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方回 |
释义 | 文学家简介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 。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 )。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 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属浙江)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以至老死。 方回罢官后,致力于诗,选唐、宋近体诗,加以评论,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作品赏析方回的诗,有不少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之作。他的《路傍草》描写战争中土地荒芜,屋宇倾倒,"间或遇茅舍,呻吟遗稚老。常恐马蹄响,无罪被擒讨。逃奔深谷中,又惧虎狼咬。一朝稍苏息,追胥复纷扰。"痛感"人生值艰难,不如路傍草"。《赠高相士饶二首》写"世上封侯人不少,封侯人是杀人人"。语意颇为尖锐。另外《彭湖道中杂书》五首中的"每逢田野老,定胜市廛人。虽复语言拙,终然怀抱真。如何官府吏,专欲困农民。"对农民倾注了同情。《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一首刻画妇女心情,颇工。方回倡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说,诗亦学习黄庭坚、陈师道,而失之粗劲。晚年自谓平易,却入鄙俚。 方回的散文,《四库全书总目》说:"学问议论,一尊朱子,崇正辟邪,不遗余力,居然醇儒之言。"实际上,这些文章虚假迂腐,缺少文学情趣。倒是有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如《送徐君奇入燕序》,却通畅奔放,抒发牢骚,又欲说还休,留不尽之意,颇耐人寻味。文字也简当扼要。至于他以菊自比说:"百种花残独傲霜。"看到一批一批的南方文士到北方做官,聊作自我安慰而已。 方回著作,有《桐江诗集》。戴表元《桐江诗序》称其集刻于严州,65卷。今存《桐江集》4卷,《桐江续集》36卷。其作品散失不少。《瀛奎律髓》传世有两种刻本,一为吴之振所刊,一为苏州陈士泰所刻,系翻明成化三年龙集刻本。 古代神仙1.古仙人名。相传于唐尧时曾隐于五柞山﹐尧聘为闾士﹐炼食云母粉﹐为人治病。道成﹐被劫持﹐闭于室中﹐求其传道。回乃化身而去﹐以"方回"印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终不可开。见汉刘向《列仙传.方回》。2.借指山野隐士。 上古人物方回者,尧时隐人也。尧聘以为闾士,炼食云母,亦与民人有病者。隐于五柞山中。夏启末为宦士,为人所劫,闭之室中,从求道。回化而得去,更以方回掩封其户。时人言,得回一丸泥涂门,户终不可开。方回颐生,隐身五柞。咀嚼云英,栖心隙漠。劫闭幽室。重关自廓。印改掩封,终焉不落。 注: 1.顾嗣立《元诗选》初集《紫阳先生方回》:“回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人。宋景定壬戌,别省登第,提领池阳茶盐,累迁知严州。” 2. 谢巍《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第六卷:“《先觉年谱》。谱主方回,方回字万里,又字先觉,号虚谷,歙县人。宝庆三年丁亥五月十一日生,大德十一年丁未正月十四日卒,年八十一。”^ 3.《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 主要诗集《留回岭汪明府宅》仇池非仙境,商岭在人世。 讵必深且僻,而后兵可避。 大物有转移,戈甲满天地。 城郭非云远,马迹竟不至。 蓊蔚树木密,复重涧谷閟。 中有长者家,累叶重名谊。 积德服里社,故非一朝致。 园池既显敞,栋宇亦弘邃。 文甃洛花红,雕笼陇禽翠。 恍然壶中天,逈与尘界异。 崇觞延老夫,子侄尽擎跽。 岂惟授之粲,抑且侑以币。 客来无不速,各各满其意。 居多章甫冠,宪宪洁衿佩。 如闻筑精舍,徽国严祀事。 纪载傥予属,庶用报嘉惠。 《哭方碧山前惠州同知》同宗多两岁,官学幸同门。 去夏才相别,逾旬遽□□。 淹逆旅,公已见曾孙。 二子言将葬,惊嗟欲断魂。 《前参政浙西廉访徐子方得代送别三十韵》往时参大政,诸老扈先朝。 合执调元柄,犹乘问俗轺。 登良爰改纪,肃政各迁乔。 明甚奎文揭,坚能泰岳摇。 吴山悬夜月,浙水喷秋潮。 荐拔皆奇士,寅恭尽选僚。 重名三翮鼎,古韵九成韶。 混合氛祲定,因循习尚骄。 不扶儒学起,焉革庶风浇。 周继言堪考,殷因世未遥。 西湖旧精舍,南渡昔圜桥。 祠植三贤仆,书重万卷雕。 武林增炳焕,文庙郁岧峣。 不朽垂声价,无穷沸咏谣。 学肩游子夏,谟过益皋陶。 鹏运三千日,龙飞九五朝。 遐方驰币聘,曲艺齿旌招。 共拟膺三锡,何烦奉六条。 有心思绿野,无意上青霄。 壮节甘恬退,高风久寂寥。 一闲如我愿,百病应时消。 佥谓衣当{衣中加八},公宜馆有翘。 终烦坐廊庙,未许老渔樵。 世道存元气,天时正斗杓。 围腰堪玉带,画像早金貂。 庆会逢樛木,恩荣侈蓼萧。 自怜耽杜酒,谁肯顾颜瓢。 每辱高轩过,无嫌哄市嚣。 七旬惭暮景,三载傍清标。 再见知何日,临风泪欲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