团长的4年时间里,率领广大指战员,转战于桥山山脉陕西省所属的富县、志丹、吴旗、张家湾、黑水寺、直罗镇、张村驿、套筒原、下寺湾等和甘肃所属的环县、庆县、宁县、合水、华池、正宁等地。与土匪、反动民团、国民党地方自卫队、正规军等激战30余次,消灭了敌人大量的有生力量,亲手处决了作恶多端,人民恨之切齿的土匪头子李根娃、冉老九、沈安福等,使当地劳苦大众过上了安定生活。 1937年7月18日,陕北土军阀张廷芝再次进犯陇东解放区,黄克秀奉命率红四团进剿,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二将川一仗,击毙敌团长李向银,取得了旗开得胜的战功。7月20日,张部败逃华池县老爷岭,凭借天然屏障,据险顽抗。适值大雨倾盆,黄克秀命令部队冒雨冲锋,接连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当攻到第五道防线时,敌人居高临下,以密集火力封锁,红四团几次冲锋仍不奏效。怒不可遏的黄克秀,脱掉上衣,用红布条束紧腹部,大喝一声:“同志们,跟我来!”正当他一手执旗,一手握枪,奋不顾身,拼命冲杀时,一颗罪恶的子弹射穿了他的脐部,血流如注,壮烈牺牲,年仅27岁。 噩耗传开,同志们悲愤交加,泣不成声。有的默默流泪,有的嚎啕恸哭;有的紧握钢枪致哀。浴血奋战的战友们咬牙切齿,奋勇冲向敌人阵地,“活捉张廷芝,为黄团长报仇”的呐喊声,荡漾山谷。战斗胜利了,但黄团长走了,永远地走了……! 入殓厝放战友们把黄团长的遗体抬上担架,由任昌辉政委带领一连人护送到刘坪老爷庙入殓厝放。月余,战事松动,将灵柩移回葫芦河安葬于赫家 。2003年初,在吕建周等离退休老同志的盛情倡议下,合水县委、县人民政府为黄克秀同志树立了纪念碑,以作永久纪念。(曹清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