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侯洵
释义

侯洵著名的光电子学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

中文名:侯洵

国籍:中国1936牟12月

出生地:陕西咸阳

职业:学术委员会主任

毕业院校:学术委员会主任

代表作品:《超声处理对ZnO薄膜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

人物简介

侯洵,陕西咸阳人,1936年12月生。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两年。大学毕业后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86年6月晋升为研究员。1986年6月至1995年3月任该所所长。2000年受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2003年9月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侯洵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光电子学专家、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从事光电发射材料及快速光电器件研究四十多年,先后作为主要参加者、学术带头人和主持人研制出一系列电光与光电子类高速摄影机,成功用于中国首次核试验、地下核试验以及激光核聚变研究。侯洵院士是中国八·五攀登计划项目“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首席科学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强场激光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专家委员会两召集人之一。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是主要贡献者之一,排名第五。

侯洵同志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已先后培养了41名硕士生,25名博士生。他(她)们后来大都成了瞬态光学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的科研骨干。他同样重视科普工作和对青少年的科技知识与兴趣的培养。侯洵同志积极贯彻中央强调科普工作的方针,近几年来,先后在西安、汉中、商州、咸阳等地的大学、中学作过多次科普报告并热心地参加过陕西省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例如,他在西北大学、西安交大、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西安第二炮兵学院、汉中师范学院、商州师专等校作过瞬态光学、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及其应用、高速摄影及其应用等报告;在陕西工学院、西安高中、西安中学、商州中学作过“光与我们”、“志存高远,珍惜时间”等报告。

人物生平

1979年8月至1981年11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进修两年。大学毕业后至今,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1986年6月晋升为研究员。1986年6月至1995年3月任该所所长。2000年受聘西安交通大学教授。2003年9月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侯洵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光电子学专家、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从事光电发射材料及快速光电器件研究四十多年,先后作为主要参加者、学术带头人和主持人研制出一系列电光与光电子类高速摄影机,成功用于中国首次核试验、地下核试验以及激光核聚变研究。侯洵院士是中国八·五攀登计划项目“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首席科学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强场激光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专家委员会两召集人之一。1985年"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他是主要贡献者之一,排名第五。

侯洵同志十分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已先后培养了41名硕士生,25名博士生。他(她)们后来大都成了瞬态光学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的科研骨干。他同样重视科普工作和对青少年的科技知识与兴趣的培养。侯洵同志积极贯彻中央强调科普工作的方针,近几年来,先后在西安、汉中、商州、咸阳等地的大学、中学作过多次科普报告并热心地参加过陕西省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例如,他在西北大学、西安交大、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西安第二炮兵学院、汉中师范学院、商州师专等校作过瞬态光学、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及其应用、高速摄影及其应用等报告;在陕西工学院、西安高中、西安中学、商州中学作过“光与我们”、“志存高远,珍惜时间”等报告。

科研成果

侯洵从事瞬态光学技术研究三十五年,先后以主要参加者、学术带头人和题目负责人身份亲自参与研制了一系列电光与光电子类型的高速摄影机,主要有:中国克尔盒高速相机、电视-变像管高速相机及光纤-变像管毫微秒扫描相机、多种超快过程研究用的可见光皮秒扫描相机、X-射线皮秒扫描相机、四通道纳秒变像管分幅相机、红外皮秒变像管扫描相机、皮秒变像管分幅相机、变像管高温测量仪等。上述相机均为国内首创,其中多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上述一系列超高速瞬态现像观测设备的研制成功使中国超快现像研究的时间分辨率从微秒进到了皮秒,提高了六个数量级,响应波段从红外覆盖到了软X-射线,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1985年与其它靶场观测仪器一起获得了题为“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侯洵获个人获奖证书,排名第五。

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瞬态光学技术和促进超快现像研究,他倡议并组织了“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立项工作,获得成功。1991年组织“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八五”攀登计划项目立项申请,获准后被国家科委聘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该项目包含飞秒激光技术、超快速测量技术及超快过程研究三部分,由六所六校的有关科技人员共同承担,完成得很好:1996年国家科委验收时整体评为A级。1997年起,作为 “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强场激光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的专家组召集人之一,承担过超快过程研究部分的组织工作与课题研究,2001年该项目騐收时聘为A级。

此外,侯洵还于七十年代负责研制成功磁聚焦云母片耦合四级像增强器;在国内最先研制成功了透射式砷化镓阴极和场助光电阴极;八十年代初发明了长波响应高、面电阻小、稳定性好的钯银氧铯阴极;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双近贴聚焦像增强器;发明了使用电子陷阱材料的组合红外光电阴极;发明了一种新型高效X射线光电阴极并获得了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1990年研制成功直径100毫米的微通道板X射线像增强器,当时在国内外领先,获中国专利。为解决常规武器靶场探测暗、小、快、多目标的难题,他提出了采用脉冲激光照明、干涉滤光片抑制背景、像增强器增强目标图像的办法,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新一代靶场光测设备,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曾主持设计并制造了成套像增强器制造设备,出口创汇191万美元。

2000年受聘该校教授以来,与吴洪才教授一起主持了985工程的重大项目“海量信息技术”,领导开展了信息的超高密度光存储、光通信用无源器件、低损耗有机光纤等的研究工作,建立了“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侯洵同志十分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他先后培养了51 名硕士生,28 名博士生。他(她)们后来大都成了瞬态光学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的骨干。目前在读硕士生10名,在读博士生10名。

1984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

2002年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2年被聘为陕西省第二届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

现任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

其它任职

他现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陕西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西北大学双聘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顾问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2000年6月,侯洵院士应聘为河南大学物理系教授。

侯洵院士从事瞬态光学技术研究35年,先后以主要参加者、学术带头人和题目负责人身份亲自参与研制了一系列电光与光电子类型的高速摄影机,主要有:中国第一台克尔盒高速相机、电视——变像管高速相机及光纤——变像管毫微秒扫描相机、激光核聚变及多种超快过程研究用的可见光皮秒扫描相机、X-射线皮秒扫描相机、四通道纳秒变像管分幅相机、红外皮秒变像管扫描相机、皮秒变像管分幅相机、重返大气层表面烧蚀情况用的变像管高温测量仪等。上述相机均为国内首创,其中多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双楔型克尔盒的理论分析及所推导出的计算公式比国际上发表的结果早两年。变像管高速相机综合了现代物理、光电子学、精密机械、电子学与计算机技术,满足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急需,1985年与其他观测仪器一起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侯洵获个人获奖证书,排名第五。上述一系列超高速瞬态现象观测设备的研制成功使中国超快现象研究的时间分辨率从微秒进到了皮秒,提高了六个数量级,响应波段从红外覆盖到了软X-射线,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果分别获得了国家或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侯洵本人继龚祖同院士、王大珩院士之后于1990年成为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的中国国家代表。自1978年以来,他参加或带团参加过多次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学术会议并作为节目委员会主席协助王大珩院士组织了1988年在西安召开的第18届国际高速摄影与光子学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为进一步发展中国瞬态光学技术和促进超快现象研究,他倡议并组织了“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立项工作获得成功。1989年以后他侧重研究超短激光脉冲的产生与测量。1991年组织“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八五”攀登计划项目立项申请,获准后被国家科委聘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该项目包含飞秒激光技术、超快速测量技术及超快过程研究三部分,由六所六校的有关科技人员共同承担,完成得很好:创造了两项该领域技术指标国际家领先的成果,研制成功九种飞秒激光器、条纹相机与瞬态测试设备共9种,推动了中国超快过程研究的发展。超快过程研究在光合作用原初反应、半导体超快速光学特性、稀土离子配合物超快速光谱、有机分子超快非线性特性等方面都有所发现,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1996年国家科委验收时整体评为A级。目前承担着“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强场激光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的超快过程研究部分的组织工作与课题研究。

此外,侯洵在光电阴极及象增强器方面也作了不少创新或国内首创的工作。例如,在国内首创转移阴极与铟封技术,研制成功磁聚焦云母片耦合四级象增强器:80年代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在国内最先研制成功了透射式砷化镓阴极和场助光电阴极;发明了长波响应高、面电阻小、稳定性好的钯银氧铯阴极和使用电子陷阱材料的组合红外光电阴极;发明了一种新型高效X射线光电阴极并获得了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1990年研制成功直径100毫米的微通道板X射线象增强器,当时在国内外领先,获中国专利和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为解决光电探测中暗、小、快,多目标的难题,他提出了采用脉冲激光照明、干涉滤光片抑制背景、象增强器增强目标图像的方法,成功地研制出了中国新一代光测设备,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曾主持设计并制造了成套象增强器制造设备,出口创汇191万美元。

人物论著

[1]袁艳红侯洵高恒.超声处理对ZnO薄膜光致发光特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6,55(1):446~

[2]李隆史彭甘安生陈浩伟侯洵.偏心度对方形倍频晶体温度场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40(4):420~

[3]李隆史彭田来科白晋涛侯洵.高功率半导体激光端面泵浦方形掺Nd^3+离子激光晶体热形变研究[J].光子学报,2006,35(4):499~

[4]袁艳红侯洵白晋涛.紫外光激发下氧化锌纳米线的发光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6,35(3):373~

[5]徐庆安张景文杨晓东巨楷如贺永宁侯洵.生长温度对L-MBE法制备的ZnO薄膜性能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06,35(2):248~

[6]胡晓云樊君常娜白晋涛侯洵.TiO2纳米薄膜微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化学工程,2006,34(5):41~

[7]李锋刘蓉白晋涛侯洵.Z型固体激光腔热动力图解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34~

[8]李锋白杨白晋涛侯洵.一种V型固体激光腔的热动力图解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3):176~

[9]徐庆安张景文杨晓东巨楷如贺永宁侯洵.生长温度对L—MBE制备的ZnO薄膜性能的影响[J].半导体光电,2006,27(3):289~

[10]甘琛利张彦鹏冯宇余孝军汪杰李创社宋建平卢克清侯洵.阿秒极化拍的V型三能级对称二阶相干理论[J].物理学报,2005,54(2):726~

[11]李隆史彭田丰凌亚文白晋涛侯洵.双端泵浦Nd:YVO4晶体温度场及热形变场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39(2):170~[12]袁艳红苗润才白晋涛侯洵.多壁纳米碳管的频率上转换效应研究[J].光子学报,2005,34(11):1651~

[13]胡晓云樊君李婷张德恺白晋涛仁兆玉侯洵.B离子对SiO2基质凝胶中Eu^3+特征光谱的加强作用[J].光子学报,2005,34(9):1340~

[14]关俊李霞程光华陈国夫侯洵.单光束Z扫描法测量Nd:YVO4的非线性折射率[J].光子学报,2005,34(8):1172~

[15]李霞姚保利侯洵.以衍射理论为基础考虑双光子吸收的Z-扫描理论[J].光子学报,2005,34(7):1010~

[16]冯晓强贺锋涛张东玲白永林侯洵.固体浸没透镜飞行高度的气浮控制[J].光子学报,2005,34(6):927~

[17]冯晓强贺锋涛张东玲白永林侯洵.采用DDS的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探针一样品的纳米距离检测[J].光子学报,2005,34(5):726~

[18]贺锋涛张东玲白永林冯晓强侯洵.固体浸没透镜出射光场偏振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5,34(2):276~

[19]朱京平李阳唐锐歆侯洵.多重散射理论声光耦合波方程的龙格-库塔法数值分析[J].光子学报,2005,34(2):284~

[20]徐庆安禹忠韦玮侯洵.溶胶凝胶法制备Er^3+-Yb^3+共掺纳米SiO2粉[J].化工新型材料,2005,33(8):15~

获得荣誉

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排名第五(1985);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变像管皮秒扫描相机”排名第一(198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及分幅相机”排名第一(199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象增强高速电影摄影系统”排名第一(1992);,国家发明三等奖“X射线皮秒分幅摄影技术”,排名第一(1992);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软X射线皮秒分幅摄影技术”排名第一(1993);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SX1型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毫微秒分幅相机”排名第一(1990);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软X射线皮秒分幅摄影技术”排名第一(1992)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成套象增强器制造设备”排名第一(1995);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小型激光经纬仪象增强高速电影摄影系统”及“纳秒变像管扫描相机”排名均第一。,“BWS-5KII型皮秒变像管扫描相机”(排名第六),“固体双波长CnLiSAF激光器的研究”(排名第三);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大尺寸X射线象增强器”(排名第一),“磁光盘机读、写、抹光头”(排名第四),“飞秒掺铬氟化锂锶铝激光器研究”(排名第二);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XG60-1型MOCVD装置”(排名第一),三等奖“CW锁模YAG激光同步泵浦飞秒激光器”(排名第三),1996年度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个人奖);1999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个人奖)。

侯洵院士同样重视科普工作和对青少年的科技知识与兴趣的培养,积极贯彻中央强调科普工作的方针,近几年来先后在西安、汉中、商州、咸阳等地的大学、中学作过多次科普报告并热心地参加过陕西省的“大手牵小手”活动。例如,他在西北大学、西安交大、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西安第二炮兵学院、汉中师范学院、商州师专等校作过瞬态光学、超短脉冲激光技术及其应用、高速摄影及其应用等报告;在陕西工学院、西安高中、西安中学、商州中学作过“光与我们”、“志存高远,珍惜时间”等报告,2004年获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

人物评价

侯洵院士是中国瞬态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在近四十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先后做为主要参加者、学术带头人和主持人研制出一系列电光与光电子类高速摄影机,曾先后成功用于中国首次核试验以及现在的激光核聚变研究。1985年做为"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的主要贡献者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侯洵院士是中国"八·五""攀登计划"项目:飞秒激光技术与超快过程研究"首席科学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强场激光物理与飞秒超快过程研究"专家委员会召集人之一。自1986年以来,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上述奖项均排名第一(排名不是第一的未列入);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等主要奖项。

侯洵院士由于1985年以前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的保密要求,因此除在英国进修期间发表过论文外几乎没有发表过文章,自1986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90多篇,在第18届、第23届国际高速摄影会议及日本第一届国际高速摄影会议上做了特邀报告。

侯洵院士倡议并组织建设了"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导该实验室以高水平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实验室获得了国家、中科院、陕西省各类奖项25个,为中国瞬态光学技术的研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已培养博士29人。

198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1996年获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扩展阅读:

1

http://www.ezkaoyan.com/school/xjtu/Column2/2007-6-25/20076251821828.htm

2

http://mainpage.nwu.edu.cn/unit/uwlx/physics/njutai.htm

开放分类:
人物科学家学者化学家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12次
最近更新:2012-01-22
创建者:silentino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yangke19941112 

空随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