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 |
释义 | 1 汉字◎ 造字方式形声,从口合声。 结构:左右 左为形旁,右为声旁 ◎ hā◎ 释义①张嘴呼气:哈欠;哈气。②象声词,形容笑声:笑哈哈;哈哈大笑。③叹词,表示得意、满意或惊喜;哈哈,我赢了。④伛,弯:哈腰。⑤形容笑声。⑥鱼很多的样子:哈,鱼多貌。(《玉篇》)⑦以唇啜饮,古同“歃”。⑧嘴:易牙,淄渑之水合者,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故圣人之论贤也,见其一行而贤不肖分矣。(《淮南子·汜论训》)⑨马虎:哈沓(糊涂)。⑩姓氏 ◎ 词条【哈哈镜】 hāhājìng :能使物像产生变形奇异效果或幻像的各种光学装置中的任何一种镜子,照出来的人像扭曲、变形,引人发笑。 【哈欠】 hāqian :人或某些动物在困倦时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张大嘴深吸气,然后呼出。 【哈腰】 hāyāo:①弯腰。②稍弯下腰表示礼貌。 【哈尔滨】Hā’ěrbīn :黑龙江省省会。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临松花江,人口475万(2009年)。东北第二大城市,以机械、动力为主的新兴综合工业城市。东北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哈喇子】 hālazi:口水。 【哈喇】hāla:本是形容刀砍物的声音。在元曲中称杀人为哈喇。 【哈喇 】hāla :形容食用油类、油料作物果实或含油食品久置后味道怪异。 【哈雷彗星】 HāléiHuìxīng :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其轨道运行周期约76年,彗星核半径估计约15公里。 【哈罗 】hāluo:音译词,来源于英文的Hello,一般用在熟人或陌生人之间的对话开头,表示问候,相当于你好。也有提示,引起关注的作用,比如你在人群中向他打招呼,引起他的注意。 【哈密 】Hām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县级市及专区政府所在地。位于新疆东部天山南麓哈密盆地。市区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2万。是东疆最大城市和铁路、公路枢纽,是新疆煤炭基地之一,同时以哈密瓜闻名。 【哈密瓜】hāmìguā:产于新疆的一类优良甜瓜品种,味甜,果实大。 【哈欠】hāqian:人体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刺激脑部的呼吸中枢而引起的一种生理现象。 【哈怂 】hasong:陕西方言中,有坏的意思,骂人的意思。〖例句〗哈女子(坏女孩的意思),哈怂(坏蛋、坏人的意思)等。 【哈水】hāshuǐ:山东一带地方方言,喝水的意思。 ◎ hǎ◎ 释义①蠢;傻哈话(傻话;丢人话)②呵斥:姐姐不用哈我,哈我我也是说。(《儿女英雄传》) ③姓。(回民多姓此姓) ◎ 词条【哈巴狗】 hǎbagǒu①两千多年前原生于中国的一种茸毛小狗。俗称“狮子狗” ②比喻驯顺的奴才、拍马者 【哈达】hǎdá 藏族、蒙古族人在迎送、馈赠、敬神以及日常交往礼节上使用的薄绢,分红、黄、蓝、绿、白等色。颜色和长短因受赠人地位不同而分。又叫“哈达克”、“哈德”、“口嗒” ◎ hà【哈巴】 hàba 两膝外弯而行的样子 【哈士蟆】hàshimǎ 即中国林蛙。产于中国东北的一种蛙,体长一般6—7厘米,背部土灰色至暗绿色,散布黄色及红色斑点,鼓膜处有一黑色三角斑,四肢有清晰的横纹,腹面乳白色,散有红色斑点,趾间有蹼,生活在阴湿之处,干燥体以及雌蛙输卵管干制品质块,即哈士蟆油,可用作强壮剂,又作“哈什蚂”,“哈什玛” ◎ hē①饮;喝。 ◎ 《康熙字典》《丑集上》《口字部》 ·哈 《广韵》五合切《集韵》鄂合切音。《玉篇》鱼多貌。 又《集韵》鱼口貌。 又《集韵》色洽切,音喢。《玉篇》以口歃飮。《淮南子·氾论训》尝一哈水,而甘苦知矣。《集韵》本作歃。或作。 又姓。《正字通》杨愼希姓有哈永森。 又《集韵》曷閤切,音合。与同。或作,齧声也。 又呼合切音。与欱同,大歠也。 又《集韵》《类篇》葛合切,音閤。与同,食也。 又托合切,音榻。义同。 ◎ 方言用法有部分地区有骂人的意思,和“神经质”意思相近。 黄山市附近地区有能说的意思(多数指吹牛) 2 姓氏◎ 姓氏源流哈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哈姓起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元代住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广东宣慰使都元帅的哈散,任宣慰司副使的哈辛,便分别是北宋神宗年间进入中国的布哈拉王后裔赛典赤.赡思丁的次子和孙子。在元代的中高级官员中,还有哈伯、哈八石、哈八失、哈儿沙、哈海赤、哈黑丁、哈刺、哈麻、哈迷都丁等三十余人。在明代官员中,有哈林(通事指挥佥事)、哈铭(锦衣卫指挥使)、哈直(安庆卫指挥)、哈维新(商镇参将)、哈斯哈(潼关副将),以及随同郑和一同下西洋的大掌教哈三等。及至清朝,曾任过云贵川总督和云贵提督的哈元生,其父哈应忭曾为武昌水师提督,其子哈尚德在乾隆初任过总兵。另外,先后任过湖广提督和贵州提督的哈攀龙,其太祖哈先闻、祖父哈云、父亲哈世荣均为通议大夫、一等待卫。哈攀龙之子哈国兴,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武进士,曾出任过云贵提督和参赞大臣。其弟哈国泰曾过巡捕三营千总和云南临元镇总兵,儿子哈文龙、哈文彪也分别任过四川军营补陕西提标右营守备和千总等职。由于哈家多出将门,且功绩显赫,故乾隆皇帝在哈国兴病亡后入祀紫光阁昭忠词时制赞曰:“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回族人物志》)哈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湖北和西北等地。 迁徙分布 (缺)哈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哈姓来源待考。现如今唯一的猜测就是哈氏起源于少数民族。在蒙古族、回族中,哈氏并不少见,因此存在可能哈氏是在汉族氏与他们族人通婚氏引入汉族的。明时,海西有女真四部之一,他们多生活在辽宁省开原南哈达河边,因此子孙们就以河名为姓氏,多为“哈”氏。据《正字通》载:“杨慎《希姓录》有哈永森,今湖北有此姓。”哈姓为“回族十三姓”之一。哈姓起源于中亚布哈拉王族。元代住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广东宣慰使都元帅的哈散,任宣慰司副使的哈辛,便分别是北宋神宗年间进入中国的布哈拉王后裔赛典赤赡思丁的次子和孙子。在元代的中高级官员中,还有哈伯、哈八石、哈八失、哈儿沙、哈海赤、哈黑丁、哈刺、哈麻、哈迷都丁等三十余人。在明代官员中,有哈林(通事指挥佥事)、哈铭(锦衣卫指挥使)、哈直(安庆卫指挥)、哈维新(商镇参将)、哈斯哈(潼关副将),以及随同郑和一同下西洋的大掌教哈三等。及至清朝,曾任过云贵川总督和云贵提督的哈元生,其父哈应忭曾为武昌水师提督,其子哈尚德在乾隆初任过总兵。另外,先后任过湖广提督和贵州提督的哈攀龙,其太祖哈先闻、祖父哈云、父亲哈世荣均为通议大夫、一等待卫。哈攀龙之子哈国兴,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武进士,曾出任过云贵提督和参赞大臣。其弟哈国泰曾过巡捕三营千总和云南临元镇总兵,儿子哈文龙、哈文彪也分别任过四川军营补陕西提标右营守备和千总等职。由于哈家多出将门,且功绩显赫,故乾隆皇帝在哈国兴病亡后入祀紫光阁昭忠词时制赞曰:“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族,每出将种。”(《回族人物志》)哈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河北、江苏、湖北和西北等地。哈姓望居长葛县(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县)。 ◎ 历史名人哈 散 元代回族人,北宋神宗年间进入中国的布哈拉王后裔赛典赤赡思丁的次子。据《续云南通志考》载:“哈散,赡思丁次子,流于河西……”早期追随成吉思汗。1203年怯烈部落夜袭成吉思汗营地,因无备溃败,逃到班朱尼河畔,环视左右,只有19人相随,大呼:谁助我完成大业?19人齐声相应与成吉思汗盟誓,誓死相从。哈散为19人“班朱尼河盟誓”成员之一。哈散及其儿子们得到成吉思汗的信任。官至平安路同知、中奉大夫、广东道宣慰使都元帅、左丞相。 哈 麻 字士廉,元代康里人。父秃鲁,母为宁宗乳母,秃鲁以故封冀国公,加太尉,阶金紫光禄大夫。哈麻与其弟雪雪,早备宿卫,顺帝深眷宠之。而哈麻有口才,尤为帝所亵幸,累迁官为殿中侍御史。雪雪累官集贤学士。帝每即内殿,与哈麻以双陆为戏。一日,哈麻服新衣侍侧,帝方啜茶即噀茶于其衣。哈麻视帝曰:“天子固当如是耶!”帝一笑而已。其被爱幸,无与为比。由是哈麻声势日盛,自籓王戚里,皆遗赂之。 哈八石 元代的回回官员兼诗人(1284-1330),在保留回回名的同时,又取了中国姓名“丁文苑”。 哈八失 元代泰定二年以将仕郎,回回国子监助教转任校书郎、按校书郎阶正八品。 哈元生 清直隶河间人,由行伍拔把总。雍正三年,累迁贵州威宁游击。四年四川乌蒙土知府禄万钟找新隶云南之东川府,其党镇雄土知府陇庆侯助逆。云贵总督鄂尔泰械元生与四川兵协剿,贼据险拒,哈元生冒矢石奋攻,克之。鄂尔泰上其功,擢云南寻沾营参将。六年八月迁元江协副将。七年二月耀安龙镇总兵。八年十月乌蒙贼复叛,鄂尔泰调兵三路分剿。元生由威宁一路直趋。不数目击破贼数方。射毙凶目黑寡。暮来,连瞒贼营八十里,直抵乌蒙,复郡治。上深奖其功,丸年二月钱去拥督。哈元生精韬略。善骑射,勇力绝人。简练营伍,恩威并济;三征乌蒙,杀贼数万,四夷贴服。寻调贵州提督。十年召入京,命军机处行走一异数也。乾隆元年,因古州案降到将,派赴哈密效力。三年正月卒子军营,赐祭葬如例。 哈攀龙 清朝肃宁县城人,回族,生于武术之家。自幼勤学苦练,武艺超群,膂力过人。乾隆二年(1737年),考中武状元,封乾清门一等侍卫,赐军机处行走。不久调任福建兴化城副将。后晋升为总兵。因母去逝,辞官回家。哈攀龙为官清廉,勤俭持家。晚年,捐资修缮原籍清真寺后殿及前殿洞顶,并赠巨匠,亲题“独一无二”,以表对本教之城。友人曾问有钱何不置办家业,光大门庭。攀龙说:“公益之业,匹夫有责。后世子孙,要靠他们自己”。哈攀龙多年征战,积劳成疾。一次进京议事,乾隆帝见其病重,遂令留住京师,后病故。 哈兴阿 纽祜禄氏,居开原,清满洲镶黄旗人。嘉庆四年(1799年),四川、湖北因教会案引发民变,其从军往剿,以功升骁骑校,继升协领。二十三年补西安副都统。时军队征扩,其偕将军徐昆奏请,改于就近洮州买补营马,其所节可作补给养之资。朝廷准奏嘉许。其在当地设书院,请师为教等受士绅赞扬。道光三年(1823年)调山海关副都统,四年,任直隶总督;后再调浙江乍浦副都统。十二年乞休,回到开原。道光二十八年,卒。 哈剌哈孙 元成宗铁穆耳朝大臣。蒙古斡罗纳氏。曾祖启昔礼,为王罕的阿都兀赤(牧马人)。王罕谋偷袭铁木真(成吉思汗),启昔礼连夜走报,有功,赐号答剌罕,擢拔为千户,任怯薛。祖博理察、父囊加台,皆有战功。哈剌哈孙精通蒙古文,敬重儒学。以功臣后裔,录掌宿卫,袭号答剌罕。历任大宗正、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中书左丞相,与完泽、不忽木同理朝政。每有大政事,必与儒臣讨论。建大都孔子庙以处国子学。对促成成宗前期守成的政局颇具贡献。大德七年,进中书右丞相。至武宗时,因哈剌哈孙不是自己的亲信,听信谗言,罢免其右丞相职,以左丞相行和林省事镇守漠北。哈剌哈孙在漠北,命诸部置传车,自内地转运粮米以赈济饥民,置仓库储米以接待西北的降民,疏浚古渠灌溉,整理称海屯田,安定了漠北的统治秩序。至大元年(1308年),病逝。 ◎ 近现代名人哈文:出生于山东青岛,回族。1991年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本科毕业,1995年北京广播学院电视节目制作系双学位,1995年调至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工作;1996年 《一个人和一条法规》获“中国新闻奖”。2003年10月任《非常6+1》栏目制片人,2008年辞掉《非常6+1》栏目制片人一职担当《咏乐汇》制片人,是著名主持人李咏的妻子。 哈继铭: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美国堪萨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经济学博士生。 哈辉:女,回族。生于陕西汉中。2000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古典音乐演唱家。中国国学推广大使,目前研创新雅乐。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早期作品以民歌为主,2008年哈辉个人艺术演唱风格正式由“民歌”转型为“跨界古典”演唱风格。 2002年被家乡汉中市人民政府选聘为“汉中形象大使” 2008年4月被中国孔子基金会聘为——“孔子基金会形象大使” 2008年7月12日,哈辉因其“美丽、典雅、与知性的东方女性特质”,以及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中华慈善总会授予的“国学形象大使”奖杯和证书,授为中国首位“国学形象大使”。 2008年9月,为中国第一位“阅读障碍儿童计划”发起人,捐款10万元,引起社会各界与媒体关注。 2008年10月,在北京成立“中国雅文化工作室”致力于出品“高雅、纯正、后古典”的艺术作品,旨在用“质朴的典雅”全新艺术理念,来影响国人的审美情趣,传递出她所追求的“朴素、典雅与柔美”的雅文化艺术境界。 2009年6月,该工作室出品首例艺术品——“唐代簪花侍女图”丝绸丝巾,7月首批入选国家大剧院礼品厅为“国礼”精品。 2009年7月,首张新雅乐大碟《关雎》全球发行,“国礼”版《关雎》唱片被中国孔子学院、国家汉办、中国外交部、中国教育部、故宫博物院、上海荣宝斋、国家大剧院等处做为国礼收藏。 ◎ 郡望堂号郡望 长葛县:春秋郑长葛邑;秦置长社县,属颍川郡。隋开皇六年(586年)改为长葛县,唐属许州,至清末不变。民国初属开封道,以后道撤,直属省辖。建国后,一直属许昌专区,1986年后为许昌市辖县。 ◎ 哈姓宗祠通用对联(缺)遗憾! 【哈姓宗祠通用楹联】 (一) 姓承回族; 宗启王亲。 全联典指 哈姓的得姓源流。 尼河盟誓; 长葛流芳。 上联典指元代左丞相哈散:布哈拉王后裔赛典赤赡思丁的次子。早期追随成吉思汗。1203年怯烈部落夜袭成吉思汗营地,因无备溃败,逃到班朱尼河畔,成吉思汗环视左右,只有19人相随,大呼:谁助我完成大业?19人齐声相应,誓死相从。哈散为“班朱尼河盟誓”成员之一。下联长葛县:春秋郑国县邑,属颍川郡。哈姓之望族。 (二) 恩留常德; 孝传固安。 佚名撰哈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元代常德人哈珊。下联典指元代大都固安人哈都赤。 宗衍女真族; 姓铭哈达河。 全联典指 哈姓的得姓源流。 疏浚开渠,尊儒建庙; 捐资修寺,勤俭持家。 上联典指元代中书左丞相 哈剌哈孙。蒙古斡罗纳氏。与完泽、不忽木同理朝政。建大都孔子庙以处国子学。对促成成宗前期守成的政局颇具贡献。镇守漠北,置仓库储米赈济饥民,疏浚古渠灌溉,安定了漠北的统治秩序。下联典指清朝总兵哈攀龙,任福建兴化城副将,为官清廉,勤俭持家。晚年,捐资修缮原籍清真寺。友人曾问有钱何不置办家业,光大门庭。攀龙说:“公益之业,匹夫有责。后世子孙,要靠他们自己”。 (三) 恩留常德,郡监开渠行善政; 孝传固安。贤儿割肉喂慈亲。 上联典指元代延祜年间郡监哈珊。常德人,多善政。率众开辟河道,既方便行人,又引水灌溉良田。时有歌谣:“哈珊开便河,恩多怨也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下联典指元代大都固安人哈都赤。少丧父,母久病不愈,哈都赤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块肉熬汤喂母,治好了母亲的病。 3 网络用语很多人在网上说话,句末总带一个“哈”。这是一种南方人的说话习惯,语气助词,比如:“谢谢哈”。 或者表明说话者心情不错。在四川方言中,有请求的意思,比如:“你等我哈”。 湖南方言,四川东部方言及重庆方言,有”傻“的意思,如,“这人哈得很”表示这人傻得很;<哈儿师长> 表心情时可用“O(∩_∩)O”这一字符表示。 4 流行用语“哈韩”一次词中的“哈”,源于台湾青少年文化的流行用语,指的是“非常想要得,表示对某一类着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