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鞭打快牛 |
释义 | 鞭打快牛 与 枪打出头鸟 相似,指冲在最前面的也是最容易受伤的 名词解释鞭打快牛 (biān dǎ kuài niú) 示例:我们不能干~的事情。 近义词:枪打出头鸟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赏罚不公 英文:whip the fast and hard working-unfair punishment 成语成语: 鞭打快牛 解释: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出处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农夫买了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回家,计划轮换使用,既方便自家耕种,又可帮别人犁耙赚点钱。一天,邻居请他帮犁几亩田。农夫就拉着两头牛到田间,他先给黄牛套上犁枷,但黄牛任凭他怎么吆喝就是不走,打一鞭才走半步,折腾半天没犁得几路田,无奈之下,他换上水牛。水牛倒是很自觉,不用怎么吆喝就主动拉着犁往前走。农夫也觉得很轻松。但他还是不断地鞭打水牛。水牛很是不解,就停下来问:“主人,我已经尽心尽力地帮你拉犁了,怎么还老是打我?”农夫说:“黄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打你跑得快些,什么时候才能犁完田?少废话,快走!” 说罢又是一鞭。多次挨鞭子的水牛想:自己跑得越快,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机会就越多,而黄牛却在旁边悠哉游哉地吃草,真不公平。发现不对劲的它挣脱犁枷跑了。 生活释义有句俗语叫“鞭打快牛”。在现实生活中,“鞭打快牛”的事,屡见不鲜。比如,勤快的人,每次义务劳动都会被“号召”参加;老实的人,往往被分配到艰苦的地方去“扎根”;勇敢的人,每当危机关头,势必催其去“立功”,努力工作的部门往往工作量更大…… 不由想到现实生活中,像这种 “鞭打快牛”的现象真是随处可见,尤其在机关单位里更加突出。在一些机关里,像水牛一样能干的人天天有干不完的工作。因为你能干,单位领导不管是正职还是副职,什么都叫你干,甚至同事也常常叫你帮忙。而像黄牛那样不能干的人什么也不用干,上班时间看看报、喝喝茶、吹吹牛而已,但是,在福利待遇上却没少拿,而且往往得到提拔重用。原因是能干的就要多干,干得越多,犯错误的机会就越多,被批评的次数就越多,就像勤快的水牛一样跑得越快要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次数就越多。而平时不用干什么活的,恰好是干得少过错就少,给领导的始终是个好印象,考核评定时就会得个好评价。由于这个原因,在一些机关里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本来有某种特长的人因害怕被多干活而故意掩饰谎称自己没有特长,本来能干好某项工作的人因害怕干不好挨批评亦称自己不会干,导致有时工作推诿、扯皮。久而久之,许多有才能的人就会逐渐变得身在曹营心在汉,产生跳槽的念头,从而导致人才流失和浪费 “快牛”干活本来就积极主动,十分卖力,理应多喂草多供水。把“鞭子”打在他们身上,实在有些不公平,而且可能会产生两种消极后果:一是挫伤积极性,使其松劲消极;二是使其劳累过度,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而“慢牛”却依然我行我素,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鞭子应打在“慢牛”身上。 人的能力是在实践锻炼和学习中不断提高的。鞭子打在“慢牛”身上就是要勇于赶“鸭子”上架,放手把能力较弱、名不见经传的人推上前台,逼他们潜心学习钻研,勇于实践锻炼,在经常性的摔打中提高本领。时间长了,当初的弱者就可能慢慢强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 人如此,企业也如此。在企业中有“快牛”,也有“慢牛”。要“鞭打慢牛”,不断给“慢牛”压担子,提供锻炼机会;还要帮助其审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毛病,调整步伐,加快发展。要适当给予“快牛”鼓励,激发其荣誉感,也要给其喘息调整的机会,保持可持续发展。先进单位和个人多挑点重担不是不可以的。他们也应该主动地多作贡献。但是,鞭打快牛也得有个限度,“牛”已经走得很快了,还要一鞭接一鞭地打,“牛”是会索性瘫下来不走的。领导及主管部门给下属单位和个人定指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切不可盲目地要求企业翻番、追求高指标、惟有如此,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才能提高,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才能走得更稳健。 别再“鞭打快牛”时下,在为数不少的单位存在“鞭打快牛”的现象,谁的能力强一些,工作效率高一些,就一直使用谁,使这些员工经常加班加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谁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那么干工作的是他们,让荣誉的是他们,放弃休息的是他们,让好处的还是他们……到头来,这些员工是“累坏了身子,冷落了妻子,耽误了孩子”。 这种“鞭打快牛”的做法,看起来是信任员工,锤炼员工,实际上却不尽科学,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挫伤了“快牛”的积极性。这些员工精力、能力也是有限的,家家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如果不顾及这些,只是一味地“扬鞭策牛”,甚至“干的事情多,惹的麻烦多,挨的批评也多”,时间久了,难免会使“快牛”失去锐气。二是纵容了一些“慢牛”懒惰、不思进取的毛病。有的人不争做工作争荣誉;不争做贡献争待遇。别人吃的苦、受的累,他一概视而不见,一旦谁得了先进,拿了奖金,他就会眼睛发红,肚子发胀,脑袋发昏。有一些单位对这类“慢牛”不是鞭之策之,而是采取了提职、换岗等办法。试想,既不需要付出又可以得到实惠,谁还愿意去“傻乎乎”地当那出力不讨好的“快牛”?三是滋长了官僚主义作风。一些单位的领导之所以喜欢“鞭打快牛”,是因为嫌使用“慢牛”费心费力,如此这般,既造成了忙闲不均的不合理现象,也影响了“慢牛”自身良好作风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 要纠正“鞭打快牛”的现象,其实不难。从领导方面讲,就是要不断转变作风,多做“慢牛”的工作,指路子,压担子,使“慢牛”迈开步子,赶上“快牛”;从制度方面讲,就是要真正奖勤罚懒,把干部的使用和工作实绩挂起钩来,使“快牛”快得称心,使“慢牛”再也沉不住气。 管理中的引用“鞭打快牛”管理中奖励先进,鼓励后进,如果工作做的好先进挨批,工作没有激情,没有业绩的人反而表扬,那是管理工作的失败。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