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短颌太阳角龙
释义

“它的英文名字是Helioceratops,赫利俄斯即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每天由东向西运动,用其比喻角龙类由东方起源然后繁衍到西方之意,叫它短颌太阳角龙。”属于基干新角龙类化石。它的发现进一步为冠饰角龙类的东亚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化石证据,也代表了一种由原始基干新角龙类向进步冠饰角龙类过渡的中间类型。

概述

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馆长金利勇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发掘、研究和命名的新属、新种恐龙化石,是课题组在继“嘉荫卡龙”“娇小长春龙”“吉林张氏重褶齿兽”后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附近发现了一种新属种恐龙化石,属于基干新角龙类化石。

角龙恐龙是恐龙中最为人熟知的类群,主要生活在白垩纪晚期,也被叫做“末代恐龙”。角龙类恐龙分为鹦鹉嘴龙类和新角龙类两大类,从头部到背部都有颈盾,颈盾是褶皱状的突起,由头骨后部的顶骨及鳞骨向后延伸扩大而成的带孔骨枝组

成,能对颈部起保护作用。

发现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公主岭市刘房子镇,一群工人正在用大型机械修建路基。挖着挖着,有工人发现了异样,有经验的工人意识到,可能是挖到化石了。向上级汇报,暂时停工,把这片土地围起来。附近有化石的消息不胫而走。于是便有一些淘气的孩子或者是别有用心的人到这里“淘宝”。1999年,吉林大学考古队来到这里。此后3年的暑假,吉林大学考古队从这里带走了大包大包的化石。

以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馆长金利勇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研究,在2005年命名了“长春龙”,它是吉林大学地质博物馆展出的在我省出土的第一具恐龙骨架化石。“长春龙”的发掘出土也填补了我省古生物研究的空白。

2009年6月,该课题组又研究命名了短颌太阳角龙,它代表了一种由原始基干新角龙类向进步冠饰角龙类过渡的中间类型。这是该课题组继“嘉荫卡龙”、“娇小长春龙”、“吉林张氏重褶齿兽”后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

化石特征

这只短颌太阳角龙身长1.5米左右,它们的颈盾还没有完全发育,头上还没有长角,用四条腿走路,属于素食龙。它的发现进一步为冠饰角龙类的东亚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化石证据,对于研究角龙类的起源与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利勇等人研究命名的短颌太阳角龙是白垩纪中期一个新的基础新角龙类恐龙。“我们目前已知的基础新角龙类的古地理分布仅限于中国北部和蒙古南部,因此这个区域可能是更进步的晚白垩纪冠饰角龙类的发源地。”研究人员陈军说。

因对短颌太阳角龙的发掘研究还在继续,恐龙爱好者们暂时还无法一睹短颌太阳角龙复原模型的风采。在吉大博物馆展出的生活在白垩纪的安氏原角龙,其生存时代晚于太阳角龙,但除体型较大外,外貌与太阳角龙有许多相似之处。 它的发现进一步为冠饰角龙类的东亚起源说提供了有力的化石证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