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鞭打春牛 |
释义 | 中国立春风俗中,流行最广的是《鞭打春牛》,又可分为两个品类:一类是对此活动的写照;另一类则是对这一活动所含意义的概括与表述,也称“春牛图”活“春帖子”。 鞭打春牛的活动起源于先秦时的历史传说:相传古代东夷族首领少暤氏率民迁居黄河下游,要大家从游牧改学耕作,并派他的儿子句芒管理这项事业。句芒在寒冬即将逝去前,采河边葭草烧成灰烬,放在竹管内,然后守候在竹管旁、到了冬尽春来的那一瞬间,阳气上升,竹节内的草灰便浮扬起来,标志着春天降临了。于是句芒下令大家一起翻土犁田,准备播种。 是人都能听从句芒的号令,可是相帮人犁田的老牛却仍沉浸在“冬眠”的甜睡中,懒得爬起来干活。有人建议用鞭子抽打它们,句芒不同意,说牛是我们的帮手,不许虐待,吓唬吓唬就行了。他让大家用泥土捏制成牛的形状,然后挥舞鞭子对之抽打、鞭响声惊醒了老牛,一看伏在地上睡觉的同类正在挨抽,吓得都站起身来,乖乖地听人指挥,下地干活去了。由于按时耕作,当年获得了好收成,原先以畜牧为生的人们都乐于从事农业了。 此后,看灰立春、鞭挞土牛逐渐积淀成了人们判断时令、及对耕作的定规,句芒则被尊为专行督作农耕的神祇。在《山海经》这类书里,他的形象被描绘成人的面孔,鸟的身体,有双翅和羽毛,这大概与东夷族以鸟为图腾有关。 到了周代,随着农业经济的普遍开展,迎春鞭牛活动正式列为国家典礼。每逢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吃素沐浴、到了立春那天,天子亲率公卿百官去东郊迎春,判断立春节气来到的方式,基本沿袭句芒的办法(后来亦有用绒毛稻田草灰的)。此外,又预先塑制好和真牛一般大小的土牛送到东郊,俟确认已迎来春天后,便用鞭子抽打土牛,表示督他春耕。到了唐宋时代,这套礼仪更演成全国上下同时进行的活动:每年夏季,即由中央历法部门预测定来年立春的准确时间,并根据年月干支,决定取哪一方向的水土做成一条土牛和一尊句芒神的造型。此后,各级地方政府都据此规定和样式,也照样塑制好一套。到了立春那天,皇帝率领百官在京都先农坛前迎春鞭牛,各级地方长官和佐二随员带领百姓在城郊迎春拜牛。如果立春在农历腊月十五之前,句芒就站在土牛的前面,表示农事早,如果立春正值岁末年初之际,就让句芒和土牛并列,表示农事平;如果立春在正月十五以后,句芒就被安放在土牛身后,表示农事晚。在历法知识无从普及的古代社会,大多数农民其实就是根据这些不同的排列方式来掌握立春之大概时间而进行农事准备的,所以土牛也叫“示农牛”。 鞭牛是一种极热闹的场面,照例是首席长官用装饰华阳的“春鞭”先抽第一鞭,然后依排位大小,依次鞭打。最终是将一头土牛打得稀巴烂后,围观者一拥而上,争抢碎土,据说扔进自己田里,就是丰收吉兆。此外,亦有纸扎春牛的,并预先在“牛肚子”里装满五谷,俟“牛”被鞭打破后,五谷流出,亦是丰收的象征。清朝后期,封建政府已不冉把农事放在重要位次,迎春鞭牛的仪式归于废弛,农民们便自己组织这些活动,更加热闹,增添了抬着句芒神和春牛游行、唱迎春歌等许多内容。春牛都享受披红挂彩、招摇过路的待遇,虽然最终不免被你一鞭、我一鞭打得稀烂。这种风俗,直流传到民国。 《春牛图》是刻版印刷后专供人们张贴的,表达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这种版画的构 图,通常总是一个牧童和一头牛,牧童头有双髻,手执柳鞭,其实是句芒的象征,所以亦称芒童。绘图者也根据官颁立春时间来进行芒童站位的设计,或是牵牛于后表示农事早,或是骑于牛背表示农事平;或是驱牛在前表示农事晚;赶在年前发售。农民们买回家去,既当年画张贴,又因此知道了立春的大致时间,此外,这种供给张贴的春牛图上,照例都写有“新春如意”、“新春大吉”吉利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