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红海马 |
释义 | 【中文名称】红海马 【英文名称】Hippocampus coronatus 【所属类别】 珊瑚礁鱼类 海龙科 【详细介绍】 【界】 动物界 【纲】 鱼纲 【目】刺鱼目 【科】海龙科 【属】 海马属 【分布区域】 北纬30度与南纬30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浅水海域 简介分布于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肉食性,可喂以动物性浮游生物饵料,适合于水温24度,海水比重1.023,水量200公升以上的无脊椎水族箱,最大体长可达25公分。 外形特征红海马属具有不同于一般鱼类的外形,尾鳍完全退化,脊椎则演化到如猴子尾巴一样,可卷曲来钩住任合突出物体,以固定身体位置。生活习性红海马在水中的游动方式也不同于一般鱼类,它们几乎总是昂立着身体,依靠小而几乎透明的鱼鳍的扇动,它们可以任意上下左右移动,但速度缓慢。通常红海马凭借身上体色的伪装及硬化成皮状的皮肤以逃避掠食者。 分布范围分别产于北纬30度与南纬30度之间的热带和亚热带沿岸浅水海域。地理范围虽广,但他们只是疏落而狭长地分布于沿岸水域,大多数品种主要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太平洋地区出没,中国主产于东南沿海,华北沿海地区亦产。 生长繁殖红海马特殊的生殖方式亦引人注目,是由母鱼将卵产在雄鱼腹中之育儿囊(孵卵囊),经2到3周的怀卵期,再由公鱼孵出小海马。在此期间海马群会向较浅的海域移动,寻找较合适的生产环境,其生存水深约 10-30米之间。普通交配及生产温度约于 26至 29 ℃(亦有些例外)。刚初生的小红海马体长约0.6-0.8厘米左右,其体长与种雄红海马体长有密切的关系。 种群现状红海马目前正面临极大的危机,每年数以百万计的红海马被捕捞以制成传统中药使用为主,或供水族馆饲养。加上人类为了经济发展大量破坏海草区、红树林及珊瑚礁等海马的天然栖息地,影响尤其深远。 药用价值中药药用中医学认为海马味甘、咸,性温。归肾经、肝经,功效则包括补肾壮阳,散结消肿。《本草纲目》说孕妇临产时把海马烧末吃了,再手握一只海马,就能顺产。其壮阳的功效的原因则在于“海马雌雄成对,其性温暖,有交感之义”。 在《本草拾遗》中,海马又名水马、虾姑、马头鱼、龙落子鱼。在中国主产于东南沿海,华北沿海地区亦产。一年四季均可捕捉,捕后除去内脏,洗净,晒干。或除去外部灰黑色皮膜及内脏,将尾部盘卷,晒干。 临床科学研究日本红海马(Japanese Red hippocampus)作为世界海洋类名贵稀有药材,日本海在太平洋处于寒暖流交汇点,富浮游生物,水产资源丰富,相应的海洋生物种类较多,其中日本红海马(Japanese Red hippocampus)药用价值最高,产量有限它的药用价值在男性性功能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备受世界男科科研机构关注,为了充分发挥他的药用价值,世界各国均在研究,先后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作为在世界医学界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药物学研究专家和日本医学家生物学家们,早在20多年前已经着手研究。终于2002成功萃取分离出针对男性性功能障碍的天然有效成分--卡巴素(kabasu)。 卡巴素(kabasu)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种纯天然绿色海洋类动物荷尔蒙物质,临床证明没有任何副作用。纯天然绿色海洋类动物荷尔蒙物质。 红海马市场全球大约有105个国家的海域中有海马,其中有69个国家进行红海马贸易。红海马贸易在亚洲尤甚,仅在2000年,亚洲进行的红海马贸易就达70吨,而此前五年的贸易总量才40吨。世界最大的活海马出口国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巴西。中国是最大的干海马市场。然而,广泛的捕杀使海马数量大为减少,已经处于濒危灭绝的边缘。 人工饲养一个难养的品种,虽然有很多人喜欢并尝试养好它,但却并不成功。主要的原因是,极难为它供应上食物,由于它的食性以及行为特征,使得在水族箱中,喂食成为最难的一关。你可以喂丰年虾给它,但它不能象其它的鱼类一样主动去靠近食物,而是靠水流来获得食物,但矛盾的是我们不会让水质中营养过足,这样就使它缺少足够的营养食物,时间一长终会体衰而亡。但我们还是可以尽量养好它,主要的办法有,喂食中减少水流,在软体造景缸中放养,或停一会蛋白分离器。水质比重为1.022;水温为26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