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钝尾两头蛇 |
释义 | 体全长约35cm。无鼻间鳞、颊鳞和颞鳞。上唇鳞4片,下唇鳞5片,眼前鳞1片,眼后鳞1片。背鳞平滑。通体13行。肛鳞完整。尾下鳞两列。尾部粗钝,有黄色斑纹;尾部形状、粗细、花纹与头部相似,且有相似的黄色斑,初看很像两端都是头的样子,故此名为两头蛇。 中文学名:钝尾两头蛇 二名法:Calamariaseptentrionali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爬行纲 目:有鳞目 科:游蛇科 属:两头蛇属 种:钝尾两头蛇 分布区域:大瑶山 都庞岭 井冈山 莫干山 清凉峰 基本信息中文正名:钝尾两头蛇 拉丁学名: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分类地位:动物界 Fauna =>脊索动物门 Chordat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爬行纲 REPTILIA =>有鳞目 SQUAMATA =>蛇亚目 SERPENTS =>新蛇下目 Caenophidia =>游蛇科 Colubridae =>两头蛇属 Calamaria => 钝尾两头蛇 Calamaria septentrionalis 下属分类:无 保护等级: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省份: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武夷山(福建) 内伶仃岛--福田 内伶仃岛--福田 大瑶山水源林(广西) 十万大山水源林 雷公山 董寨鸟类 九宫山 桃源洞 八面山 莽山 鄱阳湖 鄱阳湖 岩泉 井冈山 大围山 清凉峰 天目山(浙江) 古田山 乌岩岭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大瑶山 都庞岭 井冈山 莫干山 清凉峰 形态特征体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背面全为灰黑色,鳞片的外缘黑色,构成网纹;另一类是背部灰褐色,鳞片的黑缘色稍淡,背中央的6行鳞片中有纵横各间2行宽的约半个鳞片的黑点,排成3条纵线。腹面橙红色,由分散的零星黑点;尾部腹面中央有一条黑线纹。 生活习性高山和平原都有栖息,多发现于海拔300米左右的山丘。栖居在平原、丘陵及山区阴湿的土穴中,在泥土下穴居生活,行动十分隐秘。以蚯蚓为食。卵生。 钝尾两头蛇体全长约35cm。无鼻间鳞、颊鳞和颞鳞。上唇鳞4片,下唇鳞5片,眼前鳞1片,眼后鳞1片。背鳞平滑。通体13行。肛鳞完整。尾下鳞两列。尾部粗钝,有黄色斑纹;尾部形状、粗细、花纹与头部相似,且有相似的黄色斑,初看很像两端都是头的样子,故此名为两头蛇。体色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背面全为灰黑色,鳞片的外缘黑色,构成网纹;另一类是背部灰褐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