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滑蹠蟾属 |
释义 | 简介Leiopelma 无尾目滑蹠蟾科的一属。肩带弧胸型;椎骨11枚,较其他无尾类多1枚,椎体双凹型,有残留的脊索;有残留尾肌。现有3 种,仅分布于新西兰。体型较小,长20~50毫米。栖息在近水源的苔藓上、潮湿的土洞内或岩石下。卵色白,产于潮湿的陆地上,成蟾有护卵习性,常徘徊于卵群附近。 属无尾目(Anura)滑蹠蟾科(Leiopelmatidae),1属,3种,产于新西兰山区。因具许多原始特征而被认为与美国西北部的有尾蛙(Ascaphus Truei)有亲缘关系。产卵於潮湿栖息地,发育过程中不经蝌蚪阶段。 滑蹠蟾与分布于北美西北部高寒山区的尾蟾(仅1种)归为同科,或将后者另立尾蟾科。尾蟾生活于急流冷溪及其附近,有肉质短尾,用作交接器;卵产于水内,不直接发育。滑蹠蟾尾蟾类群被认为是最原始的。因为晚侏罗纪发现的侏罗南蛙椎骨也是11枚。滑蹠蟾为孑遗动物,已被列为保护动物。 无尾目无尾目(学名Anura)是属于两栖纲的动物,成体基本无尾,卵一般产于水中,孵化成蝌蚪,用腮呼吸,经过变态,成体主要用肺呼吸,但多数皮肤也有部分呼吸功能。主要包括两类动物:蛙和蟾蜍。这两类动物没有太严格的区别,有的一科中同时包括两种。一般来说,蟾蜍多在陆地生活,因此皮肤多粗糙;蛙体形较苗条,多善于游泳。两种体形相似,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