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轨迹拳 |
释义 | 轨迹拳,一种大道至简、超越流派的实战拳法。它用人体运动规律和力学原理对传统武术进行了高度的抽象和简化,其创始者是当代武术界的传奇人物----李紫剑。 传统武术门派众多,学了多派武术的李紫剑很快发现:很多招式叫法不同而实际大同小异,于是加以、合并、抽象,结合人体运动规律最终简化为平圆、立圆、斜圆的基本轨迹,无论手法、腿法、身法都基于平立斜三类圆。 轨迹拳简介轨迹拳由当代武术家李紫剑所创的一种超越流派的综合性武术。人体骨骼决定了人体是以关节为基点做全方位的圆运动,圆可以是正圆、椭圆、半圆和扇形圆,复杂的动作都是平、立、斜三类圆的组合,武术中徒手搏斗和冷兵械斗都基于平、立、斜三类圆的运动轨迹。 轨迹拳是科学与传统武术融合的产物,轨迹拳对发力训练、格斗中的得手,徒手与冷兵格斗都做了抽象和提炼。它将博大精深的武术变得大道至简,超越了流派和门户之见,打破了武学的神秘,代表武术发展的方向,深受人们的欢迎。轨迹拳对人体运动轨迹的抽象与舞蹈家武季梅的“定位法舞谱”不谋而合。 由于轨迹拳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始人在其著作《轨迹拳学》和《狂生谈拳录》中对传统武术的某些流派的批评过于尖刻,这也使得轨迹拳自身招致了不少非议,但这无损轨迹拳的价值,时间越久,轨迹拳的光彩越夺目。 轨迹拳的内容轨迹拳的包括基本功、徒手格斗、冷兵械斗、野外生存等。轨迹拳的平圆、立圆、斜圆是各派武术动作的高度抽象,轨迹拳的圆可以是正圆、也可以是椭圆,人体的手臂、脊柱和腿都是做圆形、半圆形、扇形运动,伴随其运动的切线进行发力。平、立、斜三类圆的运动轨迹使武术变得浅显易懂,让武术爱好者轻松入门。 轨迹拳的基本功包括手法轨迹、身法轨迹、腿法轨迹、步法、轨迹复合(功舞)、发力、桩法、功法、拳法、腿法等。 徒手格斗包括站立对打、缠斗、仆技等。 冷兵械斗包括棍法、剑法、短刀、软兵、械斗、暗器等。 野外生存独自作战、夜战、山地战等 轨迹拳的特点一、大道至简轨迹拳的简单就是对传统武术动作的高度归纳和抽象。 轨迹拳是李紫剑的学武生涯和教师的逻辑思维结合的结晶,李紫剑在漫长的学武生涯中,学过十几种拳术:古传心意拳、六合拳、张阳拳、通背拳、竹林拳……越往后学,李紫剑就越发现似曾相识的东西越多。学到七八年之后,就发现各种拳法翻来覆去不过就是那几下,为了打马虎眼,玩些小花招,变个手型、或者或者调换位置和身形、叫个新名称而已。 你看弓步后手冲拳、弓步后手推掌、弓步后手前插,除了手型不同之外,还有什么不同吗?你看剑的叉步后刺、枪的叉步后刺、刀的叉步后刺除了兵刃不同外,还有别的不同吗?你看形意拳的降龙桩、十三抓的风展翅、八卦掌的三盘落地、剑的叉步后撩是不是如出一辙?你再看心意拳的连三把、张阳拳的三捋手、通背拳三抓手、太极拳的倒撵猴是不是一个模子脱下来的? 李紫剑于是就收集各派武术的两三千个”不同“的功架,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近似的功架和动作轨迹进行整理、归类、合并最后归纳为二三十个功架模型,而这二三十个功架模型的基本运动轨迹又是基于平、立、斜三类圆。 对于武术动作的发力,运动物理学和几何学知识,李紫剑很快就发现,发力的时候是基于圆的轨迹做切线运动。无论是拳、肘、膝、腿、头、身子等部位的发力,只要在圆的运动轨迹上做切线运动,就威力无穷。 二、科学而系统传统武术流派众多,但绝大多数门派都缺乏自己的理论体系,很多门派一上来就练武术套路,加少量的基本功,即便是训练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轨迹拳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归纳、整理。形成了符合哲学、力学、生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训练更是从基本功、对练、缠斗、冷兵、徒手格斗、械斗、野外生存、心理训练……的完整体系。轨迹拳不主张拳来练人,而是人练拳。不主张违背生理的过度苦练,而主张日日精进。 三、朴实无华影视作品和表演弄出很多招式是为了吸引观众,真正的实战武术不会大战三百回合决胜负,往往是一招致敌,一剑封喉,几秒内高下立盘,几分钟分胜负。因此轨迹拳教的都是一招致敌、直取要害的真功夫,不多余的花招。 李紫剑老师本人个性正直朴实,正直朴实的个性使他从传统武术繁杂的表象中求真。轨迹拳自创立以来,全国学习轨迹拳的不下十万人,如今他依然亲手教每个学员,不用助手和教练。轨迹拳的学费低廉,几乎是全国最便宜的。尽管轨迹拳对传统武术进行了大量的创新,形成了一个体系,但依然有不足,李紫剑没有门派之见,鼓励学员和后来者学习和超越自己。 发力大纲发力泛指输出功力的技术。发力的物理模式是卷纵。 卷纵泛指形的改变,势的利用和力的释放。 卷泛指收缩,纵泛指开张,卷纵泛指相对形变。卷是纵的基础,纵是卷的前提,卷和总相互蓄势,相对发力。 卷纵包含了轨迹的调频调幅运动。频就是转速,幅就是半径。 卷纵包含了轨迹切线运动。轨迹泛指势的本体,即原则性运动。切线泛指势的发挥,即针对性运动。剧烈的卷纵叫发力。卷纵是发力的表象,发力是卷纵的实质。单纯的四肢发力叫局部发力。身法和手法复合的发力叫主体发力。 步法,身法,手法复合的发力叫整体发力。“手”,泛指局部。发力所产生的能量叫功力,功力的大小取决于自律运动水 平,发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具体的作用形式。冲量达到“质量和”,速度达到“速度和”,是功力强大的不传之秘。而“大形过人”,则是作用形式的不传之秘。相对冲撞式的发力叫冲击,即打。相对分离式的发力叫抛 弹,即放。短促强劲的冲击力叫寸劲,短促强劲的抛弹力叫抖劲。发力的自律运动可以分层体认,层层复合,递进修正。发力的随遇运动必须从运动活人中体认。发力的体认和修证从局部开始。局部发力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弹射式。即屈伸运动,一种是抛射式,即旋转运动。拳学发力是抛射和弹射复合的运动,叫做抛弾式。轨迹运动是抛弾的基本模式。手脚既然可以进行轨迹运动,说明腿臂可以表现基本的抛弾。但是腿臂本体的抛射力量不足以支持尖端最后的冲击,所以臀肩的摇转就成了腿臂局部发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局部发力的修证1、首先把手脚的轨迹作熟,作轨迹时强调肩臀的积极参与,达到浑然一体的程度。 2、快速轨迹运动。 3、把拳脚运行的轨迹由正圆变成椭圆形,使攻击武器循着近于直线的弧线或抛物线高速运行,在高速运行中突然转折方向循轨迹轻快返还,整个运动的时间不超过三分之一秒,即可认为局部发力成功。 4、高水平的局部发力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那就是“举止优雅,拳脚生风;心平气和,大力不穷”。也就是说,高水平的发力体态自然,轨迹流畅,动态优美;拳脚出击时速度惊人,可以听见拳脚与空气摩擦的呼呼声甚至嘶嘶声;呼吸和心跳与平时相比,没有很大的变化 ,近乎平常。虽然发力是剧烈运动,发力者本人并不感到吃力,即使重复发力几百次,依然是速度不减,力度不减,神态自若。那种打了三五十拳即精疲力尽的“发力”,决不是正确的拳学发力。 在做局部发力时,脊背臀胯往往伴着手脚的运动而自发运动,对此现象可顺其自然,暂时不予理会,更不必可以制止。因为这类自发运动,是主体发力的潜在机势,一旦把这种潜在机势加以提纯,优化,深化和强化,局部发力就会升华为主体发力。主体发力是局部发力的复合。具体的说,是脊背和手臂的复合,臀胯和腿脚的复合。 以手臂为攻击武器的主体发力可以这样修证: 首先站好脚步,以脊背的摇带动手臂做幅度适中的手法轨迹运动。先作中速运动。再作快速运动。再作快慢相间的运动,即一个快园一个慢园的运动。接下来把手法轨迹由正圆运动变成椭圆运动,使攻击武器循近于直线的弧线或抛物线高速运行,在高速运行中突然转折方向循轨迹轻快返还,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之一秒,即可认为主体发力成功。 以腿脚为攻击武器的主体发力可以这样修证:首先单腿站稳。再作快速运动。然后作快慢相间的运动。接下来把轨迹的正圆变成椭圆,使攻击武器循近于直线的弧线或抛物线高速运行,在高速运行中突然转折方向循轨迹自然返还,整个过程少于三分之一秒,即可认为主体发力成功。主体发力作用方式,叫做“脚手打人,臀背用力”。发力的过程分三段,臀背和脚手的对应方式分三层。发力一开始,臀背如弓脚手如箭,是臀背把脚手射出去。发力到位时,臀背如锤腿臂如钉,是臀背猛烈撞击腿臂。发力之后,臀背如轮腿臂如绳,是臀背把腿臂拉回来。在作主体发力时,臀胯腿脚往往伴着主体运动而自发运动,对于此类运动,尽可以顺其自然,暂时不予理会,更不必刻意制止。因为这种运动是整体发力的潜在机势,一旦把这种机势加以优化处理,主体发力就会升华为整体发力。 整体发力是主体发力和拳学步法的复合。 整体发力的运动原则是: 脚步的动向必须与主体的动向一致; 臀胯的轨迹必须和身手的轨迹一致; 脊背对手臂的撞击和臀胯对前腿的撞击必须同时。 整体发力依步法的形式可分为三类,即原地发力,单步发力,复步发力。 整体发力的修证1、 以很自然的速度原地比划整体发力的立体运动模式。 2、 逐步加快运动速度和止控速度,直至在三分之一秒内完成整个发力过程。 3、 整体发力的模进程序是:单步发力,连步发力,复步发力,每一种具体的发力都应依次修证。单步的代表是搓步(短矩离刺步),平拧步,横拧步。连步的代表是寸步,平云步。复步的代表是进步,歪步,弯步。 4、 每一种具体的发力都可以在熟悉轨迹大形之后,由局部开始层层体认,层层复合,直至达到整体发力。这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 5、 辅助器材有助于体认发力,但是任何器材都无法替代发力的徒手基本功练习。发力的徒手操练必须高度重视! 拳学真谛拳学是人与人搏斗的专门学问。 拳学涵容所有的手搏内容和原始械斗内容。 拳学是人体运动学 —— 大形和轨迹是拳学运动的表象,得手和发力是拳学运动的灵魂。 体态的参数叫大形;运动的流程叫轨迹;把握目标的行为叫得手;释放能量的动作叫发力。 大形就是人体框架,轨迹就是人体动态。 大形由身、臂、腿三条线构成;轨迹由平、立、斜三类园派生。大形的相对运动衍化得手,自律的轨迹切线运动形成发力。 —— 这就是拳学运动的铁定的条律! 拳学的体认和修证必须从这里开始!—— 古今中外的武技概莫能外!这就是拳学真谛! 轨迹轨迹,即运动流程的模式。 轨迹基于平、立、斜三类圆。水平状态的圆叫平圆;与平圆相垂直的圆叫立圆。倾斜的平圆和立圆叫斜圆。 纵向的立圆叫纵圆,横向的立圆叫横圆。 轨迹以特定线段的走向命名:凡平圆和斜圆均以前弧的走向命名,凡立圆均以上弧的走向命名。 左右对称的横圆、平圆和前后斜圆,均以中心弧的走向命名。 定向重复的圆运动叫循环,变异的循环运动叫回环。8 字形的回环叫五花。异位自律的轨迹运动叫插花。 轨迹的行程用弧度作单位。 大形大形就是人体的框架和轮廓。 框架和轮廓对应的原理是大形的理论依据。 大形由脊椎、手臂、腿脚三条线构成,这三条线通过本身的变化和相对的变化勾勒出千姿百态的人体造型。 大形只论骨干,不计细节。大形是对拳学表象的简化和提炼。 相对静止的大形叫功架,相对运动的大形叫功法。 功架是功法的载体,功法是功架的灵魂。 功架和功法共同造就大形。 得手得手泛指攻击到位。 得手是相对随遇运动的结果。 基础的到位叫得位,得位的技术叫步法。 尖端的到位叫得手,得手的技术叫手法。 敌对的双方得手的机遇均等,一方的到位可以是另一方的到位,一方的得手也可能是对方的得手。 得手的不二真谛是:泛视、同动、近取。 发力人体能量的瞬间释放叫发力。 发力是人体运动的超常、失常和反常行为。 发力所生成的能量叫功力,功力就是物理学上所说的功率。 拳学发力的公式是 轨迹 复合 切线。轨迹指基本的运动,复合指各个轨迹的接连和传导,切线指基于轨迹的抛物线。 轨迹层次越多,复合越合理,切线越适度,功力越大。 功力是速度和质量的乘积。 功力与质量一定成正比,稳定的形值是质量的基础,后驱运动是输送质量的高级形式。瞬间逆行是质量堆积的重要手段。 功力与速度一定成正比。发力的速度取决于轨迹频率和层次,并且与复合方式密切相关。频率越高、层次越多、传动比差越大,速度越高。缩短尖端轨迹的半径,加大脊椎轨迹运动的半径,便是最佳的加速运动。 大形同动、局部自律、形值守恒、轨迹切线、复合深化、后驱逆行——这就是拳学发力的人体力学运动模式。 轨迹拳直拳训练一、直拳概述说起直拳,大家都不陌生,综观世界各国的搏击术,几乎都有直拳的存在。在拳击台上,直拳的使用率之高,是任何一种拳法都无法与之相比的,直拳如同兵器中的枪,枪乃兵器之王,而直拳则是拳法之魂。 直拳动作简洁,速度迅疾,力量沉、透,击打范围广,这些独到的优势,使直拳无论在擂台争雄,还是在街头野战,都是打斗者的首选拳法。 作为轨迹拳中的直拳,其动作外形与拳击散打的直拳似乎大同小异,但在轨迹拳中,其发力技术和实战打法,都是自成特色的,轨迹拳歌诀有云: 立云抛弹直拳生,手动脚动似流星, 重心前置手宜远,身架拔高动自灵, 攻击前手复前手,让位一动见输赢, 生性偏爱打头阵,惹事生非第一名。 二、直拳的轨迹和大形任何拳法的外在形态都可以用轨迹和大形来表述。轨迹是运动的流程,大形是人体的框架,直拳是以身体为端点、以手臂为射线的冲击动作,拳到位时肩肘腕近于直线。直拳的手法、身法轨迹都是基于前立圆,即前后方向上的立圆。 三、直拳的发力直拳的发力不外“轨迹复合”和“三圆发力法”,这也是轨迹拳的发力基本原理。所谓“轨迹复合”即发力时,肩、胯、身、手的走向均为同一方向的圆,传导互动,以达到力的层层叠加,所谓“三圆发力法”即一个完整独立的发力模式应为1080度的连贯的三个圆,由一个涡圆启动,借势发力,形成一个椭圆,再回复由一个涡圆还原。第一个涡圆即启动圆,为发力生机造势,形成足够的动力;第二个椭圆是力量的发挥,也就出拳踢腿等外在的发力表象;第三个涡圆是回复圆,以使动作复位,减震消势。 三圆发力的具体过程参照图1—图4。 三圆发力的理论分析见李紫剑先生的《轨迹拳学》教材和“发力的原理法则和方式”一文。 很多人对三圆发力法提出异议。事实上一个正确完整的发力过程都可以用三圆发力法来分析,很多拳派也有类似的练法,只不过名称提法各异罢了。例如形意门有“束展”二字,心意拳有“裹践躜”,其中“束”、“裹”类似于三圆发力法的启动圆,“展”、“践”类似于第二个椭圆,“躜”则相当于轨迹拳的步法“后驱逆行”的逆行制动。只有“束”、“裹”得越充分,“展”、“践”才能越快、越狠,力量发挥得越大,究其根本,不过是个蓄势、发势,力量堆积的原理。 直拳发力的练习步骤: 1、手法轨迹。如图5站好,手循向前、向下、向后、向上的前立圆轨迹运行,力求缓慢、自然、流畅,手臂不僵不紧,松活自如,肩、肘、腕积极参与运动,使整条手臂都运动起来。前后手都要练到,左右式交替练习。熟练后可渐渐加快运行速度,但要注意快而不乱,快而不僵,并可作一个小圆,一个大圆的交替连环练习。 2、身法轨迹。坐在椅子上,右手掌根贴在胸口,手掌与身体垂直(图6),做前立圆运动,动作要求缓慢、流畅、自然,如果作为参照物的手呈前立圆轨迹运行,那么身体的轨迹就做对了,熟练后可将手拿开,直接以身体做。此练习一定要注意尾椎、颈椎要相对固定,用中段整条脊椎去做,这样才能真正将脊椎摇起,否则就会变成简单的前俯后仰了。 3、身手轨迹复合,如图5站好,在练习手法轨迹中加入身法的轨迹运行,要做到以身运手。此时要注意身法轨迹和手法轨迹由于半径不同而形成一个传动比差,即身、手始终相差半拍,身运手,手出身已回,形成对争,反复练习,同样要求缓慢、流畅、自然,细心体会身手轨迹复合的精确性,做到由身至手节节贯穿。 4、贴身拳法发力练习。这一步是直拳的关键所在,如果体会不出力由身发,力由脊发,那么直拳永远入不了门。 如图7站好,右手自然握拳置于胸前,左手置于右手前约10—15厘米,纵步站好,然后身体按照三圆发力法的过程,涡圆启动,继而向前抛弹,带动右拳短促有力地击向左掌心,然后复位,还原。刚开始练习时,启动圆可划得稍大一些,稍慢一些,动作流程中启动的涡圆一定要划出来,熟练后可逐渐将启动圆变小,加快,直至整个发力过程在三分之一秒内完成即合格。 要注意动作的突发立止,发力正确的话右拳打在左手上声音清脆响亮。 贴身拳法发力达标后,可试着逐渐将拳离开身体,用身法带动手臂做短促的拳法发力,直至手臂完全放开,就基本掌握了直拳的发力模式。 5、完整的直拳发力,如图5站好,后腿蹬地,重心前移,身法由涡圆启动,前摇发力,前手前立圆在身法的带动下向前抛弹,拳到位时骤然一紧,前脚踏地制住身体重心的前移,此时身体已回复,身与手形成对争,前腿与后腿形成对争(图8A),拳臂借对争之势复位、还原,重心回置,完成整个发力过程,以上描述虽然复杂,但实际完成只是一瞬间的动作,直拳要求在三分之一秒内完成整个动作。 后手直拳类似前手,只是出拳时加上了身体右转、后胯前压的动作,否则不易得力(图8B)。 四、直拳的要领和细节1、注意轨迹复合、运行的通畅自如。很多人初练直拳时,发力时身体震动非常大,自我感觉发力非常暴烈、凶猛,其实大部分力量在相互牵扯中消耗了,并没有发出去,变成了自己打自己。其实一记发力优秀的直拳是非常优雅自如的,整个出拳的过程自身并无多少用力的感觉(当然并非真正的不用力),只是在拳到位时才骤然一紧。所以,练习时应细心体会身、手的轨迹运行、复合,力量的传导是否通畅自如,由身至手节节贯穿。 2、肩与胯的细节。出拳到位时,相应的肩应前束、沉,以强化关节支持力,并结合摇臀荡胯,发前拳时,勒胯顶膝,与后胯对争,发后手时,切胯跪膝(后腿)。整体上肩胯相合。 3、注意身法的转折回抽。身法前摇发力时,要有转折回抽的力量,即如抖毛巾时尖端到位时的瞬间转折,身体的发力从侧面看是一个S形的蠕动过程,由丹田而上节节贯穿,直至手臂;身的回抽转折与手臂又形成对争,发力优秀的一记直拳可在发力的瞬间听到肌肉的崩弹声。 五、直拳的一些练习1、与步法结合 ①寸步直拳。在直拳的完整动作基础上,前脚滑出半步,同时出拳,前脚逆行制动,后脚跟上,亦即直拳的整体发力。 ②进步直拳。后脚跨过前脚,同时结合直拳,必要时可将进步直接变为低位前分腿(图9),落步打成直拳(图10),上下连踢带打。 ③闪步直拳。步法斜前移,结合前手直拳。 2、插花直拳。插花直拳即左右手交替连续出击,按图5站好,按前手、后手、前手的顺序反复练习。左右式交替练习,要求三拳在1秒内完成。 插花直拳非常重视节奏的密集性,如何使节奏快起来呢?要注意前手出了一半,后手已出,前手到位,后手出了一半;后手倒位,前手微收再错腕发力,即后手追着前手打,这样才能快起来,同时身法要协调配合,身法是前摇加上臀胯的左右平摇。插花直拳不求重击,但一定要快,如急风骤雨,打得对方无喘息余地。 原地熟练后可结合寸步,进步练习。 3、掖手直拳。掖手即基于后平圆由外向内的捋拍,掖手使用诀窍是掖对方的异侧手,即左手掖对方右手,右手掖对方左手,这样掖住对方一只手即等于掖住两只手。 练习时,前手掖后手出拳,结合前脚挪(图11),后手掖打前手拳,结合歪垫步(图12)。 六、直拳的打法1、突袭。在街头打斗中,可以无预兆地直接用直拳突袭对方。①二人对峙。②我方前手由原位直接抛弹,击向对方面门。注意手由原位循前立圆直接抛弹出拳,动作圆润流畅(图13、图8A)。 2、打间架。打间架在轨迹拳中又称“杀前锋手”、“夺臂阻膝”,是“近取”的典型体现。 ①插花直拳。双方对峙,对方严密抱定防守间架,我可寸步、上步逼近,前手直拳重击对方前置手臂,对方必然间架受到震动而散乱或是间架不稳,自己的手撞自己的脸,此时后继直拳连续击向对方面门要害,此以一臂之长夺敌半臂之短,极为安全稳妥。 ②劈直插花。双方对峙,我斜前近身,前手小劈拳直接劈向对方臂、肘弯,将对方间架打散,撕开防线,后手直拳袭其面门(图14、15)。先发攻击,后发攻击均可用此模式。 3、闪打。为后发攻击之法,对于对方的直线型攻击,我前脚横挪,前手直拳可直取其面门。为安全起见,后手应张开护脸。 4、掖打。对方与自己架子相同,用后手掖前手打;架子相反,前手掖后手打,始终掖对方的异侧手,步法以前脚横挪步、歪垫步为主。 5、惊打。惊打主要用于先发攻击,主要形式有指上打下,指左打右等。例如,对方持格斗式,我先以一记侧分腿直接踹向其腿膝,随之前手直拳直打面门,只要节奏密集,对方是很难幸免的。散打、截拳道中都有类似的打法。 6、逆打。又叫中线攻击,即迎着对方的攻势直冲过去,击敌于半路之中。这要求很强的洞察力、同动本领和一定的抗击力。例如,对方起鞭腿横踢,我于其欲起腿将踢而未发之机直接上步直拳冲打其面门。 实战三要素内容简介武心、战术和武力——是为实战三要素。 这里所说的实战,特指善恶生死之争,而非纯学术性竞技或规则对等的体育竞技。 真正意义上的实战与体育竞技不同,再激烈的体育竞技都不是实战,因为体育竞技是相对公平和公正的竞争,比的是实力和素质,赌的是荣誉和财富。而实战无所谓公平和公正,比的是杀心与手段,赌的是生死。常常有体育竞技高手——拳击、散打、柔道、摔跤……的佼佼者——被歹徒伤害,拳台上也从不见王牌刑警夺冠,此二者足可鉴认竞斗和实战的差别。 古人说:武术对于实战来说,是微末之技。此说千真万确。事实无数次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个人一旦有了致敌于死地的决心,只要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一定有办法把对手消灭。毫无疑问,用强烈的仇恨的心理和阴谋诡计武装起来的人绝对是可怕的杀手,他会不会武术或者武功高低并不妨碍他的破坏力。 反之,如果一个人实战观念错误,把生死之争视做竞斗,他就难免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稀里糊涂地上了歹徒的圈套,犯下不该犯的错误。而最后的结果,就不免以自己的惨败而告终。当年楚汉相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武功高手项羽提出和刘邦先生来一场拳王争霸赛,建议功夫高的得天下。刘邦先生回答:“和你这种人打交道,我更愿意比智谋,而不是比力气。”斗智斗勇的结果是,武功天下第一的楚霸王走投无路,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用自己的功夫杀死了自己。而无情无义又无赖的汉刘邦,稳做江山面南称王。 武心什么叫武心?武心就是实战观念。武术是干什么的?有人说是强身健体的,有人说是陶冶情操的,有人说是比赛争光的……这些都是武术观念的误区。为什么这样说呢?被不法侵害伤害的的似乎都不是病人,被坏人欺辱的似乎并不都是没情操的粗人,在歹徒淫威面前筛糠的似乎并不都是与奖牌无缘的俗人。2000年,报载中国的三位柔道专家在八塞罗那遭劫,四个不良少年不仅把他们洗劫一空,而且使他们饱受拳脚个个带伤。是他们身体不够健壮吗?是他们情操不够高尚吗?是他们在赛场上还不够威风吗?那么,他们的功夫怎么竟不能有效的保护自己呢?他们是否应该庆幸:多亏歹徒没有动刀子!那些与他们同病相怜的武术家,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武术是怎么了呢? 武术是干什么的?轨迹拳学的回答是:武术是用来制人的。什么叫武术?武术就是打人术,武术就是伤人术,武术就是杀人术!只有智慧力量手段技术相结合并且能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行为方式才叫武术,任何不以人为载体的行为模式都无法称之为武术。武术的主导思想,一定是也只能是消灭敌人保全自己。武术的一切行为,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并以次为行为准则。谁认识到这一点,他就开启了武术之门;谁看不到这一点,他就必将迷失在学术的森林里。 战术任何一个决心消灭敌人保全自己的人,他一定能找到某种适合自己运用的方法,这就是战术——通俗地说就叫手段。这种手段可能是高尚的也可能是卑鄙的,也许是合法的或许是非法的,会是道德的也许会是缺德的——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但这种手段则一定对他来说是有效的,那就足够了。一旦他选择了正确的行动手段,他就完成了战略战术上的超越,他的生活技能就将转化成为搏杀技能,他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就可以转化成攻击武器。在这种情况下,菜刀就成了战刀,竹子就成了长矛,铁锨就是砍刀,剪刀就是短刀,明着不行来暗算,正面不行就偷袭,趁风放火,借雨放水,装疯卖傻,笑里藏刀,瞅准时机,即发出致命的一击。真正的实战观念加上合适的手段,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置仇敌于死地。毫不客气的说,这就是实战真传千古之密!这就是以弱胜强的不二法门! 武力在许多时候,实战观念挑战社会传统观念,蔑视正统的道德准则,因此难以被世俗所接受,但是,任何人要想在实战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就必须确认”一切服从效果“的思想。在实战中,胜利者永远都是对的,因此所有致胜的手段都是对的;失败者永远是错的,故而导致失败的思想行为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学术思想使人明智,明智的武者便可以识别真假武术和舞术,从而便不会犯为实战而苦练舞术的低级错误。明智的武者会意识到潜在的危机并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从而未雨绸缪切实修正实战功夫。明智的武者会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修炼的武功,选修适合自身的技术。 原始的认一的实战观念产生现实的有效的实战手段,直接有效的技术为手段的实施提供了遴选的余地,三者相辅相成构成实战的整体。人会变手段会变技术会变,但实战的三要素不会变。 攻击是最好的防守,因此实战的三要素全都建筑在消灭敌人的基础之上,任何偏高这个基准的行为都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当实战杀敌三要素被封建统治阶级误导置换成“止戈为武”,“以德服人”和“神功绝技”之后,武术就步入了学术的歧途。清代对后者的发挥达到了极致,与此同时武人的无能也就达到了空前。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内家神拳的鼎盛时期,八国联军侵入了中国。洋鬼子长驱直入机会没遇到一点抵抗,京城的武术大师没有一个人挺身而出为国杀敌,京师的武林没有一个门派组织起来抗击侵略。两位国师级的武术大师一个随西太后远遁千里开外,一个不明不白地在洋鬼子的枪口下丧生。倒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黄毛丫头冯婉贞,还带领一帮毛头小伙砍了不少洋鬼子的狗头。这些,都有书为证。武术大师在国难当头的不作为证实了传统武术的无能,而传统武术的无能实源于原始实战思想的失落! 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实战观念,武功盖世也难免面北受缚。有了正确的实战观念正确的指导思想,书生可以战胜武士,弱者可以消灭强者,少数可以战胜多数,没有武功的人可以干掉武林高手! 总结什么是真正的实战功夫?能消灭敌人保全自己的功夫就是实战功夫!在和平年代里能干掉歹徒的功夫就是实战功夫,在战争年代能消灭敌人就是实战功夫!持消灭敌人保全自己为唯一宗旨的主导思想,采取唯效果是求的不择手段的手段,运用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攻击武器(武力),毫不犹豫地消除外来的威胁,这就是实战! ——武心、战术、武力,这就是实战三要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