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丁青县 |
释义 | 丁青县地处西藏东北部、昌都地区西部、他念他翁山麓。面积11562平方公里。耕面积11万亩。草原面积1500万亩,林地面积3.58万亩。总人口近5.3万。辖1个区,1个镇,14个乡,65个村民委员会。 中文名称:丁青县 外文名称:Dingqing Xian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西藏 下辖地区:沙贡乡,桑多乡,觉恩乡 政府驻地:丁青镇 电话区号:0895 邮政区码:855700 地理位置:西藏自治区东北部 面积:11562平方公里 人口:5.3万 行政代码:542125 基本概况简介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历史上曾多次变更隶属关系。唐代属吐蕃。元朝时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朝时属蒙古王东宫武藏统治。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起清政府管辖。1751年改由清驻藏大臣直接管辖。1916年复电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59年4月将丁青、色扎、尺牍三宗合并建立丁青县,县府驻丁青镇,隶属昌都地区至今。县府现驻甲木塘。 气候该县属藏东峡谷。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千姿百态,雄伟壮丽,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海拔6328米,最低海拔3500多米,相对高差2000多米。属藏东高原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半年气候寒冷、干燥,夏半年温和、湿润,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457小时,年降水量639毫米。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雪灾、霜冻、冰雹、大风、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其中干旱、雪灾、冰雹每年都不有同程度的发生。 资源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膏、砂金、铬、锑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獐、黄羊、马鹿、水獭、旱獭、狐狸、熊、豺、狼、猞猁、野牦牛、野驴、虫草、知母、贝母、党参、红景天等,仅野生动物资源就上百种。 丁青县属半农半牧区,是昌都地区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马、驴、骡等。 现有水电站2座,年发电量170万千瓦时。民族手工业比较发达,主要生产编织、制陶、地毯、氆氇、藏装、靴、马具、银器等。 黑昌公路横贯全县。已通车的乡镇10个,通车里程261公里。并修建了部分乡村公路。 主要土特产有虫草、麝香、鹿茸、大黄、知母及各类畜产品和兽皮等。 甲木塘亦即丁青镇。经过40年的建设已具规模,镇内邮局、医院、书店、粮店、商店设施齐全。路旁、宅院绿树成荫,美化了生活环境。 丁青县历史悠久,山川壮丽。民间绘画独秀一树,驰名昌都。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是探险攀登的理想场所。怒江清流,蜿蜒千里;白运牧场,芳香遍地。近年来到丁青旅游的客人越来越多。 自然地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和藏北草原向横断山脉过渡的地势,构成了丁青独特的河谷、平坝、崇山峻岭的自然景观。丁青境内草原广阔,山川壮美,文明璀璨,风景绚丽,旱雨季分明,平坝如天上的星星点缀在 广阔的大地上。这些平坝既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宝地,又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装饰着人们的心灵。 该县属藏东峡谷。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千姿百态,雄伟壮丽,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多座,最高海拔6328米,最低海拔3500多米,相对高差2000多米。丁青气候属高原寒带气候,年温差小,日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年均日照时间为2457.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3.4℃,资料记载最高气温为27℃,最低气温为-25℃,最大冻土层达111㎝,年均降水量为641㎜,没有明显无霜期。 丁青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盛产青稞、麦子和各种豆类。牧区牧业发达,有牦牛、黄牛、犏牛、山羊、绵羊、马、骡、驴等畜种。植物共有一千余种,其中许多为药用植物,部分为稀有名贵药材,如虫草、知母、秦艽等。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现探明的有金、银、铂族元素、铁、钛、铅、百云岩、象牙玉、黑绿玉、大理石、铜、铬、镁、煤炭等50多种。 经济概况丁青县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在交通、能源、通讯、小城镇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丁青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交通建设方面,丁青县自投资7000万元的色木公路完工后,今年又争取国家投资900多万元开工修建了上依至嘎塔乡公路,完工后可解决嘎塔乡的交通问题,并改善甘岩乡路况差的情况。同时,积极组织群众修建乡村公路,截至目前,丁青县通车里程已达431.5公里,其中乡村公路217余公里。交通事业的发展给广大农牧民群众创造了致富机会,截至2004年底,丁青县农牧民群众拥有汽车159辆、摩托车789辆、拖拉机406台,运输业从业人员138人,汽车运输业收入236.95万元;商业从业人员550人,商业收入554.99万元,有力带动了丁青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能源建设方面,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大力开展小水电站建设,解决群众用电问题。目前,全县拥有县级电站1座,满足了县城及丁青镇、协雄乡群众的用电需求;争取国家投资1495万余元于2002年和2003年开工建设的丁青县色扎电站和巴达电站,建成后将解决两乡镇群众的用电问题;国家投资5000多万元、装机容量为2500千瓦的桑多电站目前也完成招标,即将开工建设,建成后将解决5乡镇的用电问题。同时,丁青县还争取国家投资1045万元进行光伏电站建设,在尺牍、桑多、沙贡等7乡镇建设了总装机容量95千瓦的光伏电站,受益总人口达3700多人。在修建水电站和光伏电站的基础上,丁青县还与区内外私营经济实体达成了县城蜂窝煤厂、县城天然气厂的开发建设项目,加强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通讯方面,丁青县通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完成了乡乡通电话的目标。目前,丁青县共有固定电话1230户,好易通1055户,宽带52户,手机注册用户3000多户。尺牍镇已开通好易通业务,觉恩乡、色扎乡也将开通此项通讯业务,大大改变了过去通讯不便、信息闭塞的状况,为丁青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丁青县以县城为龙头,在完善县城和尺牍镇小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功能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色扎、协雄、觉恩3个乡镇的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造。截至今年6月底,丁青县共筹集资金3000余万元投入到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造中,并与区内外私营个体经济实体达成色扎乡花岗岩厂、协雄乡砂石厂、县城蜂窝煤厂、天然气厂等一系列开发合作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小城镇建设与矿产资源开发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繁荣发展。 行政区划丁青县地理坐标为东经94°39′-96°17′,北纬31°01′-32°21′。东邻类乌齐县,西连那曲地区巴青县、索县,南与洛隆、边坝县相接,北接青海省杂多、襄谦县。县域东西最大距离15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6千米。 丁青镇 总人口8665人。 沙贡乡 总人口3191人。 桑多乡 总人口3374人。 觉恩乡 总人口8302人。 当堆乡 总人口5514人。 协雄乡 总人口6230人。 色扎乡 总人口7552人。 尺牍乡 总人口8226人。 嘎塔乡 总人口3070人 。 巴达乡 总人口1881人。 甘岩乡 总人口1619人。 木塔乡 总人口1034人。 布塔乡 总人口1928人。 全县辖2个镇、11个乡(其中5个为纯牧业乡):丁青镇、尺牍镇、沙贡乡、木塔乡、布塔乡、巴达乡、甘岩乡、嘎塔乡、色扎乡、协雄乡、桑多乡、当堆乡、觉恩乡。共有65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丁青镇。 丁青镇 辖6个村委会:丁青村、茶龙村、色康村、热昌村、仲佰村、布托村。 尺牍镇 辖11个村委会:上衣村、俄雷村、马色村、索果村、乌巴村、瓦河村、巴格村、巴邓村、如桑村、瓦巴村、弟巴村。 木塔乡 辖2个村委会:木塔村、羊塔村。 布塔乡 辖2个村委会:布塔村、日塔村。 巴达乡 辖6个村委会:达麦村、格巴村、达堆村、巴巴村、波巴村、玉巴村。 甘岩乡 辖7个村委会:岩堆村、德达村、色达村、甘岩村、卡崩村、布麦村、布堆村。 嘎塔乡 辖5个村委会:夏扎村、贡日村、江塔村、嘎塔村、过东村。色扎乡 辖5个村委会:汝化村、贡桑村、卡通村、索巴村、布查村。 协雄乡 辖5个村委会:协堆村、协雄村、协麦村、拉通村、夏拉村。 桑多乡 辖3个村委会:桑多村、郡休村、安拉村。 当堆乡 辖5个村委会:伊达西村、当堆村、斯荣村、洛河村、白日村。 沙贡乡 辖2个村委会:然强村、沙贡村。 觉恩乡 辖6个村委会:觉恩村、巴河村、卡龙村、金卡村、绒通村、麦日村。 历史沿革丁青,藏语意为“大台地”,古称“琼布”。 丁青,唐代属吐蕃。元朝时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管辖。明朝时属蒙古王东宫武藏统治。原有六十个族(部落),后来划二十五个给青海玉桥,余下的三十五个,逐渐演变为四十二族。蒙古王东宫藏死后,其妻将索宗地区的三族献给达赖喇嘛,剩下的称霍尔三十九族。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起由清政府管辖。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清政府委派三十九族基巧总管,直属清朝理藩院夷情衙门管理。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改由驻藏大臣直接管理。1906年三十九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1912年藏政府将该地区分为上、下三十九族。上三十九族归黑河管辖,下三十九族归昌都管辖。此后下三十九族地区成为西康省的一部分,1916年复归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40年藏政府又将三十九族地区分别划为丁青、色扎、尺牍、巴青、索宗、比如、聂荣、嘉黎、沙丁、边坝等十个宗,实行宗本制度,宗本直接由拉萨委派。1950年解放,1951年8月成立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驻三十九族地区第一办事处(亦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九族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1959年4月撤销第一办事处,4月将丁青、色扎、尺牍三宗合并建立丁青县,县府驻丁青镇。 1997年,面积11546平方千米,人口5.9万。辖1个镇(丁青镇)、14个乡(觉恩乡、桑多乡、沙贡乡、协雄乡、当堆乡、色扎乡、尺犊乡、上衣乡、巴登乡、甘岩乡、嘎塔乡、木塔乡、布塔乡、巴达乡),65个村委会。县政府驻甲木塘。(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丁青镇(DingqingZhen) 县政府驻地。1960年建丁青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8年撤区并乡时将茶龙、丁青、仲伯、布托、热昌五乡合并为丁青镇。位于县境南部,面积1269平方千米,人口0.6万。317国道过境。辖布托、热昌、仲伯、色卡、丁青、茶龙6个村委会。 觉恩乡(Jue'en Xiang) 1960年建觉恩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47千米。面积1009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觉恩、卡龙、绒通、巴河、金卡、麦日6个村委会。 桑多乡(Sangduo Xiang) 1960年建桑多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45千米。面积772平方千米,人口0.3万。317国道过境。辖桑多、安拉、郡休3个村委会。 沙贡乡(Shagong Xiang) 1960年建沙贡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东南,距县城35千米。面积167平方千米,人口0.3万。317国道过境。辖然强、沙贡2个村委会。 协雄乡(Xiexiong Xiang) 1960年建协雄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东,距县城3千米。面积623平方千米,人口0.6万。317国道过境。辖协雄、协麦、协堆、夏拉、郎通5个村委会。 当堆乡(Dangdui Xiang) 1960年建当堆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75千米。面积1227平方千米,人口0.6万。辖洛河、当堆、白日、斯荣、伊塔西5个村委会。 色扎乡(Sezha Xiang) 1960年建色扎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47千米。面积835平方千米,人口0.7万。317国道过境。辖汝化、卡通、木查、贡桑、索巴5个村委会。 尺犊乡(Chidu Xiang) 1960年建尺犊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西,距县城60千米。317国道过境。面积215平方千米,人口0.4万。辖乌巴、巴格、瓦河3个村委会。 上衣乡(Shangyi Xiang) 1960年建上衣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70千米。面积440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上衣、索果、马色、俄雪4个村委会。 巴登乡(Baden Xiang) 1960年建巴登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74千米。面积577.7平方千米,人口0.1万。辖巴邓、瓦巴、如桑、弟巴4个村委会。 巴达乡(Bada Xiang) 1960年建巴达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125千米。面积374平方千米,人口0.2万。317国道过境。辖达麦、达堆、波巴、格巴、巴娃、玉巴6个村委会。 甘岩乡(Ganyan Xiang) 1960年建甘岩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92千米。面积549平方千米,人口0.1万。辖岩堆、布堆、甘岩、德达、卡崩、布麦、色达7个村委会。 嘎塔乡(Gata Xiang) 1960年建嘎塔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西北,距县城83千米。面积1193平方千米,人口0.3万。辖相扎、贡日、过东、嘎塔、江塔5个村委会。 木塔乡(Muta Xiang) 1960年建木塔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105千米。面积556平方千米,人口0.1万。辖羊塔、木塔2个村委会。 布塔乡(Buta Xiang) 1960年建布塔乡,1974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96千米。面积1764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如塔、布塔2个村委会。 2000年,丁青县辖1个镇、12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058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丁青镇 8665 沙贡乡 3191 桑多乡 3374 觉恩乡 8302 当堆乡 5514 协雄乡 6230 色扎乡 7552 尺牍乡 8226 嘎塔乡 3070 巴达乡 1881 甘岩乡 1619 木塔乡 1034 布塔乡 1928 旅游资源丁青有藏东第一高峰、藏区最著名的苯教圣山——布加雪山;有黑顶鹤、黄鸭等珍惜物种乐园之称的布托湖;有悬空而建的西藏最大的苯教寺庙——孜珠寺,被上级旅游部门列为A级旅游景点,更有石钟乳岩洞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名景名胜。同时丁青县已被昌都列入“茶马古道”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丁青县是热巴舞的故乡,县境内有三个热巴舞流派,分为俄托热巴、朵若热巴、绛纳热巴,曾于2002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热巴艺术之乡”美誉。 在国道317线两侧、分布有大小数十三大处地下热泉、水温在38~50℃之间,泉水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关节炎、各种皮肤病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功效。布加雪山口于立体气候造成了山顶之上白雪皑皑,山腰问苍松翠柏、山脚之下鲜花成形的立体风光,在同一座山峰,你可以同时领略到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自然景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