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勇圳 |
释义 | 籍贯现年16岁的朱勇圳,是河北省沧州黄骅市南排河镇赵家堡村人。 荣誉2010年春节前,黄骅市南排河镇赵家堡村,一个名叫朱勇圳的孩子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寄来的“喜报”——朱勇圳发明的“对接铅笔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而且被认定为“实用新型专利技术”。 经历朱勇圳生活在一个普通渔民家庭,父亲朱学敏从年轻就跑船,而且懂焊接技术,闲暇时喜欢琢磨着自己制作点小物件。他曾经制作过一个轮船模型,不仅外型惟妙惟肖,而且放到水里真的能够“航行”。母亲就是一个普通的渔家女,平常在家料理家务,照顾勇圳和他的妹妹。 勇圳刚上小学的时候成绩很好,经常往家拿奖状。后来父母觉得一个男孩子首先要身体强健,于是让他到武术学校学习武术。习武归来的朱勇圳又返回到当地的赵家堡中学就读,现在已经是一名初二学生。或许是因为习武那段时间让他分散了精力,升入初中后,朱勇圳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一般,没有了小学时的出类拔萃。 朱勇圳各科成绩大致都差不多,中等水平吧,但他很让老师省心,不爱说话,遵守课堂纪律,从不招是惹非,特别热爱劳动。朱勇圳与别的学生最大的不同是,做数学题其他学生都是用一种方法解题,而他总能对一道题想出几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或许他天性就比较爱动脑子。 父亲在家喜欢看一些青少年发明创造类的电视节目。耳濡目染,朱勇圳也就经意或是不经意地跟着一起看。2008年寒假的一天晚上,父子俩和往常一样坐在电视机前,父亲突然说了一句话:“勇圳,你看人家都和你岁数差不多,却能有自己的小发明小创造,你要是动动脑筋,是不是也能和人家学学?” 当时勇圳没给父亲任何回答,但父亲的这句话勇圳是真放在了心上。那天下午,妹妹写寒假作业时的一个细节引起了他的注意与思考——妹妹刚上小学,还是用铅笔写作业,用到还剩将近1/3时,因铅笔不好握,只能把剩下这段扔掉,重换一根新的。当时朱勇圳就想,自己要是能想个办法把铅笔接起来循环使用,不就不会这么浪费了吗? 于是,当天晚上他就把想法告诉了父亲。“把铅笔接在一起”,这个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朱学敏还是很支持儿子。他告诉儿子,光有这个想法不行,还要想出用什么方法把铅笔接起来。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朱勇圳躺在炕上怎么也睡不着,一直在想着这样那样的办法把两根铅笔接起来。夜深人静或许是人的思维最为敏捷的时候,他终于想到了一个简单易行的办法——在铅笔两端设凹凸槽,使用短的铅笔紧紧嵌到另一根铅笔上。一觉醒来,他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但他也告诉父亲,他感觉这个凹凸槽用铅笔刀是削不出来的,是不是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朱学敏一看儿子真把这件事当事办了,而且很用心地思考了,当然愿意全力支持。按照儿子所描述的情节,他马上骑摩托车带儿子去了几里地之外的儿子的大姨家。勇圳的大姨夫经营一个焊接门市,相关工具一应俱全。在父亲的帮助下,勇圳很快找到合适的工具,几次尝试后便做出了自己想像中的铅笔凹凸槽,只是在合适的深度上,他又多做了几次试验,直到自己满意后,才和父亲一起回了家。 为了鼓励儿子,带着儿子的“发明成果”,勇圳的父亲特意找到黄骅和沧州的相关部门,了解是否可以为儿子的“发明”申报专利。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朱勇圳“发明”的鉴定,回复朱勇圳的父亲:朱勇圳发明的这项铅笔对接技术完全符合国家规定的原创性标准,可以报批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就这样,一个16岁少年的发明—— 朱勇圳刚刚收到的国家专利证书上,对于他的发明,权威机构进行了这样的介绍——本实用新型专利为一种对接铅笔,其中包括有:铅芯和木杆,其特征在于:木杆的一端设有凸起头,另一端开有与凸起头相配合的内凹孔。凸起头为多边棱柱体,内凹孔相配合为多边棱凹孔。本实用新型技术使用时,取其任一端削开露出铅芯即可书写,待到木杆很短时,可将其与另外同型铅笔实现对接,这样,铅笔就会连续使用,不会造成浪费,大大节约了铅笔用材。 “对接铅笔”国家专利技术刚一公布,朱勇圳家就收到北京华太同兴应用科学技术研究院、中泰宏元科技发展中心、湖南星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来自全国各地专利推广单位的信函,表示愿意就这一专利技术的推广进一步洽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