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庄育智
释义

庄育智,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工学院(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51年获英国利浦大学冶金系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主要从事物理冶金和金属物理研究。在国内首先开辟了难熔金属研究领域,领导建立了难熔金属相图实验室。曾研究成功变形钼合金顶头,已在全国应用。研究成功的钼合金蒙皮,为中国返地人造地球卫星试验成功地作出贡献。

简介

姓名:庄育智

职业:物理冶金学家

籍贯:广东潮安(今潮州)人

庄育智(1924—1996),材料科学、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难熔金属合金研究领域的开拓者。领导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钼合金蒙皮、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制,为中国国防工业和高技术的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早年从事钢中夹杂物和薄板夹层、复相不锈钢中δ-铁素体恒温分解、钼合金顶尖、相图等研究工作,促进了草药中国钢铁和石化工业的生产。80年代起在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等方面取得创新性基础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磁性和磁性材料学科的发展。

生平

庄育智,1924年7月27日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今广东省潮州市)。父庄孚初,与朋友在汕头合伙开布店。母亲是家庭主妇,勤劳贤淑。父母对他严格要求,对他的做人、治学等方面均有深刻的影响。

庄育智五岁入潮安县立第六小学。1933年转入潮安县立第一小学,毕业后考入潮安县立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又相继在香港华仁书院、昆明南菁中学、云南大学附中学习。1942年考取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1946年6月大学毕业后开滦矿务局和天津炼钢厂工作过1年。1947年赴英留学,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冶金系读研究生,先后从事铅锡合金的时效硬化和锆粉末烧结金相学研究。他找到一种适合原子能生产的结构性能良好的锆粉,还撰写了“不锈钢和耐热钢组织结构变动”和“铅单结晶之X光衍射研究”两篇论文。先后获得利物浦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的工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庄育智1951年12月拿到博士学位后,于1952年1月回到祖国。他协助李薰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难熔金属室主任和金属所副所长。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1956年3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59年,庄育智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全国劳模群英会。先后被选为沈阳市和中国科学院劳动模范、党的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庄育智毕业生为党的事业奋斗,1996年3月23日突发心脏病逝世于出差途中。

个人履历

庄育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共所党委常委。庄育智祖籍广东省饶平县,出生于潮安县。194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系。毕业后曾在开滦矿务局和天津炼钢厂工作过1年。1947年进入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生院,从事同发展原子能工业有关的粉烧结金相学研究。先后获得冶金系工科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他积极参与李薰串联在英国的中国家和留学生共商归国大计的活动。1952年回国协助李薰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早在建所初期,庄育智就根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需要,深入东北几个大钢厂,解决钢材质量问题,开创了国内对钢中夹杂物和薄板夹层的研究。直到今天,金属研究所在夹杂物方面的研究仍在全国居领先地位。紧接着他又针对抚顺石油三厂高压加氢装置的重大爆炸事故,结合中国石油化工工业所用的耐热不锈钢设备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复相不锈钢中&-铁素体的恒温分解,探讨了这一类钢中&相和X相形成的规律。通过这项工作,他先后在《金属学报》和《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18/8/1/Cr-Ni-Mo-Ti不锈钢中的&-铁素体的恒温分解》、《含钼复相不锈钢中X相的形成》、《18/8型不锈钢&-铁素体恒温费解初期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含少量钼、铁18/8Cr-Ni不锈钢中&-铁素体恒温分解》和《含钼不锈钢的恒温分解》等一系列学术论文。从理论上阐明了这类钢变脆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热处理工艺。从而有效地指导了抚顺石油三厂高压氢设备恢复生产。

1958年当金属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由为钢铁工业服务转向为国防技术尖端服务时,他领导创建了难熔金属研究室,开辟了中国冶金科技尖端--难熔金属合金的新领域。难熔金属合金主要用于航天技术和原子能工业。在当时,这是一项十分保密的课题,既得不到国外的有关技术资料,更买不到现成的熔炼和测试设备。他带领一些青年同志,克服重重困难,自行设计和研制可难熔金属熔炼、测试等许多实验设备,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实验室很快完备起来。到1964年基本上接近当时的国际水平。这些设备在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会上获得三等奖。他在领导实验室基本建设的同时,还积极开展高温钼合金和难熔金属合金相图的研究;系统地研究了钼合金真空自耗电极电弧熔炼过程中杂质的脱除、合金的凝固和结晶规律;探讨了合金元素改善钼合金韧性的机理。在1964年全国首次难熔金属学术会议上,庄育智和他的学生共发了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0多篇,对中国难熔金属的科研和生产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65年有研制成功穿制耐热不锈钢无缝钢管用的钼合金顶尖,经鞍钢无缝钢管厂的试用表明比前苏联牌号合金顶尖寿命高200倍。中国科学院和冶金工业部当即对该项成果进行鉴定,使之广泛应用于全国耐热钢管制造部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10年动乱期间,他排除各方面的干扰,和李薰一起成功地领导了人造卫星钼合金蒙皮的研制,随后又取得了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究成果。从而保证了 中国第一颗返回地面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和按计划安全降落在地面上。铌合金耐热天线的研制成功,还为中国发展各种新型导弹做出了重大贡献,因而获得了国防科委三等奖。

改革开放以来,庄育智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庄育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被选为全国群英会特邀代表、沈阳市和中国科学院劳动模范、党的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成就及荣誉

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劳动和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沈阳市和中国科学院劳动模范、党的十一届和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贡献

10年动乱后,金属研究所由以研究结构材料为主转到以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为主。他又走在开拓者的前列。在他领导下开展了铌钛合金和A-15化合物实用超导材料、稀土-过渡金属化合物永磁材料和贮氢材料、难熔金属合金耐蚀材料、热弹性马氏体效应和形状记忆合金以及夹层化合物的研究。1980年完成了Mo-30W耐锌液腐蚀合金的研究,为葫芦岛锌厂式制成功扬锌泵竖轴,比原来的石墨竖轴寿命提高了100多倍,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中国科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

庄育智领导研究的稀土过渡族金属化合物结构和磁性,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994年获中科院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铌钛合金超导线,1988年获中科院二等奖。

庄育智1998年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物理实验室建成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关系,已培养毕业的博士生10人、硕士生30多人;后又与中科院金属所、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华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多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