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壮族朝阳舞 |
释义 | 简介壮族朝阳舞源自壮族师公舞,后演变为一种独特的,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舞蹈形式。壮族是象州县的主体民族。自远古至今,壮民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生产劳动,共同生活斗争在这片山清水秀、美丽富饶土地上,经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经受着人间的喜悲哀乐。各民族人民以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以勇敢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历史篇章,也积累了丰富多样、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而壮族朝阳舞就是这份遗产中的壮族文化瑰宝。 起源象州县壮族朝阳舞起源于源于古代的巫舞,原名《跳、咚、嘣》,据古籍文献记载,壮族朝阳舞的前身是殷商时代岭南盛行的巫舞即是古代壮族先民的民间宗教性祭祀仪式,与自然崇拜、部落图腾崇拜的祭祀歌舞相互联系起来而形成。在壮族师公跳神活动中,从师公娱神舞蹈中分离出来的最具艺术魅力的一支奇芭,主要流传和分布在象州县的中平镇、罗秀镇、百丈乡、马坪乡等壮族村屯或壮族杂居的乡村。 历史壮族朝阳舞舞蹈动律优美,舞蹈语汇丰富,动作节奏鲜明,曲调活泼动听,伴奏音乐独特,在历史上就以“谷越声”、“作越歌”、“乡落唱和成风”而著称,在唐宋以来的典籍中,有关壮族盛行“会歌唱答”的风习屡有记载。现象州百丈乡、中平两乡村村皆有师公,都跳很原始的朝阳舞。由艺人陈廷善珍藏的《历代师谱》,封面号“清同治六年陈上庭手抄”,记历代师公名单66人,最早的祖师是何直胜,距今已近四百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艺人们创作了大量的朝阳舞作品并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如《蔗海欢歌》、《丰收乐》、《送兵》、《欢乐的婚礼》等。特别是1964年县文化馆组织排练的《朝阳舞》代表柳州地区参加广西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后被自治区改为舞蹈《收割乐》到北京演出。壮族朝阳舞发展到今天,仍能家喻户晓,久跳不衰,充分体现其艺术魅力,不愧为壮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 形式与内容壮族朝阳舞,其表演形式及表演内容极为丰富,身段动作表现力极强,是深受壮族群众喜爱的主要原因。象州流传的壮族朝阳舞,每一个节目自古传下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内容中无不凝聚着古代壮族先民惩恶扬善的朴素感情,寄托人们如痴如狂的信仰和渴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舞蹈中,表演者戴着色彩浓烈觉不失古朴,造型夸张觉不失庄重的面具,着力于塑造人物的内在感情,突出人物性格的表现,惟妙惟肖的人物表演,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节或细节,或虔诚殷切而深沉,或粗扩神奇而威风,或阿娜多姿而秀美,或轻盈飘逸而情趣,洋溢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强烈的祭神娱人效果和观赏价值。 面具面具是壮族朝阳舞中不可缺少的用具。自古以来,舞蹈中表现的人物就有“三十六神,七十二相”之说,表演者根据人物变换需要而更换面具,活灵活现地呈现人物的形象和独特性格。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单纯的祭祀性歌舞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为了生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有所发展,艺人们将一些忠臣、孝子、英雄人物的故事及赞颂忠贞爱情的传说、刀枪对练武的武术等纳入舞蹈中,使其观赏价值得到了很大提高,让舞蹈更具生命活力。 唱段唱腔壮族朝阳舞另有三十六唱本之说,细而察之,不过是一些小唱段而已。因为扮演者“出相”既唱又舞,内容均是自我介绍身世、因果及功绩,唱词少的仅七、八十行,多的也不过百余行,属于三十六神的介绍唱段。 壮族朝阳舞还有三十六唱腔之说,调查资料表明,实际上七言壮语唱腔,如《三献腔》、《花婆奉花腔》等六、七个。五言壮唱腔《歌啰咧》、《土地腔》等五、六个,加上吸收当地汉族民歌小调及壮欢、勒脚欢等,合起来大概有十余个常用唱腔,三十六唱腔是属传说有误。 三十六神舞壮族朝阳舞又有三十六神舞之说,其实也是每神扮演者“出相”皆作舞。三元祖师有三无舞,土地神有日扫坛舞,灶王、社王有卜挂舞,鲁班先师有砍山舞,花婆有置花奉花舞等等。虽说敬奉的有三十六神,但“出相”作舞的仅是一年中农历节日所敬奉的神居多。 壮族朝阳舞虽然各神各像,各有唱腔及各有舞蹈,但基本者都是按照其特有的套路和独特的身段和动作来表演的。如:出现最多的动作是“四平八马步”,既双手平肩上举,双脚弯曲下蹲。另有:侧身抬腿、双手轮换交叉,内外扣手翻花、垫步、碎步、侧身前推点步等等。只是根据人物性格需要而变换,时而舒展大方,时而轻盈飘逸,将人物塑造超越了平日的凡庸,完成了从人到“神”的变化。那一刻,他们是用灵魂来演绎舞蹈,而不仅仅是表现艺术化了的肢体语言。 表演特点壮族朝阳舞各神的舞蹈动作,除了上述的一些基本动作之外,还具有各自的特点。如“鲁班先师砍山舞”采用的是虚拟的表演手法,表演者赤手空拳,以掌代斧,以刚健的轮回交叉手动作和充满力度的大踏步来表现除恶排险,万难无阻的开路神。观其表演也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展现“砍山舞”的内涵。“三界公舞”所表现的是自古以来壮族先民信奉神医的故事。在医学技术落后,疫病猖獗的古代,确实也能起到精神上的安慰作用。“花婆奉花舞”的表演着重表现手上的花篮,除生活动作摹拟外,多以碎步,扣手翻花等动作将花篮舞得让观众眼花缭乱,仿佛就是为久婚不育的妇女求子祈福而“接花架桥”。“土地扫坛舞”的表演者,头戴咧嘴嘻笑的面具,身穿黄衫红裤,左手拐杖,右手草扇,身体微蹲,弯腰弓背。轻松快活的颤踏步,给人以诙谐快乐、和谐可亲的感觉。总之,壮族朝阳舞是宗教虚幻与艺术的自然结合、美妙的结合。《律吕精义·舞学十义》载:“乐舞之妙,在于进退屈伸,离合变态。若非变态,则舞不神,不神而欲惑动鬼神难矣。”可以说,壮族朝阳舞的技艺已经到了出神入化、可惑鬼神的境界。 传承壮族朝阳舞的传承,主要以师承的方式,有祖辈传授之,亦有外姓人拜师学艺之。收徒教艺,有严格的度戒制度。首先,贡桌上摆茶、酒、果等祭品,烧香叩拜历代祖师及诸神画像,然后,朝师傅跪拜,向师傅敬茶、敬酒。拜师仪式完毕,师傅将徒弟带到野外僻静之处,讲述历代祖师的经历,介绍壮族朝阳舞的起源及流传经过等。度戒日为四十五天,自拜师之日起,十五天内必须吃素,在家不能同房,出门一定要戴帽。逢农历初一、初十五日,由师傅带着“跳十方”,既练习基本动作和口授唱腔、唱词。凡有演出,徒弟除了在场边观看之外,还要帮师傅换服装,搬道具、递茶水等等。总之,事事要让师傅高兴,让师傅满意,这样才能让师傅倾心教授,早日出师得以登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