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函谷关 |
释义 | 函谷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之一,汉函谷关遗址位于新安县城东500米的东关村,始建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起点的第一道门户,2007年被国家确定为丝绸之路捆绑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关楼坐西向东,北接陇海线,南连青龙山,西通县城,东临涧水。关前有天然屏障八陡山,古称八特坂或八将山,是著名的古战场遗址。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著名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所言之“汉时关”即为此地。史称“汉函谷关”,又称为汉关 简介“函”就是匣子,“谷”就是山谷,“函谷”的意思,就是以山谷为匣,遏其要冲。但函谷关一词不始于西汉,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春秋时期秦孝公从晋国手中夺得崤函之地,椐险设关,以抵御东方诸侯的进攻。那里由秦岭、黄河、衡山岭构成的天然屏障中,惟有函谷一道贯通东西,故此关就被称为函谷关。先秦和西汉初年的函谷关位于今三门峡灵宝市。公元前241年,楚、赵、魏、韩、卫合纵攻秦,至此关而败还;公元前207年,刘邦西入咸阳,遣兵守此关以拒诸侯军。可见当时此关确实有不可低估的军事作用。 复原关图 公元前一一四年,函谷关迁往新安。函谷关迁后仍然用原名,这不是徒慕原来关隘的遗风,而是因为新关所处的环境确实可以使此关被名符其实的称为函谷关。它西有奎楼山,东有八徒山,南有青龙山,北有凤凰山,四山环抱;更有涧河、皂河之水,绕其奔流。正如《水经注》所说:汉函谷关“自南山横洛水,北属黄河,皆关塞也。”此关城建成之后,气势宏伟,南北两侧有高厚城墙延伸山间,形成屏障,惟有通过城门,才可以出入此关。它北至黄河岸,南到宜阳,关塞相连,几乎等于小长城。这与秦函谷关基本类似,故仍依照原名。当时为追溯函谷关的渊源,还专门建立“鸡鸣”“望气”二台。总之,汉函谷关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防御系统,它在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就被朝廷设为八关之首以镇压黄巾军。 建关缘由据《汉书·武帝纪》载: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冬,徙函谷关于新安。”函谷关为何迁往新安呢?东汉应劭注曰:“时楼船将军杨仆数有大功,耻为关外民,上书乞徙东关,以家产给用度,武帝意亦好广阔,于是徙于新安,去弘农三百里。”于是,这座巍峨的关隘成为了古代洛阳西去长安的通衢要道,至今已然矗立2000多年。于右任有联道,“送千年客去,移一个关来。” 表面上看,原籍新安的楼船将军杨仆是以“耻为关外民”为由而申请,并得到汉武帝的恩准后,把函谷关东迁的,其实“武帝意亦好阔”,扩展京畿领域,加强中央集权,才是迁关的主要原因。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函谷关愈加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东汉末年,为了防备“黄巾军”,专门设八关都尉,汉函谷关高居首位;南北朝时,北周、北齐对峙,北周在汉关设“通洛防”以对抗北齐政权。历史上汉函谷关就被称为“崤函孔道”、“中原锁匙”。 历史沿革据《水经注》载,汉关即所谓散关障,初建时仿照秦关形制,关楼高耸,两侧鸡鸣、望气二台相对而立,左右关塞横亘,南贯洛水,连接宜阳散关,北越丘陵,直抵滔滔黄河,宛若绵延百里的长城,规模宏大,气势甚为壮观。汉关以北有通往黄河渡口的要道,水陆运输十分繁忙。汉后数百年,汉关一直是各朝统治者的重要军事要塞,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同时,历代帝王多有登临,文人墨客常有题咏。东汉光武帝曾在关内设大驾宫,唐高宗和武则天也曾在此建合碧宫。南北朝时期,这里曾置州郡、州治。隋大业年间,新安县治也随之东迁到汉关城。唐宋之后,随着国家的长期统一,汉关渐渐失去防御的功用而被冷落,并历经战乱的破坏和风雨的侵蚀。汉函谷关在三国魏正始元年(公元240年)被废,从那时起,至今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了。狂风骤雨多次侵蚀,金戈铁马几度踏过,历经风雨沧桑的雄伟关城变成墟土一片。为了恢复雄关昔日的风貌,历代多有修葺,如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都曾修整过。据《新安县志》载,最后一次大型修复是一九二三年。修复后的关楼高八十三米,分上中下三层,顶部为四角亭阁,飞檐画栋,高耸云天。中部为方形阁楼,襟怀涧水,臂倚青山。楼中的十字通道各有一门,皆有楹联镶嵌。底部为城门,城垛错落,巍巍壮观。城楼正中有一拱形门洞,宽约四米,可供东西交通之用。 门洞东西两侧,各有楹联一副,东门为“功始将粱今附骥,我为尹喜谁牵牛”;西门为“胜迹漫询周柱史,雄关重睹汉楼船”。关上四周有护关寨墙,中间是两层关楼,飞檐画栋,气势磅礴。关楼四门均有对联,东门为:“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层紫气万层烟”;西门为:“佑彼周室,宏我汉京”;南门为:“紫气犹存贤令尹,青牛重度古函关”;北门为:“巍乎直同百二险,焕然重筑一丸泥”。正门上方嵌有“汉函谷关”四个大字,据传为变法名士康有为所书,字体雄浑,笔力遒劲,与汉关浑然一体,相映生辉。一九九七年考古工作者在黄河小浪底库区古漕运遗址发掘时,发现了距新安县城以北约三十公里的盐仓村的古仓遗址,据出土的刻有“关”字的瓦当考证,其建筑群当为汉关系列建筑之一。 终童弃繻典故终军为汉武帝时名臣,字子云,西汉济南人。少博学善辩,名闻于郡中。太守奇其才,欲与交结,终军揖太守而去。十八岁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大异,拜为遏者给事中。据《汉书·终军传》 终军尝请出使南越,谓:“愿受长缨,必羁南越卫而致之阙下。”越相吕嘉不欲归顺,发兵攻杀其主,终军为汉使者,并受其害。时年仅二十余,故世渭之“终童”。 函谷关新关筑成后,济南神童终军十八岁时赴长安求取功名,从此路过,关史给终军“繻”,即如今之通行证,以帛为之,书字于其上,分做两半,出入合符,方能通行。终军问:“以此何为?”史答:“为出关合符之用。”终军道:“大丈四游,必取功名,出关何用此物!”弃繻而去。终军至长安为谒者,受命巡行郡国,持节东至函谷关。关吏识之,道:“此使者原是此前弃繻后生!” 唐人胡宿有诗赞道:“望气竞能知老子,弃繻何不识终童!”。 由此留下“终童弃繻”之典故。 遗址现状遗憾的是,重修的关城在1958年“大炼钢铁”中被严重毁坏。今天我们只能看到下面的两层。中层为砖石结构,砾石沙灰填充,边长各10米,高8米,四周门洞十字交叉。最底层为平垛,是三层中保存最好的一层,中有拱形门洞可供东西交通。关楼东面门洞两侧的对联,已经只剩下了北面的半副,内容勉强可见“功始将梁今附骥”。关楼西面门洞两侧的对联还在,上联是“胜迹漫询周柱史”,下联是“雄关重睹汉楼船”,同时提到了秦、汉两个函谷关的典故,也算是用典恰当的佳作了。关门南侧的一座高高的土丘,应当就是人们所说的鸡鸣台了。关门北侧离的比较近的土丘,因当就是那座望气台了。 遗址保护为了保护汉函谷关遗址安全,做好汉函谷关申遗工作,根据申遗的有关要求和汉函谷关保护规划,新安县成立了函谷关周边整治指挥部,对其周围的住户实施拆迁异地安置。并将汉函谷关保护区域分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汉函谷关保护范围,以关楼为基点,东115米,西10米,亩北各50米,包括关楼、鸡鸣台、望气台。建设控制地带,以关楼为基点,东至涧河边,西至东关街,北至铁路边,南至断崖。 为配合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文物部门对汉函谷关遗址周边地带进行了详细文物调查和勘探,新发现了城墙、烧窑等遗迹遗物。为确保申遗成功,新安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投巨资进行规划设计、环境整治,组织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汉函谷关遗址周边地带进行调查钻探。调查钻探以关楼中心为坐标点,分别向南北两山延伸,调查钻探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经调查钻探发现,该关南城墙位于青龙山,为长条形,南北走向,距地表0.4—1.2米,长130米,残宽2.0—7.0米,底深0.7—3.2米,厚0.3—2.0米,与鸡鸣台相连;北城墙位于凤凰山,长条形,东西走向,距地表0.3—0.8米,长270米,残宽6.0—13米,底深0.5—2.8米。厚0.2—2.0米,与望气台相连。两处城墙均为夯土筑成,质地坚硬,层次分明,初步判断为汉代所筑。 另外在窑场村东千家岭60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烧窑19座,由窑道、窑室组成,见红烧土及大量的板瓦、筒瓦残片,与建汉函谷关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文物部门有关人员介绍,此次对汉函谷关遗址调查钻探发现的城墙和窑场,是继盐东汉代仓库遗址之后又一重要发现,证明汉函谷关历史记载“北属于河,南抵散关”的可靠性,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起到重要的佐证作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