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释义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Convention on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Genocide ),是联合国主持下制定的第一个关于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于1948年12月9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3届会议第260A(III)号决议通过,1951年1月12日生效,有效期10年。嗣后公约对未声明退约的缔约国继续有效,以5年为一期。截至1997年1月1日,缔约国为122个。中国于1983年加入该公约,但对公约第9条(规定缔约国间关于公约的解释、适用或实施的争端,经争端一方请求,应提交国际法院)予以保留。

历史背景

禁止并惩治灭绝种族罪行是联合国大会最先处理的问题之一。1946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即在其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第96(I)号决议,确认灭绝种族是文明世界所谴责的违反国际法的一种罪行,并指出,无论何人以何种理由犯有灭绝种族罪,一律在惩治之列。为此,联合国大会呼吁国际合作,并请求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拟定《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草案。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这个公约,目的在于防止和惩治战时或平时所犯的灭种罪行。

主要内容

公约共19条。它确认,灭绝种族行为不论发生在平时或战时,都是国际法上的一种罪行,应对其加以防止并惩治(第1条)。公约将“灭绝种族罪”定义为: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一民族、人种、种族或宗教团体,包括杀害该团体的成员;致使该团体的成员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故意使该团体处于某种生活状况下,以毁灭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强制施行办法,意图防止该团体内的生育;强迫转移该团体的儿童至另一团体之一种行为者即为灭绝种族罪(第2条)。公约规定,对灭绝种族、预谋灭绝种族、直接公然煽动灭绝种族、意图灭绝种族及共谋灭绝种族行为均应予以惩治(第3条);并且,对犯灭绝种族罪,或有上述第3条所列行为之一者,不论其为依宪法负责的统治者、公务员或私人,均应予以惩治(第4条)。公约要求缔约国依照其本国宪法制定必要的法律,以实施公约的各项规定,尤其应规定对灭绝种族罪或第3条所列行为予以有效惩治(第5条)。公约还明确规定,凡被诉犯灭绝种族罪或有第3条所列其他行为之一者,应交由行为发生地国家的主管法院,或缔约国接受其管辖权的国际刑事法庭审理;不得将上述罪行视为政治罪行,以便引渡;任何缔约国得提请联合国的主管机关遵照《联合国宪章》,采取其认为适当的行为,以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的行为或第3条所列的任何其他行为;缔约国间关于某一国家对于上述行为的责任的争端,经争端一方的请求,应提交国际法院(第6~9条)。

中国加入公约情况

中国一贯支持国际社会反对灭绝种族罪行的斗争,支持联合国为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行而开展的活动。中国是《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的参加国。1983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加入该公约的加入书;同年7月17日,公约对中国开始生效。中国在加入时,对公约第9条关于本公约的解释、适用或实施的争端应提交国际法院解决的规定,提出了保留。

公约全文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联合国大会1948年12月9日第260A(Ⅲ)号)

决议批准并提请各国签字及批准或加入

生效:按照第十三条的规定,于1951年1月12日生效。

缔约国,

鉴于联合国大会在其1946年12月11日第96(Ⅰ)号决议内曾声明灭绝种族系国际法上的一种罪行,违背联合国的精神与宗旨,且为文明世界所不容,

认为有史以来,灭绝种族行为殃祸人类至为惨烈,

深信欲免人类再遭此类狞恶之浩劫,国际合作实所必需,

兹议定条款如下:

第一条

缔约国确认灭绝种族行为,不论发生于平时或战时,均系国际法上的一种罪行,承允防止并惩治之。

第二条

本公约内所称灭绝种族系指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人种、种族或宗教团体,犯有下列行为之一者:

(a)杀害该团体的成员;

(b)致使该团体的成员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

(c)故意使该团体处于某种生活状况下,以毁灭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

(d)强制施行办法,意图防止该团体内的生育;

(e)强迫转移该团体的儿童至另一团体。

第三条

下列行为应予惩治:

(a)灭绝种族;

(b)预谋灭绝种族;

(c)直接公然煽动灭绝种族;

(d)意图灭绝种族;

(e)共谋灭绝种族。

第四条

凡犯灭绝种族罪或有第三条所列其他行为之一者,无论其为依宪法负责的统治者,公务员或私人,均应惩治之。

第五条

缔约国承允各依照其本国宪法制定必要的法律,以实施本公约各项规定,而对于犯灭绝种族罪或有第三条所列其他行为之一者尤应规定有效的惩治。

第六条

凡被诉犯灭绝种族罪或有第三条所列其他行为之一者,应交由行为发生地国家的主管法院,或缔约国接受其管辖权的国际刑事法庭审理之。

第七条

灭绝种族罪及第三条所列其他行为不得视为政治罪行,俾便引渡。

缔约国承诺遇有此类案件时,各依照其本国法律及现行条约,予以引渡。

第八条

任何缔约国得提请联合国的主管机关遵照联合国宪章,采取其认为适当的行动,以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的行为或第三条所列任何其他行为。

第九条

缔约国间关于本公约的解释、适用或实施的争端,包括关于某一国家对于灭绝种族罪或第三条所列任何其他行为的责任的争端,经争端一方的请求,应提交国际法院。

第十条

本公约载有下列日期:1948年12月9日;其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及西班牙文各本同一作准。

第十一条

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及曾经大会邀请参加签订的任何非会员国,得于1949年12月31日前签署本公约。

本公约应予批准;批准书应交存联合国秘书长。

1950年1月1日后,联合国任何会员国及曾接上述邀请的任何非会员国得加入本公约。

加入书应交存联合国秘书长。

第十二条

任何缔约国得随时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将本公约适用于该缔约国负责办理外交的一切或任何领土。

第十三条

秘书长应于收存批准书或加入书满20份之日,拟具备忘录一件,分送联合国各会员国及第十一条所规定的各非会员国1份。

本公约应自第20份批准书或加入书交存之日起,90日后发生效力。

本公约生效后的任何批准或加入,应于各该批准书或加入书交存后第90日起发生效力。

第十四条

本公约自发生效力之日起10年内有效。

嗣后本公约对于未经声明退约的缔约国仍继续有效,以5年为1期;退约声明须在有效时期届满至少6个月前为之。

退约应以书面通知联合国秘书长。

第十五条

如因退约结果,致本公约的缔约国数目不满16国时,本公约应于最后的退约通知生效之日起失效。

第十六条

任何缔约国得随时以书面通知秘书长请求修改本公约。

大会对于此种请求,应决定采取何种步骤。

第十七条

联合国秘书长应将下列事项通知联合国各会员国及第十一条所规定的非会员国:

(a)依照第十一条所收到的签署、批准及加入;

(b)依照第十二条所收到的通知;

(c)依照第十三条本公约开始生效的日期;

(d)依照第十四条所收到的退约通知;

(e)依照第十五条,本公约的废止;

(f)依照第十六条所收到的通知。

第十八条

本公约的正本应留存联合国档库。

本公约的正式副本应分送联合国各会员国及第十一条所规定的非会员国。

第十九条

本公约应于生效之日,由联合国秘书长予以登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