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邓国军 |
释义 | 人物名称:一为四川营山人,解放前为我党我军的通信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建国后曾任电子工业部科技司司长;二为湖北巴东人,内江师范学院教授,民盟四川省委委员、民盟内江市委副主任委员、政协内江市委常委。 邓国军博士(广东东莞)邓国军,男,湖南人,任职于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园管委会招商局。 教育背景2003-2009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士(导师:周永章教授) 工作经历2000年以后, 先后在佛山南海西樵山旅游风景区工作. 2003年以后,在广东东莞松山湖科技园管委会招商局工作。 专长与成绩擅长区域资源环境分析,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工业项目引进与管理 参与多个项目的策划与管理。 2.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四川营山人。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入第四方面军无线电训练班学习。参加了长征。曾任第二十七军电台队长、延安中央军委报务主任。在西安事变、重庆谈判以及在上海秘密工作中,为我党我军的通信工作作出了贡献。建国后,历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十研究所所长,国防部第十研究院科技部部长,电子工业部科技司司长、外事局局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及国际活动委员会主任。 3.内江师范学院教授邓国军:男, 教授,博士后。1967年6月出生,湖北省巴东县人,土家族,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科研微型课题研究项目专家库专家,内江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副主编。1997年考入西南民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10月进入四川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曾执教于湖北省巴东县二中、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南大学文学院。2008年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晋升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论、文艺美学教学与研究。现为内江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社会兼职:民盟四川省委委员、民盟内江市委副主任委员、政协内江市委常委。2006年被评为“内江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被评为内江师范学院“教学能手”;2010年获四川省教育厅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主要论著: 一、专著:《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表现”范畴及命题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 二、代表性学术论文: 1、《诗学“活法”说不始于吕本中》(载《文学遗产》2009年第5期); 2、《〈南史·钟嵘传〉顾暠其人考》(载《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3、《〈蒲氏漫斋录〉考论》(载《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 4、《中国文人画的美学精神本体与艺境生成方式》(载《社会科学战线》2008第5期); 5、《浑然一体 尺幅千里》(载《学术界》2005年第5期); 6、《〈石林诗话〉论略》(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7、《论“意象”的“表现”思维向度》(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8、《南宋诗话“悟诗”思维向度管窥》(载《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9、《谁能承受无爱之轻》(载《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 10、《网络文学的定义及意境生成》(载《文艺争鸣》2006年第4期)。 三、主要科研、教改项目: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重大研究项目“文艺美学与美学、文艺理论、艺术哲学、部门艺术美学的关系研究”子项目:中国古典美学对当代文艺美学的影响; 2、主持四川省教育厅2005年重点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宋诗话考论举隅; 3、主持2006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儒、释、道与宋代诗话美学思想; 4、主持内江师范学院2006年教改项目:中国古代文论双语教学探索; 5、主持四川省教育厅2009年一般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张大千绘画思想研究。 4.湘潭大学教授个人简介1976年出生于湖南宁乡,1999年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并被保送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师从范青华研究员和黄志镗院士,2004年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2009年先后在德国、美国和加拿大做博士后,合作导师为:Goossen教授和李朝军教授。 2009年3月通过湘潭大学“学科带头人”的人才引进计划,任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友好的C-C键与C-杂键生成反应方法研究和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2010年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和湖南省121人才工程。迄今已经发表包括Science,Angew.Chem.Int.Ed.,J.Am.Chem.Soc.,Organic Lett, Chem.Eur.J.,Adv.Synth.Catal.,Chem.Commum.在内的SCI论文近50篇(其中影响因子超过5.0的20篇),论文他引次数超过600次;获中国发明专利1项,申请国际专利1项,美国专利1项,中国专利1项;撰写论著3部。 工作学习经历2010年 入选湖南省百人计划,聘为湖南省特聘专家 2009年3月起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至2009年,加拿大McGill大学,博士后 2005年至2008年,美国Tulane大学,博士后 2004年至2005年,德国马普碳化所,博士后 1999年至2004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博士 1995年至1999年,湘潭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 主讲课程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 研究方向有机合成方法学:C-C键与C-杂键生成反应研究 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在研项目1. 环境友好的C-C键与C-杂键生成方法研究 2009.04 2. 酰胺合成反应新方法研究 2010.01 发表论文1. Lukas J. Goossen*, Guo-Jun Deng, Laura M. Levy, Science 2006, 313, 662. . , 2. Guo-Jun Deng; Liang, Zhao; Chaojun, Li*, 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6278.. . , 3. Fuhong Xiao, Qi Shuai, Feng Zhao, Olivier Basle, Guo-Jun Deng*, Chao-Jun Li, Organic Letters 2011, 13, 1614.. . , 4. Xianya Zhou, Jiaying Luo, Jing Liu, Shengming Peng, Guo-Jun Deng*, Organic Letters 2011, 13, 1432.. . , 5. Chao Feng, Yong Liu, Shengming Peng, Qi Shuai, Guo-Jun Deng*, Chao-Jun Li, Organic Letters 2010, 12, 4888.. . , 6. Xiangyu Guo, Guo-Jun Deng*, Chao-Jun Li*, Adv. Synth. Catal. 2009, 351, 2071.. . , 7. Guo-Jun, Deng; Chaojun, Li*, Organic Letters, 2009, 11, 1171.. . , 8. Guo-Jun Deng; Wenwen, Chen; Chaojun, Li*, Adv. Synth. Catal. 2009, 351, 353.. . , 9. Guo-Jun Deng; Kirika, Ueda; Shuichi Yanagisawa; Kenichiro, Itami*; Chao-Jun, Li*, Chem. Eur. J. 2009, 15, 333.. . , 10. Lukas J. Goossen*; Nuria Rodriguez; Bettina Melzer; Christophe Linde;, Guo-Jun Deng; Laura M. Levy, J. Am. Chem. Soc. 2007, 129, 4824.. . , 11. Lukas J. Goossen*, Jan E. Rauhaus, Guo-Jun Deng, Angew. Chem. Int. Ed. 2005, 44, 4042.. . , 12. Guo-Jun Deng; Bing,Yi; Yiyong, Huang; Weijun, Tang; Yanmei, He; Qinghua, Fan* , Adv. Synth. Catal. 2004, 346, 1440.. . , 13. Guo-Jun Deng; Qinghua, Fan*; Xiaomin, Chen; Dongsheng, Liu; Albert S.C.Chan, Chem. Commun. 2002, 1570. . . , 申请专利1. 2006年8月 A new synthesis of biaryls: through a copper mediated decarboxylations,.WO2006136135 2. 2004年10月 一种树状分子膦配体及其应用。CN1465608 出版书籍1. 负载手性膦金属催化剂及其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2. Handbook of Asymmetric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Wiley-VCH, Weinhein, Germany 2008. 3. Organic Chemistry-Breakthroughs and Perspectives Wiley-VCH, Germany 201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