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巩县
释义

秦置。

商代称阙巩,周为巩伯国。

秦置巩县,治所在今巩义市西北3公里康店镇康店村,属三川郡。

西汉属河南郡,东汉属河南尹。三国魏、晋代均属河南郡。东魏属成皋郡。北齐废入成皋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巩县,属洛州。唐、五代属之。

宋属河南府。明、清、民国初因之。

1913年属豫西道 (次年豫西道改称河洛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1928年县治移至今站街镇老城村一带。, 1932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郑州解放后,1949年属郑州专区,1955年改屑开封专区,1958年12月,划归郑州市管辖。

1961年12月,复归开封地区。

1964年县治迁孝义镇,1983年8月改属郑州市。

1991年8月,撤销巩县,设立巩义市。

河洛龙《巩义读本》。

概况

珙县位于宜宾市境南部,东经104°38′-105°02′、北纬27°53′-28°31′之间,北与高县连界,距宜宾市翠屏区46千米;南与大雪山相连,距云南省威信县县城69千米;西靠筠连县,东南、东北与兴文县、长宁县连界。

沿革和区划

位置:

珙县地处四川宜宾南部,位于东经104°38′—105°02′,北纬27°53′—28°31′之间。北距宜宾市城区46千米,南与大雪山相连,距云南威信县城69千米,西靠筠连县,东南、东北与兴文、长宁连界。沟通云、贵、川三省的叙(永)高(县)、(四)川云(南)、宜(宾)威(信)主干公路在境内交汇,成(都)珙(县)、金(沙湾)筠(连)铁路贯穿县境,是宜宾南部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县政府驻地巡场镇,是川南最大的建制镇,2009年末人口114382万人,城区面积8.2平方千米,高等级水泥路直达宜宾市城区,1小时内即可达宜宾机场和长江航运码头。

【历史沿革】珙县历史悠久。先秦即有僰人等居住于此,建有宜宾“僰侯国”,珙县亦被称为“古僰国”、“僰州”、“僰州之都”或“僰都”、“僰乡”。汉为南广县境,傅家坝是汉初南广县治所在地(注:另有多说,如云南彝良、镇雄、盐津等说;《中国历史地图集》1996年重印本仍定汉南广于盐津)。唐置巩、薛(萨)羁縻州。宋为罗计。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大夏明玉珍天统元年(1362年)改下罗计长官司(今珙泉镇)为珙州(西南有珙溪遂为州名,亦说唐置巩州,巩近珙)。明洪武四年(1371)降州为县,名珙县,沿袭至今。清为叙州府辖县。民国为四川省(叙州、下川南道、永宁道、第六行政督察区等)辖县。1949年12月10日,珙县解放,属宜宾(专区、地区、市)辖县。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设8镇13乡。2006年,珙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乡镇行政区划建制由21个乡镇(8个镇、13个乡)调整为17个乡镇(8个镇、9个乡)。2009年,珙县乡镇行政区划未变。

行政区划珙县2009年辖8镇9乡、262个村、16个社区、1664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1149.5平方千米。

人口和民族

【人口】2009年,全县年末总人口42.0万人,常住人口38.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779 人,出生率为6.63 ‰;死亡人口3081人,死亡率为7.35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72 ‰。

【民族】珙县历来为多民族杂居。2009年,全县少数民族人口25748人,有苗、回、彝、藏、土家等14个少数民族。

自然地理

地形

珙县属山区县,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为狭长形。南北相距67.8千米,东西最宽处41.5千米。海拔最高处1642米,是靠云南省界的王家镇四里坡;最低处310米,是珙泉镇郊外的狮子滩。境内层峦叠嶂,山脊多呈锯齿形,长岗状;地体多由石灰岩和紫色页岩组成,岩溶地形特征明显,多溶洞、漏斗、石笋、石灰岩等。丘陵和平坝面积小,以中低山地为主,有少数岩溶冲积坝,西北面有部分丘陵。平坝主要分布在巡场、上罗、洛亥等乡镇,主要有青山坝、大寨坝、海棠坝、麻糖坝、上罗坝、下罗坝、巡场坝等。丘陵则分布于全县。山区、丘陵、平坝的比例大体为7.5﹕1.5﹕1。

水系

珙县境内有大小溪河79条,总长638千米,呈树枝状布及全县,其中常年性河流7条,总长158.38千米。溪河流向多变,主干流从东南流向西北贯穿县境。主要水系南广河和洛浦河均注入长江。

南广河水系。南广河源于云南省威信县高田乡,经高田、罗布,向西东北流至旧城与天蓬寨巨流汇合(威信县境内段称顺河),经桠杈湾入珙县境内。从此开始,河流由东南向西北,经观斗苗族乡境纳前进小溪;至石碑场,左纳建武河、永兴松平溪;至曹营乡境,月亮田小溪来汇;至曹营场,凤凰小溪、新村小溪分别由左右两岸入流,再左纳天堂小溪;至海棠坝,右纳鹿鸣溪;至罗渡苗族乡境,左纳金光小溪、右进龙洞小溪;至水车坝,洛亥河从左汇入;至新桥村,螃蟹溪从左入流;至寨子村,炮房小溪从左入流;至上罗镇田家坝大、小流水处,兰地小溪从右汇入;再行1000米,胜利小溪、汪家小溪分别从左右入汇;再行2000米,韩家河沿小溪先后由左纳入;至上罗场南侧,汉村河从东南向入流;至上罗场北侧,左纳金钟小溪;再行1500米,右纳民主小溪;至中山乡境,筠连冷水河(又名乐义河)从左入流;再行2000米,右纳同乐、新建小溪,左纳天桥小溪;至高枧槽,同意小溪从右入流;至珙筠交界河口(沐滩乡共和村),左纳维新河;至筠连县腾达镇北侧,左纳巡司河(又名白矾滩河);至沐滩乡新民村对门,筠连县境内的红星小溪从左入流;过沐滩,响水洞地下水注入南广河;至妹妹窝,左纳李复小溪,右纳源自保平、下罗的金锁桥溪入流;至巩州窝,新胜小溪从左流入;至孝儿场,瓮腮溪穿孝儿街村从右纳入;至孝儿下场,二溪河从右入汇;至土地坎,源自高县的龙潭小溪从左汇入;至大叶滩,右纳源自恒丰的小米溪,左纳桐梓溪;至城皇岩,瓦厂小溪从右入汇;至罐儿滩,左纳太平小溪,右纳小溪沟;再过黄桷沱至上油房入高县趱滩乡续流向北,经高县,穿符江,过来复,绕月江,行至宜宾翠屏区南广镇汇入长江。

南广河珙县境内段全长60.95千米,河宽50至150米,最深水位20米左右,滩陡流急,能通航。流域面积2553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70.6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2.3亿立方米。天然落差105.3米,可利用落差85.53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3万千瓦。在罗渡大桥下游150米处,20世纪60年代曾设置水文站,全称为“水利电力部成都勘探设计院罗渡水文站”,现名为“罗渡水位站”,逐年收集南广河上流水文资料,报告汛情。

南广河罗渡以上段叫邓家河,从源头高田至罗渡河段古称符水;有另一支流叫洛亥河(半边桥河),从源头罗布乡岩脚下至水车坝河段古称黑水。故南广河罗渡以上河段古时统称符黑水,罗渡大桥以下河段统称南广河。

南广河流域有邓家河、建武河、洛亥河、王家河、巡场河等五条支流。

邓家河。是南广河上游的主要支流。云南省威信县境内河段称顺河,入珙县境内称邓家河。境内流程8.5千米,河宽40至60米,通航木船。流域面积537.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6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8.86亿立方米。天然落差26.2米,可利用落差24米,水能理论蕴藏量4475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2400万千瓦。

建武河。源自兴文县建武毓秀山,沿程汇集溪水由东北向南流入石碑乡飞龙村境,在石碑乡场镇北面汇入邓家河。境内流程4.23千米,河宽20至40米,流域面积208.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62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2.1亿立方米。天然落差44.9米,可利用落差26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916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900千瓦,2000年前已建成电站一座,装机容量450千瓦,年发电量270万度。

洛亥河。又名复兴河、半边桥河、孔花河,源自云南省威信县罗布乡岩脚下,北流经新街和斑竹塘,与源自三口塘的簸箕坝河合流后,入珙县洛亥镇孔花村(孔花电站建在此地,装机2台、容量570千瓦);再流过洛亥场,至白沙、太和村,孟获沟从左注入;至半边桥,胡家沟从左注入;在洪家洞至半边桥河段,从左右河床注入溶洞水四处(又名九股水);经罗渡苗族乡黄桷、杨叉村在罗渡大桥上游2千米处汇入南广河。河流全长41.6千米,境内流程21.3千米。孔花电厂至半边桥河段沿途大量渗漏,多处河床裸露,非洪期为“干河沟”;半边桥至罗渡河段可通航木船。流域面积318.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2.5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3.94亿立方米。天然落差106.3米,可利用落差19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0187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750千瓦,2000年前已建成电站1座,装机容量570千瓦,年发电200万度。

王家河。源自王家镇大祥村川滇交界的大雪山四里坡山间,续流过柏杨沟、碾槽坝,至原三溪乡政府驻地(建有装机2台容量150千瓦电站一座),右纳3条小溪折向北行,经鱼田坝至王家场;再绕王家场至傅家湾,源自四合头的六条小溪汇成一流经长埂、鱼田从左入汇;再转向东流,蜿蜒曲折过花树、到团聚、进入青山坝口处,纳小溪1条;再穿过青山坝,至王家镇与洛亥镇交界处,水落孔伏流(清乾隆《珙县志》载:“水落孔即白杨沟之委,乃水穿流洞中,四面高山,中成大洞,青山诸水咸趋之。有覆糠其中,至水车坝流出,乃知为符黑水之一源也”)。王家河属断头河,每到汛期,水落孔自然泄洪能力不足,造成青山坝千亩以上田土被淹。1973年,在青山村打通排洪隧道3个;1977年,建成25千米长的青山渠一条。王家河全长18900米,河宽5至15米,流域面积66.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2.52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7940万立方米。可利用落差710米,水能理论蕴藏量8275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2540千瓦。

巡场河。源自巡场猴子岩,与三蹬坎、四合头合流后,由南向北流经白皎煤矿、塘坝,至武家岩下段,田坝小溪和芙蓉山小溪在中坝合流后从左汇入;过巡场向北,至鞍梓桥,鞍子小溪从左入流;过伍家桥至金沙湾,源自桂花坳的红卫小溪从右入流;至原麻岭乡政府对门,天堂坝溪从左入流;再流经余家坝出县境入高县,在月江注入南广河。巡场河县境内流程13.5千米,流域面积98.1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99立方米/秒,年平均径流量6300万立方米。

洛浦河水系。洛浦河(清《一统志》称珙溪,光绪《珙县志》称珙水),源自洛浦龙潭(属兴文县周家镇)。水出龙潭后,由东南向西北流,沿途聚集周家沟、铜矿溪各水;下行2500米至鱼箭滩入珙县陈胜乡,续流2000米,陈胜小河沟南来入汇;再行500米,纳陈胜周家小溪;至两河,左纳木梯河小溪;至底洞场,右纳源自蛮桠的干沟溪;北流2000米,左纳芭焦沟溪;至桐麻坪,狗爬岩溪从左流入;再行2200米,德惠坝溪和盐井溪先后从左右两岸汇入;至碾子坝,罗通坝溪入流;再下行,汇龙洞沟溪;至高罗坊,左纳苦水沟溪;过监生嘴,洛旺坝溪从左入流;至两河口左纳蚂蝗沟;至珙泉镇南侧,先后纳入天堂沟和水打溪;至镇西侧,梅坞沟从左入汇;至镇西北侧,先后并纳鱼孔地下水和坝底溪河;转向东,沿北门流向东门,再向东北方向流去(镇北东向,由于洛浦河切割,珙泉镇与麒麟山隔水相望,故有“九狮追麒麟”之典故);至高桥,小溪沟从右侧入流;再行1000米,黄桷沟从右入汇;至竹家村,通水溪从右入流;至鱼池村,右纳插腊湾溪;再行2000米,源自罗村的小溪从左流入;下行过铁炉坝、狮子滩,至门坎滩出县境;再经硐底过后河,至三江,有梅桥河流入;经过竹海镇,绕长宁县城至古河镇,绵水流入;终至江安县城西注入长江。河流全长110.1千米,珙县境内段称洛浦河,长宁、江安段称长宁河。洛浦河段长31千米,流域面积389.51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10.3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3.26亿立方米。天然落差171米,可利用落差89.5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700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3100千瓦。

土壤

珙县土壤母质比较复杂,有石灰岩风化物、紫色页岩和泥岩合成风化物、黄石砂岩风化物、沿河冲积物等等。形成的土壤类型也比较多,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石灰土、山地黄棕壤等六大类。山地黄棕壤主要分布于海拔450米以上的低山和中山区,表层土一般在8厘米以上;紫色土集中分布在孝儿、上罗、巡场等镇的浅丘和低山区,海拔在800米以下,表层土一般在8厘米以上,土层厚度一般在40厘米以上;石灰土主要分布于海拔450-800米之间的低山石灰岩、岩溶坡地和槽谷,土层多为中层土薄层土,全县土壤PH值为5.5-6.5。

植被

保留植被较好的是珙县最南端海拔1300—1500米四里坡大雪山山梁一带的原始林区,面积1300多亩,乔木层均为500年以上的榉树、飘耳木、珙桐树组成,林下为散生罗汉竹和蕨类,植被保存完好。全县其它天然常绿阔叶林都为次生植被,在不同海拔地区有小块零星分布。自1974年开展大面积造林以来,常绿阔叶林种类、数量有所增加,但都采取和常绿针叶林混交或小片纯林栽植,主要树种有香樟、红椿、千丈、酸枣、泡桐等,全县均有分布。

常绿针叶林以暖性针叶林为主,由杉木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火炬松林及柏木林等组成,主要是人工植被。杉木林: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中低山和丘陵区,属亚热带次生性(包括人工栽植)常绿针叶林。成熟林、近熟林面积较大,在全县分布广,除人工营造的针叶林基地,其它属零星分布,散生在马尾松、毛竹和常绿阔叶林之中。常绿针叶林中,杉木林是面积最大的树种,占其它常绿针叶林树种95%,是珙县优势种群落。

竹林是一种常绿植物群落,是珙县植物资源的一项优势和产业。竹类除罗汉竹、刺竹分布在1300米以上四里坡林区外,其它竹类在全县都有不同数量的分布。毛竹林:是珙县主要经济竹林,属人工和自然植被,在全县海拔400-800米低山和丘陵地带都有分布,全县集中的主要产区在珙泉、底洞、陈胜、孝儿、保平、洛表、石碑等乡镇。慈竹林、黄竹:是珙县重要经济竹林之一,多分布于溪河两岸及丘陵山鹿地带,属人工和自然植被。慈竹是珙县竹类中属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优势群落,全县各乡镇都有不同数量的分布,集中的主要产区是:王家、石碑、曹营、上罗、下罗、孝儿、仁义等乡镇。

灌丛多为各类基带植被经多次砍伐形成的次生植被类型。珙县灌丛分布零星,不同的海拔均有不同的树种分布,在河谷地带主要以铁黎巴为主;低山、丘陵地带以白栎、盐肤木、马桑为主;中山地带地山茶、盐肤木为主。草丛有山地疏林草丛、灌木草丛和山地草丛,多属森林或灌丛反复砍伐或火烧,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日益瘠薄,生长环境趋于旱化所形成的次生类型,也是珙县荒山、荒坡一种不稳定的植被类型。山地疏林草丛分布于丘陵和部分中山地间,草地呈零星状,以疏林与林下草丛构成。山地灌木草丛分布于低山、中山地区,草本层以禾本科的白茅、莠竹、水竹叶、地瓜藤等;山地草丛主要分布在海拔300米以上的低山、中山地区,是一种次生性草地类型,生长环境较干燥,草群组成简单,以偏旱的禾本牧草为主,如白茅、细柄草、野苦草、莠竹、地瓜藤、狗尾草等。

自然资源

矿藏

珙县矿藏多属外生矿,以煤炭藏量最为丰富。已探明的有煤,铁,磷,钾,铜,铅,锌等矿,还有冰州石,石英沙,耐火粘土,石灰石,水泥配料,铸石原料等14种。煤炭储量达12.45亿吨,硫铁矿2.26亿吨、石英砂4700万吨。

煤炭。川南煤田是四川省最大的煤田,集中分布于筠连县、珙县、古蔺县等。珙县境内无烟煤保有储量12.45亿吨。含煤层位为上二迭统长兴组,可采煤层3—5层,可采总厚度5米左右。主要分布在珙长背斜西端芙蓉山矿区和落木柔背斜北翼东段和南翼东段的洛表矿区、大雪山矿区。煤质属中一富灰、中一富硫低磷煤,发热量5897—6247千卡/千克,为难选煤。除无烟煤外,尚有少量烟煤,分布于晚三迭系须家河组,含极薄煤层3—5层,最大厚度0.7米,一般厚度0.4米,已查明储量8.4万吨,属富灰、富硫肥焦煤,可作炼焦用,在底洞镇芭蕉沟矿点有少量开采。

硫铁矿。境内有陈胜德埂坝和洛亥观斗中心场两个中型硫铁矿井田。德埂坝井田:矿层厚0.18—1.53米,平均0.7米,探明储量0.71亿吨,矿石品位含硫19.79%。中心场井田:层位稳定,矿层厚1.5—2.5米,保有储量1.55亿吨,含硫为18.8%,矿石质量佳,可选性良好,精矿品位可达44.3—45%,回收率90—95%。

铁矿(菱铁矿)。境内铁矿分布在杉木树、白皎、芙蓉、珙县1号井、2号井、将军坡、桐麻坪等7处,其中有中型矿床1处,小型矿床4处。矿层厚0.5—1.1米,含铁26—34%,保有储量8610万吨。矿石多属超酸性贫矿,含硅、铝过高,利用难度大。

石灰石。境内石灰石广泛分布,以二迭系的石灰石质量最佳,矿石品位为CaO 50—55%、MgO 0.03—1.9%、SiO2 0.3—2.6%、AL2O3 0.05—1.5%,烧失量41.6—43.7%。保有储量4.08亿吨,剥采比0.31—0.29:1,适于露天开采。主要有大型矿床4个、中型矿床2个,分布在芙蓉、白皎、石板滩、坟湾头、炮筒沟、珙泉等地。是优质水泥原料,并可作冶金辅料。

石英砂。境内石英砂分布在沐滩乡犀牛山,存于三迭系须家河组顶部,层位稳定,呈层状露出。犀牛山矿山长300米,宽500—1500米,厚10—20米,单层矿体厚0.5—1米。保有储量4700万吨,可露天开采。矿石灰白色——白色,细——中粒石英岩,表层经风化已松散,2米以下矿石结构致密、坚硬。矿石化学成分为:SiO2 96.8%、Al2O3 1.63%、Fe2O3 0.15%、TiO2 0.19%、Cr2O3 0.0007—0.0048%、CaO+MgO+K2O+Na2O<0.3%,具有开采价值。

耐火粘土。境内有珙泉黄水沟和巡场白皎矿、芙蓉矿两处。存于下二迭系梁山组、宣威组底部。珙泉黄水沟粘土矿:平均厚1.0—1.5米,矿物组成主要为高岭石、水云母、水铝石,均为泥状结构,局部见豆状结构,浅灰--绿灰褐色,以高岭型石为主,质量好,耐火度1750—1760℃,矿石品位1—2级,可作冶金辅料,保有储量1488万吨。巡场白皎、芙蓉井田:平均厚度0.7米,储量247万吨。耐火度1600℃以上。

铸石原料。巡场炮筒沟玄武岩可作铸石原料,质量较差,厚度30—70米,最厚达100米,化学成分基本符合铸石原料工业指标,只是Fe2O2+FeO略偏高。储量124万吨,剥采比0.14:1,属小型矿床。

除上述矿藏外,境内还有洛表麻塘坝冰州石(方解石)矿点,珙泉鱼池核桃湾磷矿点(矿层厚度0.12—0.22米,含P2O5 7.25—29.17%,储量4574吨),巡场仁寿桥水泥配料粘土页岩矿(储量3494.36万吨),还有铜、钴等金属矿(铜矿保有储量8394吨、含铜0.1—1.5%,钴矿1879吨、含钴0.11—0.8%)等。

水和水能:珙县位于四川省南部与云南省交界的山地地带,大小溪河79条,南广河、洛浦河是境内最大河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43.8毫米,岩溶裂隙水较丰富,地下水露头177处之多。全县水资源总量26.17亿立方米,其中县境内水资源8.82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产水量76.8万立方米,人平占有水量2574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53亿立方米,过境水量14.7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8.21万千瓦,水能可开发量为3.51万千瓦。

水和水能

珙县位于四川省南部与云南省交界的山地地带,大小溪河79条,南广河、洛浦河是境内最大河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43.8毫米,岩溶裂隙水较丰富,地下水露头177处之多。全县水资源总量26.17亿立方米,其中县境内水资源8.82亿立方米(每平方千米产水量76.8万立方米,人平占有水量2574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53亿立方米,过境水量14.7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8.21万千瓦,水能可开发量为3.51万千瓦。

植物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现存原始植被较少,大部分为人工植被和原始植被的次生植被。以杉树、松树为主的人工植被是珙县植物的特点。据调查统计,珙县共有乔木、灌木、草本等林草植物92科、210属、420种。自1974年开展人工造林和1991年实施大林业开发以来,逐年引进人工植物品种,使植物的种类、数量不断发生新变化。

主要植物种类情况是:

乔木树种。天然植被树种:杉木、马尾松、柏木、桢楠、润楠、斯栗、银杏、青冈、灯台、栾树、女贞、桤木、臭椿、黄连木、榕树、寡鸡蛋、沙包、柚木、珙桐、罗汉松、酸枣、岩桂、麻柳等。人工植被树种:湿地松、火炬松、华山松、柳杉、红椿、千丈、香樟、油樟、秃杉、檫木、水杉、泡桐、墨西哥柏、塔柏、大叶桉、兰桉、巨桉等。

经济林木、果树。主要有:桑树、油桐、桅子、油茶、茶树、漆树、白瞒树、檫树、棕树、黄柏、杜仲、木姜子、川桂皮、巴豆、板栗、核桃、桂园、柿子、枇杷、李子、厚朴、杏树、红橘、锦橙、脐橙、血橙、温州蜜桔、沙田柚、矮碗柚、黄花梨、雪梨、油桃、樱桃等。

竹类。主要有:毛竹、黄竹、慈竹、绵竹、鸡爪竹、麻竹、甜苦竹、罗汉竹、白夹竹、水竹、刺竹、人面竹、黑竹等。

灌木。主要有:映山红、山茶、马桑、鸟泡、盐肤木、野蔷薇、八仙花、野牡丹、悬勾子等。

草本。主要有:蕨、黑本、铁芒箕、芭茅、草莓、丝茅等。

人文和精神文明

美景名胜

珙县美景名胜秀丽多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僰人悬棺,省级风景名胜蜀南温泉、芙蓉山景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石碑珙县龙、观宝山林海等。“僰人悬棺”被喻为“千古之谜,巴蜀一绝”,以其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峥嵘、突兀的雄姿,吸引海内外游客。“蜀南温泉”有“赛华清”之美誉,水温宜人,常入浴可益寿延年。“芙蓉山风景区”以山青、林翠、泉清、雾奇、路曲著称,是休闲游览好去处。“石碑珙县龙”展示出一亿九千万年前爬行动物的繁荣景况,仿佛时光倒流,令人遐想。“观宝山林海”浩瀚如烟,绿波荡漾,佳杉万顷,实属天然观光、养生宝地。王家四里坡、罗渡曹营石堡寨、上罗龙抱山、巡场月亮湖、孝儿南广河、珙泉天然溶洞、玉和隘口石牌坊等美景如诗如画,文物意韵深长。千古之谜僰人悬棺、世界珍奇观赏植物珙桐、距今1.99亿年的“石碑珙县龙”恐龙化石、两亿年前形成埋于泥土中的珙石,以“珙县四绝”著称于世。

僰人悬棺

珙县位于川滇黔三省邻接处,是古代悬棺葬最典型的地方,现已发现悬棺遗址41处,计有悬棺几百具。悬棺俗称“挂岩子”,即把棺木置于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上,是古代川南一带僰人的葬制。

僰人悬棺主要集中于珙县麻塘坝和苏麻湾两个地区,放置方法有凿岩为穴横放者;有凿岩孔嵌木桩,棺木平置桩上者;也有几具并放或叠放者。棺形似船,头大尾小,多为整根楠木挖凿而成。悬棺葬地周围,还有许多僰人岩画,画面、色泽清晰可辨,多为砂彩绘,均用较原始的平涂技法,线条粗犷,形象生动,题材多样。

僰人历史悠久。《珙县志》(旧志)上说:“珙本古西南夷服地,秦灭开明氏,僰人居此,号曰僰国”。僰人因剽悍骁勇,为历代统治者所不容。明代,僰人称“都掌蛮”。据传,明神宗元年(1573),四川巡抚曾省吾、总兵刘显率14万大军将其剿杀灭绝。从此,僰人从这块他们生存繁衍的热土上消失了。

僰人没有文字流传于世,高悬的棺木把历史刻在悬崖峭壁上,因此给后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主要有6大谜:族属之迷、僰人为何悬棺高岩、千斤悬棺怎置高岩、僰人有无后裔、悬棺葬的年代、绘制岩画的目的和岩画的涵义。而涉及僰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