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布红门兰 |
释义 | 形态特征兰科红门兰属地生草本植物,高7-20(-35)厘米。块茎长圆形,肉质,不裂。叶互生,(1-)2-3(4)枚,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2厘米,急尖或渐尖,基部收狭成鞘抱茎。6-8月开花,花序具1-10余朵花,多偏向同一侧;花苞片披针形;花紫色或粉红色,萼片近等大,长6.5-7毫米,宽3-4毫米,中萼片长圆形,侧萼片卵状披针形,反折;花瓣狭卵形,较萼片小;唇瓣较萼片长而大,3裂,距和子房几并行,多长于子房。 生境分布生于海拔700-4700米的山坡林下至高山草甸。安北部、兴安南部、岭西。我国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西藏、台湾;台湾高山。日本、俄罗斯西伯利亚、缅甸至尼泊尔也有。 产地产量产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旗、根河、牙克石,兴安盟。产量较少。 入药介绍入药部分 块茎入蒙药。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切碎,置牛奶中煮至透心,取出,干燥备用。 性味功能 味甘、涩,性温。生精,壮阳。 主治 遗精,精亏,阳痿,肾寒,腰腿痛,“青腿”病,痛风,游痛症,久病体弱。 用量用法 多入丸散剂。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