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菲律宾戏剧 |
释义 | 16世纪中叶前,菲律宾已有皮影戏“卡利洛”和诗歌体的对歌辩论“杜普洛”与“卡拉格丹”,在庆丰收或办大事时演出。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先后成立了“音乐喜剧基金会”和“东南亚文化巡回表演团”等团体。 简介16世纪中叶前,菲律宾已有皮影戏“卡利洛”和诗歌体的对歌辩论“杜普洛”与“卡拉格丹”,在庆丰收或办大事时演出。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盛行宗教剧,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戏是1598年在宿务市上演的一出喜剧。当时民间流行3种戏,即“晚餐室戏”,表演耶稣的生平及其受难;“摩罗-摩罗戏”,表演基督徒战胜穆斯林或基督教王子与穆斯林公主之间的爱情故事;音乐喜剧“萨雪拉”,是西班牙传统小歌剧,1878年由西班牙达里奥·赛斯佩迪斯剧团首次在马尼拉上演。著名文学家何塞·黎萨尔于1880年创作了音乐喜剧《巴石河畔》。19世纪末,音乐喜剧改用菲律宾语演唱,逐渐取代“摩罗-摩罗戏”,并成为激励人民起来反抗外国殖民统治的有力手段。1901年美国侵占菲律宾后,音乐喜剧的题材仍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如帕·赫·帕布罗泰创作的《热爱祖国》、托·雷米西奥的《自由》以及塞·雷耶斯的《没有受伤》等。塞·雷耶斯曾组织“他加禄语音乐喜剧大剧团”,并著有《新浮士德》和《菲律宾之魂》等48部音乐喜剧。梅纳·克里索罗哥用伊洛戈语创作的小歌剧《高尚的竞赛》是伊洛戈语文学的名作。1936年美国有声电影传入菲律宾后,戏剧趋于衰落。 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先后成立了“音乐喜剧基金会”和“东南亚文化巡回表演团”等团体。著名的音乐喜剧有《明达莫拉》等。1962年12月著名剧作家威·玛·格雷洛创办流动剧团并任导演,长期在全国各地演出,在培养人才、普及民间戏剧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格雷洛著有8部剧作集,其中名作有《三只老鼠》等悲剧。1973年成立的以罗·克·卡皮奥为团长的东方艺术戏剧演出团经常演出《黑暗中的孤独》和《顿洛区的纽约人》等名剧。这些话剧批判崇洋媚外奴化思想,倡导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奥诺弗里·佩桑汉领导的马尼拉大学青年剧团用他加禄语文创作,实行自编、自导、自演。其中由波尔·杜莫尔创作的《白鸟》和《对赛拉比欧老人的审判》闻名全国。前者以象征性手法改编古老传说;后者描述一个老乞丐,因为流露出内心的爱和仁慈而被一群乞丐弄瞎眼睛。其他第一流的剧团还有竞技剧团、菲律宾保留节目剧团和菲律宾剧人剧团等。在剧本创作方面,从50年代以来,由于“阿伦娜剧作奖”和“卡洛斯·帕兰卡文学纪念奖”的评选活动和剧作家的努力,出现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有尼克·华奎因的歌颂马尼拉古城的《菲律宾艺术家的肖像》(1952),阿·弗罗伦蒂诺的描写青年工人马里奥为了生病的女孩,私摘一颗苹果而被解雇的《世界是一颗苹果》(1954),阿·伊·克里斯托巴尔的描述民族英雄波尼法西奥被谋杀的《审判》(1963)和罗兰托·提尼欧的《贫民窟的生活》等。另有一批女剧作家也有不少著作获奖,如维·莫莲诺的揭露贪婪米商的《伪爱国者》(1967)、阿·格·乌兰莎的再现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在就义前与母亲、爱人告别情景的《临刑前的黎明》(1958)以及艾·阿尔芳的描写贫民生活的《大米》和《乞丐》(1962)等。此外,还有胡·巴尔马塞达的他加禄语剧本《群山的星》等。 发展历程16世纪中叶前,菲律宾已有皮影戏“卡利洛”和诗歌体的对歌辩论“杜普洛”与“卡拉格丹”,在庆丰收或办大事时演出。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盛行宗教剧,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戏是1598年在宿务市上演的一出喜剧。当时民间流行3种戏,即“晚餐室戏”,表演耶稣的生平及其受难;“摩罗-摩罗戏”,表演基督徒战胜穆斯林或基督教王子与穆斯林公主之间的爱情故事;音乐喜剧“萨雪拉”,是西班牙传统小歌剧,1878年由西班牙达里奥·赛斯佩迪斯剧团首次在马尼拉上演。著名文学家何塞·黎萨尔于1880年创作了音乐喜剧《巴石河畔》。19世纪末,音乐喜剧改用菲律宾语演唱,逐渐取代“摩罗-摩罗戏”,并成为激励人民起来反抗外国殖民统治的有力手段。1901年美国侵占菲律宾后,音乐喜剧的题材仍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如帕·赫·帕布罗泰创作的《热爱祖国》、托·雷米西奥的《自由》以及塞·雷耶斯的《没有受伤》等。塞·雷耶斯曾组织“他加禄语音乐喜剧大剧团”,并著有《新浮士德》和《菲律宾之魂》等48部音乐喜剧。梅纳·克里索罗哥用伊洛戈语创作的小歌剧《高尚的竞赛》是伊洛戈语文学的名作。1936年美国有声电影传入菲律宾后,戏剧趋于衰落。 菲律宾戏剧 1946年菲律宾独立后,先后成立了“音乐喜剧基金会”和“东南亚文化巡回表演团”等团体。著名的音乐喜剧有《明达莫拉》等。1962年12月著名剧作家威·玛·格雷洛创办流动剧团并任导演,长期在全国各地演出,在培养人才、普及民间戏剧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格雷洛著有8部剧作集,其中名作有《三只老鼠》等悲剧。 1973年成立的以罗·克·卡皮奥为团长的东方艺术戏剧演出团经常演出《黑暗中的孤独》和《顿洛区的纽约人》等名剧。这些话剧批判崇洋媚外奴化思想,倡导高尚情操和爱国主义精神。奥诺弗里·佩桑汉领导的马尼拉大学青年剧团用他加禄语文创作,实行自编、自导、自演。其中由波尔·杜莫尔创作的《白鸟》和《对赛拉比欧老人的审判》闻名全国。前者以象征性手法改编古老传说;后者描述一个老乞丐,因为流露出内心的爱和仁慈而被一群乞丐弄瞎眼睛。其他第一流的剧团还有竞技剧团、菲律宾保留节目剧团和菲律宾剧人剧团等。在剧本创作方面,从50年代以来,由于“阿伦娜剧作奖”和“卡洛斯·帕兰卡文学纪念奖”的评选活动和剧作家的努力,出现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有尼克·华奎因的歌颂马尼拉古城的《菲律宾艺术家的肖像》(1952),阿·弗罗伦蒂诺的描写青年工人马里奥为了生病的女孩,私摘一颗苹果而被解雇的《世界是一颗苹果》(1954),阿·伊·克里斯托巴尔的描述民族英雄波尼法西奥被谋杀的《审判》(1963)和罗兰托·提尼欧的《贫民窟的生活》等。另有一批女剧作家也有不少著作获奖,如维·莫莲诺的揭露贪婪米商的《伪爱国者》(1967)、阿·格·乌兰莎的再现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在就义前与母亲、爱人告别情景的《临刑前的黎明》(1958)以及艾·阿尔芳的描写贫民生活的《大米》和《乞丐》(1962)等。此外,还有胡·巴尔马塞达的他加禄语剧本《群山的星》等。 KOMEDYA国家戏剧节首届KOMEDYA国家戏剧节由菲律宾国家艺术委员会、菲律宾大学、菲律宾文学艺术学院等机构联合举办的首届菲律宾KOMEDYA国家戏剧节将于将于2008年2月在首都马尼拉拉开帷幕。 KOMEDYA是菲律宾传统戏剧的主要流派,通常在宗教节日场合进行表演。它起源于16-18世纪,随着西班牙基督教文化传入菲律宾而产生。在成立初期,KOMEDYA主要表现基督徒击败摩尔人的神话故事,借鉴了西班牙和墨西哥戏剧的表现方式。受其影响,KOMEDYA很多剧目至今依然保留了西班牙传统文化主题。KOMEDYA在菲律宾具有丰富的历史和传统,尤其在西班牙和美国对菲进行殖民统治时期在艺术形式和表现内容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被当今艺术界誉为菲律宾戏剧史的伟大成就和历史遗产。 本次举办的菲律宾首届KOMEDYA国家戏剧节,内容丰富多彩,以菲律宾大学等高等院校为主要场所,以展现菲律宾KOMEDYA戏剧中传统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向广大公众宣传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艺术成就。在2月份的每个周末,都会举办一系列关于KOMEDYA的展览、演出、研讨会及论坛等活动。2月1日下午,马尼拉地区将举办盛大的开幕仪式及焰火晚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