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庄浪高抬
释义

庄浪高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庄浪社火的组成部分,俗称“故事”,由农历正月初一早晨人们手执火棍、戴上面具开大门驱鬼神衍变而来。清乾隆《庄浪志略·风俗》载:“立春之先日,迎土牛、扮戏彩,以导芒神,士女竟观”,后来就形成了高抬社火,为庄浪县所独有。它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表现形式

庄浪高抬是一种立体空间造型艺术,它是在木台上安装铁柱,取一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中的凝固情节,用彩条、绸布扎造山水、花木、禽兽或器物,伪装铁柱,再扎绑装扮角色的儿童,执道具亮相扎势,把人物烘托起来,用夸张的手法构成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庄浪高抬的装扮内容,既有历史人物和神话故事,也有现代的题材,如神话传说、历史事件、生活故事等三个方面,20世纪末21世纪初又出现了科技兴国、高效农业、计划生育等内容,使社火的宣传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常见的有《水漫金山》《盗草》《哪吒闹海》《劈山救母》等表现惊险场面的情节。扮演人物一般2—3人,分别固定在4—4.5米高的钢筋架顶端,经过精心化装的剧中人,巧妙而牢固地附在高抬上,飘飘然凌空展现,大有从天而降之势。用以伪装和美化的纸花、假羊等十二生肖,五彩纷呈,栩栩如生。有些地方的高抬表演还伴有鼓乐、锣鼓,谓之“太平鼓”。锣鼓是高抬的灵魂,犹如饭食中的盐,起着伴奏、烘托气氛的作用。

主要道具

高抬的设计,是决定它艺术魅力的关键所在。设计者先将构思好的画面画在纸上,再用铁芯子串联画面的各主要部分,称为高架。架体分芯子和底座两部分。芯子即支撑人物、道具的钢筋,之所以叫芯子,是取“信赖可靠”之意。钢筋一般直径5—7厘米,下部两根可并焊在一起,增强负荷量。底座由方木做成,一为芯子插得深,栽得稳,二为要求有相当的重量。高抬的设计绝非行家里手不能胜任。设计者应用力学原理,在对称中求稳定,以奇险取胜,他们甚至将扮演的孩子仰着、俯着、侧着、倒着扎绑上去。1986年朱店镇董湾村上演的《三打白骨精》,孔悟空凌空俯冲,双手抡起金箍棒,白骨精持剑招架。金箍棒和交叉的剑相粘,仅这一丁点儿粘连,就把孙悟空全身支撑悬挂在空中,表现了庄浪高抬奇、险、俊的特色。

遗产保护

高抬艺术主要集中在农村,每逢正月,乡下人都要举行盛大的“迎神”仪式,一则喜庆新春佳节、庆贺丰收,二则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生活美满。

为了进一步促进庄浪高抬艺术的繁荣和发展,21世纪初,庄浪县对高抬艺术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与开发,并制订了《庄浪县特色文化名县实施方案》,计划对这一民间艺术进行加工和提高,使其焕发新的活力。

非遗信息

遗产级别: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批准序号:994

遗产编号:Ⅹ-87

项目名称:抬阁(芯子、铁枝、飘色)

申报单位:甘肃省庄浪县

批准文号:国发〔2008〕19号

批准时间:2008年6月7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